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咽喉反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多数学者认为,当患者以慢性声嘶、咽异物感、频繁清嗓、慢性咳嗽、吞咽困难及痰液增多等症状就诊时,临床医师应该考虑咽喉反流的存在。咽喉反流普遍存在并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与生活质量。但是目前对于咽喉反流的诊断、治疗等仍存在较多的争议,本文简要综述如下。1流行病学Conno  相似文献   
2.
我国医疗卫生领域高层次专业人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高层次卫生专业人才建设,促进医学科技进步与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高,是我国深化卫生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我国目前面临卫生领域高层次人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政府对卫生人才培养投入不足、培养方案滞后等问题。为了推动我国高层次卫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议明确目标,制定高层次卫生人才发展规划;增加投入,设立"全国卫生系统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专项;推进管理制度创新,努力营造有利于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发展的环境;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的体制和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鼓室置管灌注甲泼尼龙治疗难治性梅尼埃病(MD)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2010-01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住院的10例难治性MD患者,行患侧鼓室内置管灌注甲泼尼龙的疗效.随访(15.4±5.4)个月.根据MD诊断依据及疗效评估分级标准判定眩晕、听力及活动能力的治疗效果,依据耳鸣致残量表分析耳鸣的治疗效果.结果:7例患者眩晕完全控制(A级),2例患者分别于灌注后9、11个月复发眩晕(B级),但发作频率、眩晕程度、持续时间较前明显减轻,1例患者于灌注后18个月复发,眩晕程度较前无明显减轻(C级).2例患者纯音听阈改善达A级,4例患者听力较前提高达B级,4例患者听力较前无明显变化(C级).10例患者活动能力完全改善(A级).灌注前患者THI得分为48.80±7.25,灌注后患者THI得分为41.90±7.78.无一例发生不可愈合的鼓膜穿孔.结论:鼓室置管灌注甲泼尼龙能有效控制MD患者的眩晕、耳鸣,改善部分患者的听力.对于常规饮食控制及药物治疗无效的MD患者,选择鼓室置管灌注甲泼尼龙是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我国医疗卫生领域高职称与高学历人才培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05年全国卫生人力资源基本信息调查数据,描述分析了我国医疗卫生领域高职称、高学历人才的科研、留学、培训等状况,发现我国高职称、高学历卫生人才科研资助力度不足、海外留学背景较少、后续教育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以期为加强我国高层次卫生人才培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正确评估对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预后判断及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常规病理检查手段很难发现以单个细胞或微小细胞团形式存在的微小转移灶,这些不被一般检查方法发现的隐匿性转移可能会影响患者术后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半连续切片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两种方法 ,用于检测喉及喉咽部鳞形细胞癌患者颈部常规病理学阴性淋巴结中微转移的检出率,并初步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及早期复发的关系。方法对13例喉及喉咽部鳞型细胞癌患者经常规病理检查为阴性的15侧326个淋巴结,采用50μm半连续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及细胞角蛋白CK(AE1/AE3)免疫组化EnVison两步法行微转移灶检测,χ2检验用于检验两种不同方法的阳性检出率。统计所有病例的各临床病理因素(年龄、性别、临床分型、pT分期、肿瘤分级、原发灶浸润深度),随访11~56个月(中位时间31个月),采用χ2检验分析各临床病理因素与微转移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微转移与早期复发的相关性。结果①全部75个蜡块经半连续切片后免疫组化和苏木精-伊红染色切片各750张,免疫组化组中经CK(AE1/AE3)单克隆抗体标记后,共40张切片(5.33%)分别对应5例(38.46%)患者中的7个淋巴结(2.14%)呈阳性反应。而相应的苏木精-伊红染色切片,若不与免疫组化对照,其阳性切片数为24张(3.20%),分别对应2例患者的3个淋巴结。