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耳硬化症的HRCT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61耳临床诊断明确的耳硬化症的HRCT表现.结果 55耳HRCT表现耳囊骨密度减低区,6耳HRCT未发现异常.HRCT表现异常的55耳中,6耳仅表现为前庭窗前方耳囊低密度区,6耳表现为前庭窗前方耳囊低密度区、镫骨底板增厚及耳蜗周围低密度区,11耳表现为前庭窗前方耳囊低密度区、前庭窗后方低密度区及镫骨底板增厚,20耳表现为前庭窗前方耳囊低密度区和镫骨底板增厚,10耳表现为前庭窗前方耳囊低密度区及耳蜗周围耳囊低密度影,2耳仪表现为耳蜗周围耳囊低密度区.结论 HRCT可显示耳囊骨质及镫骨底板异常,有助于进一步证实耳硬化症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耳硬化症的HRCT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61耳临床诊断明确的耳硬化症的HRCT表现.结果 55耳HRCT表现耳囊骨密度减低区,6耳HRCT未发现异常.HRCT表现异常的55耳中,6耳仅表现为前庭窗前方耳囊低密度区,6耳表现为前庭窗前方耳囊低密度区、镫骨底板增厚及耳蜗周围低密度区,11耳表现为前庭窗前方耳囊低密度区、前庭窗后方低密度区及镫骨底板增厚,20耳表现为前庭窗前方耳囊低密度区和镫骨底板增厚,10耳表现为前庭窗前方耳囊低密度区及耳蜗周围耳囊低密度影,2耳仪表现为耳蜗周围耳囊低密度区.结论 HRCT可显示耳囊骨质及镫骨底板异常,有助于进一步证实耳硬化症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性分析耳硬化症的高分辨率CT(HRCT)表现,评估HRCT在耳硬化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5年6月~2013年10月经临床及手术证实的耳硬化症35例,所有患者行横断位HRCT扫描。结果 35例共63耳HRCT检查发现异常。其中,前庭窗异常15耳,表现为前庭窗前区密度减低,似前庭窗扩大;镫骨板增厚,前庭窗缩小11耳;前庭窗及镫骨板同时受累27耳;耳蜗、前庭同时受累9耳,表现为前庭窗前方低密度区及耳蜗密度减低,呈点状、片状或双环征改变。结论 HRCT可以清晰显示耳硬化症病灶的部位及分型,并可充分显示颞骨重要解剖的位置、形态,有利于耳硬化症的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耳硬化症的HRCT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61耳临床诊断明确的耳硬化症的HRCT表现.结果 55耳HRCT表现耳囊骨密度减低区,6耳HRCT未发现异常.HRCT表现异常的55耳中,6耳仅表现为前庭窗前方耳囊低密度区,6耳表现为前庭窗前方耳囊低密度区、镫骨底板增厚及耳蜗周围低密度区,11耳表现为前庭窗前方耳囊低密度区、前庭窗后方低密度区及镫骨底板增厚,20耳表现为前庭窗前方耳囊低密度区和镫骨底板增厚,10耳表现为前庭窗前方耳囊低密度区及耳蜗周围耳囊低密度影,2耳仪表现为耳蜗周围耳囊低密度区.结论 HRCT可显示耳囊骨质及镫骨底板异常,有助于进一步证实耳硬化症诊断.  相似文献   

5.
耳硬化症CT表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耳硬化症的高分辨率CT(HRCT)表现及其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1月至2004年9月经手术证实的耳硬化症24例,均行水平位及冠状位HRCT扫描,层厚、层间距1mm,窗位700HU,窗宽4000HU。结果左耳13例,右耳12例CT显示前庭窗前方低密度影;左耳7例,右耳7例耳蜗周围可见低密度影;6例镫骨底板增厚,其中左侧3例,右侧3例;5例镫骨底板塌陷,左侧2例,右侧3例;4例前庭窗扩大,左侧2例,右侧2例;6例前庭窗狭窄,左侧2例,右侧4例。结论耳硬化症好发于年轻女性,病变累及耳囊各部,前庭窗前方近鼓岬处为好发部位,活动期表现为密度减低影,前庭窗状似“扩大”,底板“塌陷”,成熟期表现为前庭窗变窄,甚至封闭;耳蜗周围尤其环绕底转常可发现异常病灶,“斑点”状或“弧线”样,典型表现为“双环征”。CT可以清晰地显示病变范围及其程度,对明确诊断及随诊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6.
