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7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36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3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271篇
预防医学   2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63篇
中国医学   1582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46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71.
类风湿关节炎症状公因子与中西药疗效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症状进行因子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公因子与中西药疗效的关系。方法:将413例确诊为活动期RA的病例随机分成中药治疗组209例和西药治疗组204例。西药治疗方案包括口服扶他林缓释片、甲氨喋呤和柳氮磺胺吡啶,中药治疗包括雷公藤多苷片、益肾益蜀痹丸和辨证用药。利用美国风湿病学会20(ACR20))标准进行疗效评价。数据分析在SAS8.2软件上进行,对18项症状进行因子分析,并对因子分析结果与疗效进行X^2检验。结果:18项症状因子分析得到4个公因子,能较好地反映关节局部病情以及中医寒证、虚证、热证的症状。西药的总体疗效优于中药。治疗第12周,中药对非虚证的疗效优于对虚证的疗效;治疗第24周,西药对寒证的疗效优于对非寒证的疗效。结论:RA症状的因子分析结果与中医辨证相关,同时症状组合与疗效有相关性。因此要加强症状对疗效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文件筐测验中评分者信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培训程度不同的2组评分者采用2种方法对代表2个复杂程度不同的能力试题评分,运用概化理论分析评分者信度差异.结果 复杂能力用分析法较好(p、r、pr变异分量估计值为0.743,0.014,0.395);用分析法评价复杂能力时,低培训组的评分(Ep25=0.8519,φ5=0.8519)最接近高培训组的评分(Ep25=0.9039,φ5=0.9010).结论 方法因素与评估内容的交互作用对评分者信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73.
黄芪多糖对B16-F10荷瘤鼠髓样抑制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对B16-F10荷瘤鼠髓样抑制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探讨黄芪多糖在抗肿瘤免疫机制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方法:建立B16-F10荷瘤鼠模型,通过计算抑瘤率观察黄芪多糖的体内抗肿瘤活性;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中Gr-1+CD11b+髓样抑制细胞比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IL-10、VEGF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黄芪多糖治疗可以明显抑制荷瘤鼠黑色素瘤的生长,且可以降低荷瘤鼠脾脏Gr-1+CD11b+髓样抑制细胞比例,抑制外周血VEGF、IL-10的分泌,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适当浓度的黄芪多糖可能通过降低髓样抑制细胞的比例,抑制VEGF、IL-10的分泌和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74.
辨证是医生对病人的症状、体征及理化特征等进行理解和判断的主观思辨过程。医生对疾病证候特征把握的准确度不仅与其知识结构、经验多寡有关,还与其对疾病"症"的信息获取能力的高低有关,由此导致不同医生对同一患病个体的"证"的判断出现差异,甚至出现相反的结论,最终直接影响了疗效的可靠性。为减少这种因判断和理解产生的偏倚,本文基于"症状"具有客观性这一基本事实,以中医临床论治为目标,分析并阐述以"病人"的"症"为依据的2型糖尿病人群分类原理及临床适用价值。  相似文献   
75.
"症"是疾病诊断和证候判断的依据.对疾病、证候的诊断性评价及结局评价都离不开对"症"的考察.分析"症"及其分类在辨证论治、临床评价中的作用,将有助于提高对疾病临床评价指标遴选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建立包括"症"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提供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76.
77.
该研究通过对已发表的治疗便秘中成药的临床研究证据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以期为未来该领域的临床研究及用药提供决策依据。基于概况性综述的方法,对三大药物目录中治疗便秘的中成药进行检索,获得待评价的中成药,然后基于8个中英文数据库对相关中成药治疗便秘的临床研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检索,对纳入的研究进行整合分析,结合可视化图表对结果进行展示。本研究共纳入34种中成药,118篇研究,按功效将中成药分为消积通便、泻火通便、行气通便、润肠通便4大类,涉及125味中药。便秘研究的关注度整体呈升高趋势,关注度最高的是麻仁丸(颗粒、软胶囊),发文量达42篇,随后依次是芪蓉润肠口服液21篇,便通片(胶囊)19篇,苁蓉通便口服液10篇,有17种中成药没有相应的临床研究;研究设计类型共8种,除当归龙荟丸仅有1篇病例系列研究外,各个药物均以随机对照试验为主;干预类型中中成药对比西药的干预方式最多,关注度最高的结局指标是有效率、安全性评价和主证症状或评分,缺乏统一的核心结局指标集,不良反应和经济学研究较少,仅11.86%的研究获得了资金资助。临床上中成药治疗便秘的应用较为广泛,近年来相关研究数量呈升高趋势,然而仍然还有一部分中成药缺乏相应的临床研究证据,已发表的研究在设计上存在设计不严谨,疗效评价标准不一,缺乏证据综合的研究、资金资助较少等问题。希望未来在该领域加大投入,提高对研究相对空白的药物及药物较少的便秘证型的关注度,积极开展系统综述等证据综合类研究,同时应规范研究设计,开展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为中成药治疗便秘提供可靠证据。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索2型糖尿病的病机规律。方法:以2501例2型糖尿病的临床数据为基础,运用隐结构模型的方法加以研究。结果:得出隐结构模型关于2型糖尿病“症-证-病机”相互关系及病机规律。结论:隐结构模型是一种非线性的方法,这对于研究非线性、复杂性的中医证候无疑是一种比较合适的手段。  相似文献   
79.
缺血性脑损伤通常导致神经元死亡或功能障碍,从而引发脑功能障碍.细胞死亡或功能障碍往往伴随或源自特定基因表达的变化.因此,确定参与缺血性脑损伤过程及损伤后细胞修复及塑型过程的基因,对损伤机制及基于该损伤机制而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是至关重要的.基因芯片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前沿生物技术,它从根本上改变了生理学和生物技术的观念和效率[1].其应用高密度的显微阵列进行大批量的基因筛选,只有巨大的功能信息处理能力,近年来在缺血性脑损伤的研究中得以应用,为该领域研究提供了丰富信息.  相似文献   
80.
中药改善地方性氟骨症患者症状和能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药改善地方性氟骨症患者症状和能力的疗效.方法 对根据地方性氟中毒诊断标准确诊的30例氟骨症患者,给予以马钱子为主要成分的中药口服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自身症状和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 30例中显效21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100%.结论 以马钱子为主的中药治疗地方性氟骨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