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负载万古霉素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的3D打印纳米β-磷酸三钙(β-TCP)材料对海水浸泡兔胫骨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选取27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通组、对照组、海水组, 每组9只。采用手术截骨的方法构建兔胫骨骨缺损模型。普通组不用海水浸泡, 对照组和海水组在术后8 h内用海水浸泡2 h。造模成功后, 三组动物术后5~7 d内伤口外观无明显红肿及脓性分泌物后行清创并植入填充物。对照组用负载万古霉素和 BMP-2的明胶海绵填充;普通组和海水组植入负载万古霉素和 BMP-2的3D打印纳米β-TCP支架。三组动物填充结束后, 逐层缝合, 碘伏消毒, 并注射硫酸庆大霉素抗感染, 石膏外固定。分别于术后4, 8, 16 周摄患肢胫骨正位 X 线片, 运用Lane-Sandhu X线评分标准评价各组骨缺损修复效果。取16周骨缺损组织行HE染色, 观察骨组织生长情况。结果术后4周, 普通组、对照组、海水组的Lane-Sandhu X线评分分别为(2.8±1.1)分、(1.1±0.9)分、(2.2±1.0)分, 其中对照组较普通组低(P<0.05), 海水组...  相似文献   
62.
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异常增殖是支架后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主要病理过程。近年来研究表明,莪术提取物具有抑制VSMCs增殖,进而抑制支架后再狭窄的作用,其发挥作用的有效成分主要有姜黄素和β-榄香烯,其可能的机制与抑制血红素氧合酶-1(hemeoxygenase-1,HO-1)表达、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MAPK、Akt信号通路,阻滞细胞周期进程相关。该文就近年来莪术提取物调控支架后再狭窄VSMCs增殖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3.
目的 了解老年公寓高龄老年人跌倒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机构开展针对性跌倒风险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2021年3~5月,便利抽取北京市4家老年公寓中256名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对其一般资料、跌倒史、跌倒相关疾病诊断与症状、药物使用和活动障碍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老年公寓高龄老年人跌倒发生率为47.26%,其中女性跌倒发生率为53.02%,男性跌倒发生率为39.2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2.110)、尿失禁/尿频(OR=1.945)、走路不稳(OR=4.112)是高龄老年人跌倒的高危因素(P<0.05,P<0.01)。结论 老年公寓高龄老年人跌倒发生率高,且女性高于男性。女性、尿失禁/尿频、走路不稳的高龄老年人更易发生跌倒,应将该部分人群作为机构跌倒风险管理的切入点,实施针对性防跌倒干预。  相似文献   
64.
人体步态分析系统的研制及其在临床骨科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站立与行走是人体最基本的运行之一,对站立或行走时足底与支承面之间的压力(X、Y、Z三个方向的力)进行测量和分析,可以获得反映人体下肢的结构、功能乃至全身的协调性等方面的信息。本文介绍了人体步态分析系统的子系统——三维测力台系统及其运用它对正常人和骨科病人的一些测量和分析结果,包括足底压力曲线、矢量图、功率谱、拟合曲线分析等。  相似文献   
65.
66.
67.
目的 通过多重置换扩增技术(multiple displacement amplification,MDA)与宏基因组鸟枪法测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胃癌患者和健康受试者胃内微生物的组成特征。方法 纳入2017年9月—2017年12月在医院就诊的胃腺癌患者4例,健康受试者4例,收集受试者胃液标本,经过标本预处理、DNA提取、MDA扩增提取的DNA、构建测序文库、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2组受试者胃内微生物的组成特征,寻找与胃癌显著相关的菌种,并评估该方法用于胃内微生物宏基因组学研究的可行性。结果 MDA能显著扩增从胃液样本中提取的微量微生物DNA(207.27±33.17)倍,扩增后的DNA量能满足构建高质量测序文库的要求;总体上看,所有样本共鉴定出131个菌种,胃癌患者胃内菌群多样性显著低于健康受试者(P<0.01,t=4.189);在细菌门水平,受试者胃液菌群主要由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厚壁菌门、梭杆菌门组成;优势物种的组间差异分析表明,与健康受试者相比,牙髓卟啉单胞菌、口腔链球菌、干燥奈瑟菌在胃癌患者胃液中富集(P<0.05)。结论 MDA能有效用于扩增胃内微量微生物DNA;胃癌患者的胃液菌群构成与健康人存在显著差异;部分口腔及上呼吸道条件致病菌与胃癌显著相关,是潜在的胃癌生物学标志物;通过全基因组扩增和高通量测序相结合的方法可以从菌种甚至菌株的水平上寻找与胃癌发生、发展相关的微生物。  相似文献   
68.
目的:分析杨宇飞教授中医治疗术后II、III 期结直肠癌的患者生存状态和用药规律。方法:以西苑医院队列从2007 年9 月~2009 年8 月入组的II、III 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的7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查阅门诊病历并进行随访,分析随访结果。结果:截止2013 年7 月,失访率为8.6%,小于15%。高暴露组和低暴露组术后4 年复发转移率分别为7.1%和25.0%,经Fisher 精确概率检验,高暴露长疗程的中医治疗能够降低患者的复发转移率(P<0.05)。挖掘杨宇飞教授的中医治疗结直肠癌术后的用药规律,辨证频次最高的是脾胃亏虚,其次是肝肾阴虚。方剂使用频次最高的是四君子汤和六味地黄丸。结论: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具有改善II、III 期结直肠癌预后的作用,对降低患者的复发转移率,延长出现复发转移的时间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9.
目的 调研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相关干预措施,为促进合理用药和实施优质药学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抽样法,对国内多地区共15家不同等级医疗机构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开展问卷调查,调研内容主要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用药认知情况及Morisky服药依从性评估,分析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采用SPSS 2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1007份,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用药依从率为44.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用药认知水平为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OR=0.653,95%CI 0.454~0.941,P=0.022;OR=0.740,95%CI 0.550~0.994,P=0.046;OR=0.591,95%CI 0.438~0.797,P=0.001)。结论 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整体水平较差,导致用药依从性差的原因复杂多样,可通过开展用药宣教、加强随访等提高老年患者用药认知水平和治疗重视程度,改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0.
住院患者长期卧床,有发生肌肉萎缩的风险.完全卧床后,肌肉力量每周下降10%-15%,3-5周内肌力下降近50%[1],仅两个月肌肉体积就会减半[2].若及时进行康复锻炼,可减少肌肉萎缩、降低住院率、减少照护负担和医疗费用[3].美国运动医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