耳硬化症的多层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耳硬化症的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手术证实为耳硬化症、且进行了多层螺旋CT扫描病例共34例。扫描层厚为0.625mm,进床速度为1.2mm/rot。双侧分别小视野骨算法重建,重建视野为9.6cm,重建层厚为0.625mm,重建间隔为0.2mm。结果34例共64耳显示异常。耳硬化症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可分为窗型、耳蜗型及混合型。窗型54耳,仅前庭窗异常47耳,表现为前庭窗扩大或狭小;前庭窗及蜗窗同时受累共7耳。耳蜗型5耳,仅累及耳蜗周围迷路骨质,表现为耳蜗骨迷路边缘不整,呈条片状密度减低或双环状改变。混合型5耳,同时累及耳蜗、前庭窗、蜗窗及内耳迷路其它部分。结论多层螺旋CT是诊断耳硬化症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健康人脑组织对称部位CT值的测量差值研究,探讨其在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测量28例神经系统正常志愿者的7处脑组织对称部位的CT值并计算差值(△HU),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正常参考值,将其与经临床追踪证实的超急性期脑梗死28例(30个可疑病灶)的对称部位CT值差值进行比较.结果 正常人7处脑组织对称部位CT值测量差值为(△HU)0.00~2.0.病变组CT值测量差值1.2~8.97 HU,平均为4.1(△HU),CT值测量差值呈非正态分布.正常组7处脑组织对称部位测量差值与病变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CT平扫测量对称部位脑实质CT值差值,对中老年人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探讨CT平扫定量参数测量鉴别脑水肿背景下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征(P-SAH)与弥漫性蛛网膜下腔出血(D-SAH)的可行性。方法:105例研究对象分为4组,分别为P-SAH组(15例)、D-SAH组(30例)、对照组A(血红蛋白正常者30例)及对照组B(血红蛋白升高者30例),均有完整的临床和CT资料。在CT平扫图像上测量脑沟裂内血管区及其邻近脑白质的CT值,计算两者的差值(D),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ROC曲线分析各项定量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平扫CT图像上P-SAH组和D-SAH组均表现为脑沟裂内血管区与脑白质密度的差异较对照组增大、两者对比更明显。脑沟裂内血管区和邻近脑白质的CT值及D值在4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D-SAH组脑沟裂内血管区的平均CT值为(53.26±5.50)HU,显著高于与其它3组(P<0.05);P-SAH组脑沟裂内血管区的CT值与对照组B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62±5.38) vs. (41.91±1.30)HU;P>0.05]。P-SAH组、D-SAH组、对照组A和对照组B的脑白质CT值分别为(26.42±2.10)、(30.11±0.77)、(29.91±1.25 )和(30.37±1.31)HU,P-SAH组明显低于其它3组(P均<0.05),其它3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脑沟裂血管区与脑白质CT差值在四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SAH组与对照组B之间,以差值大于13.35HU为界值来判定P-SAH,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19,敏感度84.6%,特异度90.0%;P-SAH组与D-SAH组之间,以差值小于18.15HU为界值来判定P-SAH,AUC为0.762,敏感度76.9%,特异度70.0%。结论:脑沟裂血管区和邻近脑白质的CT值及两者的差值对判断弥漫性脑水肿背景下P-SAH有较高的准确性,可资与D-SAH准确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测量健康中老年人脑组织测量对称部位CT差值,探讨该方法在中老年人超急性期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测量30例健康中老年人(正常对照组)8处脑组织对称部位的CT值并计算差值(△HU),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正常参考值.26例经临床追踪证实的中老年人超急性期脑梗死共29个可疑病灶,测量和计算病灶与其对称部位的CT值差值,并与正常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正常组8处脑组织对称部位CT值差值测量数据呈偏态分布,平均值为0.42 HU(0~2.1 HU);病变组29处可疑病灶与其对称部位的CT值差值平均为3.64 HU(1.6~8.2 HU).正常组8处脑组织对称部位CT值差值与病变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CT平扫测量对称部位脑实质CT值差值,对中老年人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探讨真实稳态进动快速成像(true-FISP)序列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8例患者的MRI和CT影像学表现,测量true-FISP序列上肝/腰大肌信号强度比值(SL/PM),并与非增强CT检查肝/脾CT值比值(CTL/S)结果对比。