两组间阳性切片数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Ρ0.05);②除年龄外的各临床病理因素与微转移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Ρ0.05);有微转移和无微转移患者的早期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Ρ0.05)。结论对于喉及喉咽鳞癌的颈部淋巴结微转移,单纯的苏木精-伊红染色切片,即使是连续或半连续切片,有经验的病理科医师仍然会有一定的漏检率,而免疫组化方法可提高其检出率。微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间的可能相关性尚有待大样本和长期随访资料的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和前壁径路切除上颌窦囊肿和息肉手术的优缺点.方法 将上颌窦囊肿和息肉患者共48例分为两组,自然口径路组24例,前壁径路组24例,自然口径路组鼻内镜下切除钩突,扩大上颌窦自然口,经扩大的自然口切除上颌窦内囊肿息肉;前壁组鼻内镜下上颌窦穿刺套针经前壁穿刺两个窗口,鼻内镜观察下切除上颌窦内囊肿息肉.结果 术后随访6月至1年,两组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自然口径路组复发率12.5%,前壁径路组复发率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下前壁径路暴露清楚,可彻底清除病灶,不易复发,且不破坏上颌窦自然口的功能,具有微创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腺病毒(Ad-EG-FP)经由小鼠耳后圆窗径路导入内耳的可行性,分析EGFP在耳蜗内的表达特点。方法 19只健康的8~9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三组:Ad-EGFP组7只,人工外淋巴液组6只,两组通过耳后切口圆窗径路注射,分别导入Ad-EGFP和人工外淋巴液;空白对照组6只,未予处理。各组均于术前3日和术后7日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查;术后7日取出耳蜗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GFP在内耳的分布并行免疫组化观察EGFP在基底膜的表达。结果 3组动物术前ABR反应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日,Ad-EGFP组ABR反应阈为62.86&#177;9.94dBSPL,人工外淋巴液组ABR反应阈为60.83&#177;9.70dBSPL,均较术前(37.86&#177;8.59和34.16&#177;8.04dBSPL)及空白对照组(40.83&#177;8.61dBSPL)高(P值均〈0.05);空白对照组实验前后ABR反应阈无变化,Ad-EGFP组与人工外淋巴液组术后7天ABR反应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d-EGFP组Ad-EGFP导入后在基底膜上可见EGFP呈广泛表达,人工外淋巴液组和空白对照组基底膜未见荧光表达。结论外源性基因可经内耳圆窗导入并在耳蜗基底膜上广泛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耳道鼓室置管灌注甲泼尼龙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NHL)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常规治疗至少一个疗程(10天)无效的SSNHL,根据病人的意愿分成灌注组和对照组分别继续治疗10天.灌注组给予鼓室置管灌注甲泼尼龙+常规治疗,对照组继续常规治疗,比较治疗结束后3个月时两组的听力改善结果.结果 灌注组26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的有效率分别是50.0%和21.7%,继续治疗前后PTA改善分别是16.7 dB和9.2 dB,两组比较灌注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41); 若仅将发病至继续治疗的时间间隔≤60天的病例纳入分析,则灌注组为21例,对照组仍为23例,有效率分别是61.9%和21.7%,PTA改善分别为20.2 dB和9.2 dB,灌注组均优于对照组(P_(有效率)=0.007,P_(PTA 改善)=0.011);鼓室灌注前后低频区(0.25 kHz,0.5 kHz)、中频区(1 kHz、2 kHz)和高频区(4 kHz、8 kHz)的听阈分别改善19.8 dB、16.0 dB和13.4 dB,低频区听力改善大于高频区(P=0.046).结论 鼓室置管灌注甲泼尼龙联合常规治疗用于难治性SSNHL是安全的、有效的,疗效优于继续常规治疗,且低频区的听力改善优于高频区,发病后宜尽早采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中国毛虾制备具有ACE抑制活性及抗高血压活性的酶解产物。方法采用体外试验法检测中国毛虾5种常用蛋白酶酶解产物的ACE抑制活性,筛选出一种蛋白酶作为酶法制备中国毛虾ACE抑制产物用酶,并对其作用条件进行正交优化,利用原发性高血压大鼠评估酶解产物的抗高血压效应。结果胃蛋白酶优化后的酶解条件是:pH 2.4,温度41℃,酶解时间3 h,酶/底物比(E/S)3%,底物浓度8%。以该条件制备的酶解产物对ACE的抑制活性为IC500.65 mg/ml,以1.0 g/kg体重的剂量喂食原发性高血压大鼠4 h后收缩压降低3 886 Pa(29mmHg)。结论中国毛虾的胃蛋白酶酶解产物具有较强的ACE抑制活性及抗高血压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