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7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97篇
药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 EH)是常见的心血管病,也是其他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认为,高血压是多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复杂性状疾病,在人类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在环境危险因素的作用下发病.  相似文献   
63.
云南省褐家鼠与黄胸鼠中汉坦病毒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云南省褐家鼠、黄胸鼠中汉坦病毒的感染情况及其型别,以明确基因亚型及其地理分布,为该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捕捉鼠类取鼠肺,冷冻切片后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中汉坦病毒抗原,从阳性鼠肺标本中提取病毒RNA,利用RT—PCR扩增汉坦病毒S和M基因部分片段并测序分型,构建系统发生树进行系统发生分析。结果 共捕获褐家鼠和黄胸鼠307只,检测到阳性样品14份,阳性检出率为4.56%。分析部分S片段(600~999nt)与M片段G1区(140~640nt)、G2区(2003~2302nt)的核苷酸序列,及用部分S及G2核苷酸序列构建的系统发生树,将来自云南省8个地区的汉城病毒分为2个亚型:S1和S3亚型。结论 云南省主要为家鼠型HFRS疫区,汉城病毒有2个亚型,地理分布较广。  相似文献   
64.
目的了解除虫脲对登革热媒介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的作用效果,为蚊虫抗药性治理和蚊媒控制提供依据。方法用WHO推荐的昆虫生长调节剂的抗药性测定方法,以采自景洪市登革热疫区的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及实验室敏感品系为研究对象,研究除虫脲对这2种伊蚊的作用效果及其特点;用SPSS 24.0软件进行概率回归分析,得到除虫脲对伊蚊敏感品系和抗性种群的半数抑制剂量(IE50),计算抗性倍数;通过观察不同浓度除虫脲作用下伊蚊的虫态构成及死亡情况,分析除虫脲对伊蚊的作用特点。结果景洪市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拟除虫菊酯类抗性种群对除虫脲的IE50及95%CI分别为0.002 33(0.001 98~0.003 12)和0.002 53(0.002 16~0.002 89)μg/ml,其抗性倍数分别为1.77和1.71倍,属于敏感水平,除虫脲与拟除虫菊酯类药物无交互抗性;使用除虫脲后,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的死亡高峰均在第4~6天,表明与常用的化学杀虫剂比较,除虫脲致死作用比较缓慢;不同浓度除虫脲对蚊虫作用效果不同,低浓度主要在成蚊阶段死亡,高浓度均出现蛹和/或幼虫死亡。结论景洪市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抗性种群对除虫脲均敏感,推荐使用剂量为0.006μg/ml,但其致死作用比较缓慢,适用于蚊虫的抗性治理和可持续控制。  相似文献   
65.
目的对2011年湖南51株非结核分枝杆菌(NTM)临床分离株进行菌种鉴定。方法从湖南省结核病防治所接收到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后,通过罗氏培养基(L-J)、对硝基苯甲酸(p-nitrobenzoic acid,PNB)和噻吩-2-羧酸肼(2-thiophene carboxylic acid hydrazide,TCH)鉴别培养基和多位点PCR方法鉴别出非结核分枝杆菌后,对其进行基于rpoB基因的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PRA)和基因测序方法的鉴定。结果从2011年湖南省51份临床分离菌株中培养出51份抗酸杆菌,通过初步鉴别(即L-J、PNB/TCH鉴别培养基培养)鉴别出NTM有51株,经rpoB-PRA及进一步的测序鉴别出50株(98.04%)NTM,分别为胞内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intracellμlare)22株(43.14%),鸟分枝杆菌(M.avium)13株(25.49%),脓肿分枝杆菌(M.abscessus)6株(11.76%),偶发分枝杆菌(M.fortuitum),戈登分枝杆菌(M.gordonae),新产色分枝杆菌(M.neoaurum)各2株(均占3.92%),堪萨斯分枝杆菌(M.kansasii),马赛分枝杆菌(M.massiliense),福西亚分枝杆菌(M.phocaicum)各1株(分别占1.96%);以及鼻疽诺卡菌(Nocardia farcinica)1株(1.96%)。结论抗酸染色阳性、PNB/TCH鉴定为非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中包含不同种类的非结核分枝杆菌和诺卡菌。湖南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病原至少有9种。使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对其鉴别。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检测铁路客运站车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为铁路站车德国小蠊的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WHO推荐的药膜法,将德国小蠊分别放入用杀虫剂制作的广口药膜瓶中,观察击倒率,计算抗性系数.结果 铁路站车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氯氰菊酯、氯菊酯、功夫菊酯、敌敌畏、残杀威、毒死蜱、仲丁威的抗性系数分别为143.96~171.49、10.25~118.18、18.58~135.08、18.14~34.31、4.08~5.11、1.91~2.50、2.13~2.45、1.20~1.65、1.48~3.62.结论 德国小蠊已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氯氰菊酯、氯菊酯、功夫菊酯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铁路站车德国小蠊的防控应根据其抗性水平选择适合药物.  相似文献   
67.