结果:528例患者CT检查诊断脂肪肝阳性病例组107例,阴性组421例,两组间肝脏CT值(CTL)、CTL/S、SL/PM均有显著性差异,脾脏CT值(CTS)无统计学差异,CTL、CTS、CTL/S、SL/PM分别为(38.88±12.66)HU、(60.80±5.66)HU(t=-17.46,P<0.001);(53.22±3.85)、(52.49±3.65)(t=1.832,P=0.07);(0.73±0.24),(1.16±0.10)(t=-18.43,P<0.001);(0.73±0.24)、(1.56±0.28)(t=-23.02,P<0.001)。SL/PM与CTL/S正相关(r=0.43,P<0.001)。SL/PM最佳诊断分界点为1.14, 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49(P<0.001),Kappa值0.797(P<0.001),敏感度为88.8%,特异度为94.3%,误诊率5.7%、漏诊率11.2%、总的符合率93.2%、Youden指数83.1%、比数积130.95、阳性预测值88.8%、阴性预测值94.3%。对轻、中、重度脂肪肝诊断的AUC分别为0.857、0.942、0.983(P<0.001),敏感度82.6%、100%、100%,特异度86.5%、80.5%、80.2%。结论:true-FISP序列对脂肪肝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当发现肝脏信号强度减低且接近或低于腰大肌时可作为诊断标准,对中、重度脂肪肝的诊断效果高于轻度脂肪肝。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肺间质病变不同剂量扫描的高分辨CT图像,分析其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对92例肺间质病变的患者接受胸部高分辨CT扫描,分别进行常规剂量(A剂量组,管电压140kV,管电流250mAs)和低剂量(B剂量组,管电压140kV,管电流150mAs);超低剂量(c剂量组,管电压140kV,管电流75mAs)扫描。采用盲法对图像质量分别进行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其中主观评价采用图像诊断接受率评分和主观噪声评分法进行评分,以肺窗和纵隔窗分别进行观察,采用5分制,并用Kappa检验评价观察者的一致性;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指标包括CT值和噪声值,ROI取左心室、背部竖脊肌和胸椎锥体中央,面积1.0cm2,测量其CT值和噪声值,层面设定为左心室层面。三组均采用同一层面。窗宽400HU、窗位40HU。结果两名医师在诊断接受率和图像噪声评估分值方面有很好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73和0.76)。三组剂量在图像诊断接受率评分及主观噪声评分方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d0.05)。而对于客观测量的左心室、背部竖脊肌、椎体的CT值,3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O.05);对于噪声值,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d0.05)。结论随着高分辨CT扫描剂量减低,图像质量逐渐降低,但在获得稳定图像质量的前提下,采取适当的低剂量高分辨CT扫描即可保证图像质量,又不影响临床诊断分析。而不论剂量大小,CT值的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70 kV管电压在头颅CT血管成像中的可行性。方法:80例临床疑似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40例患者行新双源 CT 70kV 头颅 CT 血管成像(70kV 组),另40例患者行120 kV 头颅 CT 血管成像(120 kV组)。测量每例患者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CT 值,计算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两名放射医师对所有病例以4分法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计算有效剂量(ED)。比较两组间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结果:70 kV组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的平均CT值[(511.1±93.8)HU,(459.1±83.4)HU]高于120 kV 组的 CT 值[(289.1±46.6)HU,(260.9±43.4)HU,P<0.001]。70 kV 组图像噪声[(18.3±2.1)HU]高于120 kV 组[(8.7±1.0)HU,P<0.001],70 kV组的SNR颈内动脉,CNR颈内动脉及SNR大脑中动脉,CNR 大脑中动脉(28.3±6.1,26.2±5.9及25.4±5.3,23.3±5.2)低于120 kV组(33.9±7.5,30.1±7.1及30.7±7.4,26.9±6.9,P<0.05)。70 kV组的主观评分(3.5±0.7)与120 kV组(3.6±0.5,P=0.22)无显著性差异;两组读者间一致性为中等(kappa值=0.54,0.59,P<0.001)。70 kV组与120 kV组ED分别为(0.2±0.0)、(1.2±0.1)mSv(P<0.001),辐射量降低了80%。结论:70 kV管电压在头颅CT血管成像中是可行的,能在降低辐射量的同时保持足够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3.
