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2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75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1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76篇
预防医学   9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5篇
中国医学   42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5 毫秒
71.
目的:观察菩人丹超微粉(Pu Ren Dan Superfine Powder,PRD)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血管损伤大鼠胸主动脉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以灌胃脂肪乳复合尾静脉快速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复制T2DM大鼠大血管病变模型。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PRD高、中、低剂量组和马来酸罗格列酮组,各组动物给予相应药物治疗4周,4周末处死动物,取胸主动脉弓,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正常组大鼠主动脉弓内皮细胞结构清晰,内弹力膜厚约3~5μm,中膜弹力膜与平滑肌排列有序。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内膜增厚,内皮细胞结构不清晰,内弹力膜变薄或间断。中膜弹力膜变薄,结构松散。而PRD治疗组大鼠主动脉内膜无增厚,内皮细胞清晰,内质网发达,内弹力膜无明显改变,中膜弹力膜规整。结论:中药复方PRD对T2DM大血管病变大鼠胸主动脉损伤具有明显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老年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根管预备术后疼痛情况及根管治疗远期疗效。方法:选择300例需做根管治疗的老年患者,观察150例DM患者与150例非DM患者根管预备术后疼痛情况及二年后疗效。结果:根管预备术后,牙髓炎组,DM患者与非DM患者疼痛无显著性差异(P〉0.05),根尖周炎组,DM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较非DM患者高;根管治疗后二年疗效,DM患者与非DM患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患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的老年DM患者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亦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3.
口腔健康教育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社区卫生服务,是随着现代医疗保健的需求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卫生服务模式,它是"以社区医院全科医生为主体实施的,以保护和促进社区健康为目的,以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需求为导向,以老人、妇女、儿童、慢性病人、残疾人为重点人群,集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的综合卫生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次乌头碱对SD乳鼠心肌细胞内Ca2+浓度及细胞膜L-Ca通道mRNA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SD乳鼠心肌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的次乌头碱,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测给药后15min、30min、60min心肌细胞内钙浓度的变化,并分析次乌头碱对心肌细胞内钙浓度的作用与L-Ca通道mRNA表达的相互关系。结果:30-120μM/L次乌头碱引起心肌细胞内游离Ca2+浓度升高,细胞“钙超载”出现在给药后15min(P〈0.01),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但无明显的时间依赖性;60μM/L次乌头碱与心肌细胞作用5min即能增加L—Ca通道mRNA表达(P〈0.05),随着次乌头碱浓度的增加,L—Ca通道mRNA的表达也增多,但亦未表现出明显的时间依赖性。结论:次乌头碱为附子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可能通过增加心肌细胞膜L-Ca通道开放数量而导致细胞内钙增加,发生钙超载,并最终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各民族女大学生服用中药汤剂和中成药治疗脾肾虚型崩漏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60名中央民族大学各民族女大学生患有月经不调,属脾肾虚型崩漏者,分成两组给予月经周期中药治疗,其中一组采用中药汤剂治疗,另一组采用中成药治疗。结果:经过3个月经周期治疗,中药汤剂治疗组痊愈50%,显效30%,有效13.3%,无效6.7%,总有效率93.3%;血红蛋白治疗前9.79g/L,治疗后11.86g/L。中成药治疗组痊愈26.7%,显效20%,有效43.3%,无效10%,总有效率90%;中药汤剂治疗组血红蛋白增加幅度为2.07g/L,中成药组为0.92g/L。结论:中药汤剂治疗组治愈率高,症状改善明显,患者体质恢复快,血红蛋白提升快,治疗效果好且疗效巩固。  相似文献   
76.
目的:从中医学角度出发了解阿片类依赖者脱毒后的稽延性戒断症状,指导中医药发挥在脱毒后康复中的优势,防止复吸。方法:采用稽延性戒断症状评定表对100例脱毒成功者进行测评。结果:阿片类依赖者脱毒成功后,仍普遍存在稽延性戒断症状,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抑郁、失眠、疼痛等,而气短,多汗,性欲下降较为严重。结论:稽延性戒断症状的存在是脱毒后病人复吸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7.
目的基于UHPLC-Q-Exactive-Orbitrap-MS技术阐明树舌灵芝主要成分,结合网络药理学探讨其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UHPLC-Q-Exactive-Orbitrap-MS技术鉴定树舌灵芝的主要成分;采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平台对鉴定成分进行靶点预测,对核心靶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运用Cytoscape 3.8.0绘制关联网络图,同时通过分子对接评价树舌灵芝核心成分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Ⅱ(ACE2)及3种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蛋白的结合作用。结果该研究从树舌灵芝中鉴定化合物62个;30个活性化合物主要作用在IL-6、PTGS2和MAPK1等32个核心靶点,通过PI3K/Akt、TNF及肺结核等多条与肺损伤保护相关通路,发挥防治COVID-19的作用;分子对接显示小白菊内酯、1,4-二羟基-2-萘甲酸和瑞香素等核心成分与ACE2及3种SARS-CoV-2蛋白的亲和作用较好。结论该研究初步阐明树舌灵芝的化学成分及潜在作用机制,为筛选树舌灵芝防治COVID-19的药效成分及深入阐明作用机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8.
侗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湘、桂、黔三省交界区。由于地处偏僻,山深林密,侗族人民在长期半封闭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医药文化。  相似文献   
79.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15):2052-2055
目的:研究丹红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氧化应激反应、肾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丹红+ARB组和ARB组,分别常规降糖+丹红注射液+厄贝沙坦治疗以及常规降糖+厄贝沙坦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时,检测两组血清中肾功能生化指标、血小板活化指标、氧化应激指标的含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BUN、Cr、β2-MG、Cys-C、PECAM-1、CD62p、PAC-1、MDA、8-OHdG、8-iso-PGF2a的含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AOC、Cu-Zn-SOD、Mn-SOD、GPx-1的含量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丹红+ARB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BUN、Cr、β2-MG、Cys-C、PECAM-1、CD62p、PAC-1、MDA、8-OHdG、8-iso-PGF2a的含量显著低于ARB组,T-AOC、Cu-Zn-SOD、Mn-SOD、GPx-1的含量显著高于ARB组。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能够减轻肾功能损害、改善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80.
在重大疾病中,肿瘤一直作为世界难题而深受人们重视,因此,相关的研究工作从未停止过.近年来,随着现代新技术和方法的普遍使用,使得对肿瘤的研究得以逐渐的深入,利用不断更新的技术研发出抗肿瘤创新药物,显然意义重大,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