目的对陕西省鼠疫疫源地定边县鼠疫监测中新纪录鼠种进行分类鉴定。方法运用形态学方法及DNA条形码技术进行鉴定分析。结果体长120~140mm,体重41.75~71.58g,颅全长<32mm,尾长超过体长1/3,全身灰褐色,腹面沙黄色;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亚基基因序列与其他地区东方田鼠标本种内遗传距离最大为1%。结论定边县鼠疫疫区鄂尔多斯高原荒漠草原南部边缘地带盐碱滩地中捕获的田鼠标本,经形态鉴定及DNA条形码比对确定为东方田鼠。首次在陕西省定边县鼠疫自然疫源地记录东方田鼠,为进一步在该地区进行病媒、鼠疫及相关疾病监测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68.
目的调查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蚊虫种类及所携带虫媒病毒分布状况。方法使用诱蚊灯于18:00至次日06:00进行蚊虫标本采集,分类鉴定后液氮保存并运送至实验室备检;通过组织培养法分离病毒,并对病毒分离物进行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新分离病毒的序列进行分析,完成同源性和系统发生分析。结果 2011年8月在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7个县(市)共采集到蚊虫标本3属6种24028只,其中刺扰伊蚊最多,占采集总数的32.80%(7880/24028),淡色库蚊占30.26%(7272/24028);通过细胞培养分离到1株可以引起两种细胞(BHK-21和C6/36细胞)病变的病毒分离株(GS11-155);此外在32批蚊虫标本中检测到病毒(库蚊黄病毒、盖塔病毒、辽宁病毒)基因阳性,对其中11批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发现,1批为蚊传黄病毒,3批为盖塔病毒,7批为辽宁病毒。结论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优势蚊种为刺扰伊蚊,且蚊虫携带多种虫媒病毒,包括蚊传黄病毒、盖塔病毒和辽宁病毒。  相似文献   
69.
鼠疫菌基因组型与鼠疫生态地理景观型及其主要宿主、媒介密切相关,自然组合形成鼠疫生物群落,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相互适应,同步进化,维持鼠疫自然疫源性和生物群落的延续。鼠疫菌差异区段/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DF形ML讼)基因组型反映了鼠疫自然疫源地生物学特征。其型别对认识鼠疫菌自然疫源地生物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鼠疫菌基因组型的鉴定,可实现对鼠疫菌的追踪溯源,追溯出所代表的鼠疫主要宿主、主要媒介及其生态地理景观型的生物学特征。因此。鉴定鼠疫菌基因组型、主要基因组型对中国鼠疫预防控制、应急反恐、生物安全、监测预报及软件技术平台体系建设具有实践和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0.
目的了解菌血症患者血液,医护工作者、非感染性疾病入院患者以及社区健康人群前鼻腔内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基因分子特征。方法用PCR和multiplex-PCR方法对277株菌的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toxicshock syndrome toxin-1,TSST-1)和肠毒素(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SE)编码基因进行了扩增。结果 277株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共有142株(51%)肠毒素基因检测结果为阳性。从医院内各人群组(包括医院菌血症患者组、医护人员组和非感染性疾病入院患者组)分离菌株的阳性率在50%~59%,要比社区健康人群组阳性率(36%)高(χ2=10.86,P<0.05)。医院内各人群组分离株的SE基因主要以A型为主,而社区健康人群组的分离菌株则以D型为优势型别。另外,菌血症患者血液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基因tsst-1的阳性率要高于其他人群组(χ2=21.91,P<0.01)。结论本研究表明不同人群分离得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分子特点具有特异性,对临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诊断治疗和流行病学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