64层螺旋CT颞骨低剂量扫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颞骨低剂量扫描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方法 应用Somatom Sensation 64层螺旋CT,采用临床常用的颞骨螺旋扫描模式,分别以380、300、200、160、120、80mA的剂量对尸体头颅标本2具(4只耳)进行扫描,并对扫描所得图像进行多平面重组处理,然后用剂量头模和CT长杆电离室分别测试各mA下螺旋CT的CT剂量加权指数(CTDIw)。横断面选取弓形下窝、前庭导水管、鼓膜张肌腱、面神经隐窝4个解剖结构,冠状面选取盾板、横嵴、面神经蛇眼征蜗窗4个解剖结构,双斜面重组图像选取锤骨、砧骨、镫骨、上骨半规管、耳蜗、面神经管6个解剖结构,分别对各mA组下重组图像进行统计评分处理,并筛选出能满足诊断的最低mA值。对5例(10只耳)患者进一步验证其可行性。结果 当mA值由380降低至160时,CTDIw由(47.8±2.7)mGy降至(20.1±2.0)mGy。2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解剖结构的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适当降低管电流是一种切实可行的降低辐射剂量的颞骨扫描方法。  相似文献   

14.
_目的:比较第一代双源双能量 CT(DECT)与第二代双源双能量 CT 肺动脉成像(CTPA)的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方法:120例疑似肺栓塞患者行 DE-CTPA 检查,其中40例患者行第二代双源 DECT 80/Sn140 kV 检查(第一组),40例患者行第二代双源 DECT 100/Sn140 kV 检查(第二组),40例患者行第一代双源 DECT 140/80 kV 检查(第三组)。测量每例患者肺动脉主干、肺动脉段、空气及背部脂肪的 CT 值及标准差,对肺动脉图像进行主观评分,计算图像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及每例患者的有效剂量(ED)。结果:第一组肺动脉平均 CT 值[(354.1±73.4)HU]明显高于第二组[(290.1±73.1)HU,P<0.001]和第三组[(303.9±73.3)HU,P<0.001],但第二组与第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9);第三组平均 SNR(24.8±8.4)低于第一组(40.4±12.9,P<0.001)和第二组(44.6±12.9,P<0.001),但第一组与第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5)。第一组平均 CNR(435.3±77.7)明显高于第二组(355.8±77.8,P<0.001)和第三组(384.8±79.0,P=0.005),但第二组与第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0)。三组图像主观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组的 ED[(1.2±0.3)mSv]明显低于第二组[(2.4±0.7)mSv]和第三组[(3.0±0.7)mS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二代双源 DECT 80/Sn140 kV 扫描方案可在大幅度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获得满足诊断需求的图像。  相似文献   

15.
