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制器械关节镜下单通道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原发性腕管综合征病例,分为关节镜组和传统手术组,关节镜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47.5±4.5)岁,病程(6.6±4.2)个月;传统手术组30例,男10例,女20例,年龄(48.5±3.5)岁,病程(5.6±4.4)个月。两组均为单侧。根据腕关节的解剖及治疗需要切断腕横韧带和关节镜的特点自行设计了器械,包括套管、内心、钩刀。将两组患者分别进行关节镜联合自制器械单通道治疗和传统腕横韧带切开减压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进行统计比较,采用波士顿腕管量表(Boston Carpal Tunnel Questionnaire,BCTQ)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关节镜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均较传统手术组具明显优势,住院总费用增加。术后BCTQ评分,术后1个月两组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关节镜组优于传统手术组;术后3、6个月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联合自制器械单通道治疗腕管综合征较开放性手术疗效可靠、微创、手术过程简化,但术前应明确诊断,选择合适病例才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支撑钢板联合空心螺钉治疗Herscovici D型内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骨科收治的3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存在Herscovici D型内踝骨折,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8例患者采用传统空心螺钉固定,观察组18例患者采用支撑钢板联合空心螺钉固定.比较术后2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复位丢失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2个月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与后足评分(AOFAS).结果:36例患者均获得(14.2±1.6)个月随访;观察组骨折复位丢失率为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9%(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小于对照组,术后12个月AOFAS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撑钢板联合空心螺钉治疗Herscovici D型内踝骨折具有固定牢靠、早期功能锻炼、加快康复、提高踝关节功能等优点,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3D打印技术已进入临床医学领域,特别是越来越多地用在上颈椎复杂肿瘤类疾病的手术治疗中,大幅度提升了手术效果和病人术后生活质量.本文从专业的角度,收集、整理、分析并总结了许多类似治疗成功的病例,发现3D打印技术在上颈椎肿瘤手术治疗中特有的作用是:术前能帮助手术医生选定妥当的手术路径和重建方案,病灶模型可供术中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水下爆炸致急性脊髓损伤(SCI)动物模型,为研究水下爆炸致急性SCI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新西兰兔24只,随机分为A组(爆炸距离0.3m)、B组(爆炸距离0.8m)和C组(爆炸距离1.5m),每组8只.将实验兔固定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制的水下实验装置中,分别在3种冲击波压力强度下致伤,选取T9~T10段脊髓,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形态学、动物存活情况以及运动功能.结果 同样爆炸当量,A组、B组、C组测得的平均冲击波压力峰值分别为18、5、2 MPa,B组实验兔成活率高,致伤后双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病理学显示脊髓内见大量散在出血坏死灶,满足实验需要.B组实验兔爆炸前后、爆炸前与致伤后2h、爆炸前与致伤后24 h的改良Tarlov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致伤后2h与24h的改良Tarlov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实验兔爆炸前后、爆炸前与致伤后2h、爆炸前与爆炸后24h的改良Tarlov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致伤后2h与24 h的改良Tarlov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水下爆炸装置冲击波压力峰值5 MPa时能够建立急性SCI模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对Danis-Weber B型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的疗效.方法:对15例Danis-Weber B型骨折脱位患者先予切开复位和钛板内固定外踝骨折,然后修复重建三角韧带,恢复踝关节稳定性.结果:1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28个月,平均15.6个月.均无感染、皮瓣坏死、螺钉松动、创伤性关节炎等术后并发症.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功能评分系统(AOFAS)评分为79~97分,平均87.6分.15例疗效评定为优12例,良3例,优良率100%.结论:对于伴三角韧带损伤的Danis-Weber B型骨折,治疗上除使骨折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外,还需对断裂的三角韧带进行修复重建.  相似文献   
6.
7.
李振伟  黄德刚  周功  刘涛  陈辉 《安徽医学》2016,37(7):860-862
目的 对比分析经皮穿针内固定术和闭合复位外固定术在治疗儿童肱骨近端骨骺分离的效果。方法 将2007年6月至2015年10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和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4例儿童肱骨近端骨骺分离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经皮穿针内固定组(18例)和闭合复位外固定组(16例)。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术后随访3~96个月。经皮穿针内固定术:18例疼痛均消失,平均肩关节伸屈从42°增至171°,平均旋转度从32°增至86°,均有明显改善(P < 0.05)。闭合复位外固定术:16例疼痛均消失,平均肩关节伸屈从40°增至167°,平均旋转度从35°增至84°,均有明显改善(P < 0.05)。两种治疗方法在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伸屈功能和旋转功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在提高肩关节外展方面,经皮穿针内固定术优于闭合复位外固定术,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经皮穿针内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近端骨骺分离的临床效果,尤其是远期效果,优于闭合复位外固定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FLCP)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笔者自2008-10—2015-09诊治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别采用PFNA(PFNA组)和PFLCP(PFLCP组)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总引流量,输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的差异。结果60例均获得6~36个月随访,平均30个月。PFN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袋总引流量、输血量均优于PFL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优于PFL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采用髓内中轴性固定,操作方法简单,固定牢靠,更利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固定,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身体条件允许情况下,PFNA可作为优选的内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全关节镜下手术与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腘窝囊肿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8月至2017年7月采用全关节镜和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腘窝囊肿各30例,关节镜组男7例,女23例;年龄(55.81±8.53)岁,病程(3.52±1.12)年;Rauschning Lingdgren分级:Ⅰ级7例,Ⅱ级19例,Ⅲ级4例。传统手术组男5例,女25例;年龄(57.93±9.84)岁,病程(3.48±1.34)年;Rauschning Lingdgren分级:Ⅰ级5例,Ⅱ级21例,Ⅲ级4例。术前患者有膝关节后方酸胀、活动受限等不适症状。MRI证实为腘窝囊肿。观察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Lysholm评分。结果:关节镜组神经损伤1例,切口处均愈合良好。传统手术组切口感染1例,愈合不良2例,神经损伤1例,复发1例。60例患者均得了随访,时间6~30(13.3±6.5)个月。术后两组患者膝关节酸胀、活动不适等症状明显改善,术后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关节镜下行腘窝囊肿切除术,在前路行膝关节腔探查处理病变半月板、滑囊的同时,后内侧入路行囊肿切除术,手术微创,痛苦少,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开放手术,患者易于接受,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0.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玉红 《淮海医药》2006,24(6):512-512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采用金属、非金属高分子化合物为材料,模拟人工髋关节,用以替代严重受损关节的一种功能重建手术[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