王健  周晓璇 《放射学实践》2019,34(5):501-506
【摘要】目的:探讨CT在胃息肉(GP)与胃间质瘤(GST)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且肿瘤最大径≤2cm的27例GST和15例GP患者的CT表现,对肿瘤的大小、位置、形态、生长方式、强化方式、强化程度、囊变、钙化、溃疡以及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评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肿瘤CT的相关连续变量鉴别诊断GP与GST的效能。结果:GP组与GST组的形态、强化方式、囊变、钙化及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肿瘤指标铁蛋白水平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P组与GST组的肿瘤长径(LD)、短径(SD)、位置、生长方式、静脉期CT值和静脉期增强幅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LD<1.5cm时,ROC曲线下面积、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686、73.3%(11/15)、59.3%(16/27);当SD<1.2cm时,ROC曲线下面积、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758,80.0%(12/15),66.7%(18/27);当静脉期CT值>64.4HU时,ROC曲线下面积、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659、93.3%(14/15)和40.7%(11/27);当静脉期增强幅度CT值>34.3HU时,ROC曲线下面积、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663、80.0%(12/15)、51.9%(14/27)。结论:患者的铁蛋白水平正常,以及CT特征中的肿瘤位于胃窦部、呈腔内生长、有蒂、LD<1.5cm、SD<1.2cm、静脉期CT值>64.4HU和静脉期增强幅度CT值>34.3HU时,倾向于GP的诊断,有助于GP与GST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探讨CT定量分析对肾脏乏脂血管平滑肌脂肪瘤(mfAML)与肾透明细胞癌 (ccRC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60例ccRCC患者和33例mfAML患者的CT影像资料。分别测量肾肿瘤病灶实质部分及同侧肾皮质的四期CT值。对比两组病灶的平扫CT值及强化方式的差异,对不同强化模式下两组病灶的三期增强CT值、绝对强化CT值及相对强化幅度分别进行定量分析。结果:mfAML组肿瘤实质平扫CT值较ccRCC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当平扫CT值取43HU为阈值时,鉴别二者的敏感度达93.3%。增强扫描后mfAML与ccRCC大部分均表现为“快进快出”型强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358,P=0.085)。“快进快出强化”型及“持续强化”型ccRCC组肿瘤三期增强CT值、三期绝对强化CT值及三期相对强化幅度均高于mfAM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当“快进快出型”病灶排泄期相对强化幅度取0.40为阈值、“持续强化”型病灶皮髓质期相对强化幅度取0.40为阈值时,鉴别mfAML组与ccRCC组的敏感度分别达91.5%、100%。结论:平扫时CT值>43HU、“快进快出型”病灶排泄期相对强化幅度、“持续强化”型病灶皮髓质期相对强化幅度<0.40诊断肿瘤为mfAML时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CT增强对腹内型韧带样纤维瘤病(IAF)与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病理证实的IAF患者23例(IAF组)和GIST患者37例(GIST组)的资料,均行CT平扫和CT增强检查,定性分析比较两组形态学表现,定量分析病灶长径、短径、平扫及增强各期CT值。图像由两名工作经验5年以上的影像科医师独立分析与测量。对于测量有统计学意义的定量参数,进行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分析,确定诊断阈值。结果与GIST组相比,IAF组CT表现多为卵圆形或不规则形软组织肿块,多位于腹腔胃肠壁外,内部坏死少见,均匀强化(P=0.001,P=0.005,P=0.003,P=0.001);而病灶边界、瘤内血管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7,P=0.11)。IAF组与GIST组最大界面长径、短径和平扫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1.9)cm vs(5.8±1.8)cm,(5.5±1.5)cm vs(5.7±1.6)cm,(31±2)HU vs(30±3)HU,P=0.717,P=0.616,P=0.186);两组动脉期、静脉期CT值、动脉期绝对强化值及静脉期绝对强化值均小于GIST组(36±7)HU vs(35±10)HU,(45±8)HU vs(62±10)HU,(6±6)HU vs(23±10)HU,(15±8)HU vs(31±11)HU,P=0.001,P=0.001,P=0.001,P=0.001)。以动脉期CT值小于47HU,静脉期CT值小于56HU为鉴别诊断的阈值,诊断IAF的敏感度分别是87.0%、91.3%,特异度分别是89.2%、78.4%。结论与GIST相比较,IAF多位于腹腔胃肠壁外、形态表现为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病灶内部少坏死,均匀强化,动脉强期CT值多低于47HU,门静脉期多低于45HU,这6个特征对鉴别IAF与GIST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评估自适应滤波函数(AF)联合迭代重建对消除下颈部CT成像中条状伪影的可行性。方法:选取颈部CT检查下颈部出现条状伪影(主观评分≤4分)的60例患者。将平扫1mm的原始数据行AF加迭代重建为A组,仅AF重建为B组,仅迭代重建为C组,无AF无迭代重建为D组。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采用5分法,客观评价比较四组图像CT值、噪声SD、伪影指数(AI)。对比四组图像颈部第Ⅵ区淋巴结及甲状腺病变的显示情况。结果:图像质量评分A组(4.73±0.55)分,B组(4.13±0.65)分,C组(3.33±0.86)分,D组(2.83±0.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A组肌肉CT值(51.23±7.53)HU,气管CT值(-994.68±9.79)HU,B组肌肉CT值(50.84±8.66)HU,气管CT值(-993.07±9.87)HU,C组肌肉CT值(52.74±8.39)HU,气管CT值(-993.29±8.43)HU,D组肌肉CT值(53.13±8.64)HU,气管CT值(-993.09±8.39)H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D值A组P25=12.60,P50=14.40,P75=16.48,B组P25=16.60,P50=19.20,P75=21.20,C组P25=16.18,P50=22.05,P75=29.93,D组P25=21.48,P50=28.6,P75=3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基于定量CT(QCT)探讨胸部常规kVp平扫和腹部能谱GSI平扫下椎体CT值用于机会性筛查骨质疏松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收集接受胸腹部平扫的患者431例,胸部CT扫描采用常规120kVp,腹部扫描采用能谱(GSI)模式。对胸腹部扫描重叠的T11~L1椎体进行分析。使用QCT骨密度测量工作站测得胸部常规120kVp下T11~L1椎体的骨密度(BMD),同时分别测量胸部120kVp与腹部GSI扫描70keV单能量下T11~L1椎体的CT值。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数据测量的一致性,Spearman相关性检验分析椎体BMD值与CT值之间的相关性。不同椎体间CT值差异采用Friedman秩和检验。参考QCT诊断标准,将椎体分为骨质疏松、骨量减少和骨量正常组,采用Kruskal-Wallis比较三组间及组内CT值差异。组内120kVp-CT值和GSI-CT值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以T11~L1椎体BMD均值行骨质状态判定,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椎体CT值评估骨质状态的诊断效能。结果:椎体BMD与120kVp-CT值和GSI-CT值均呈正相关(r=0.976、0.963,P<0.001)。120kVp和GSI下T11~L1椎体CT值依次为T11[144.00(72.00)、158.00(79.00)]、T12[137.00(67.00)、150.00(76.00)]、L1[128.00(67.00)、137.00(74.00)],不同椎体及椎体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431例患者共1293个椎体,骨量正常组椎体496个、骨量减少组椎体415个、骨质疏松组椎体382个。120kVp和GSI下骨量正常、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组椎体CT值依次为[181.50(43.67)、199.65(48.57)]、[132.20(18.50)、144.00(23.00)]和[87.75(22.20)、93.30(27.20)],不同骨质状态组间椎体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组组内椎体GSI-CT值均高于椎体120kVp-CT值(P<0.05)。120kVp-CT值与GSI-CT值诊断骨量减少的AUC分别为0.976、0.9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37);诊断骨质疏松的AUC均为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胸部常规120kVp及腹部GSI平扫CT值均可用于机会性筛查骨质疏松,诊断效能良好。  相似文献   

20.
单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燕  唐猛  徐祖良  陈再智   《放射学实践》2009,24(8):835-837
目的:探讨CT对甲状腺腺瘤及单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别比较26例甲状腺腺瘤和22例单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病灶CT平扫均值及增强CT均值、周边正常腺体CT平扫及增强均值,并进行两两统计学分析。结果:腺瘤组平扫平均CT值(59.00±7.94)HU,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平扫平均CT值(47.86±6.79)HU,两者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腺瘤组增强平均cT值(131.43±24.80)HU,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增强平均CT值(72.57±21.31)HU,两者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正常腺体平扫及增强CT均值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甲状腺CT增强可以对单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