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近期疗效评价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Hu HB  Jiang SL  Xu ZY  Liu YL  Lü XZ  Zhu ZH  Wang Y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9):1592-1596
目的 评价新型Amplatzer封堵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VSD)的近期疗效。方法2 0 0 2年 11月至 2 0 0 3年 11月 ,采用新型Amplatzer膜部VSD封堵器对 4 8例膜周部VSD患者进行封堵治疗。患者中男 2 5例 ,女 2 3例 ,年龄 17岁± 12岁 ( 3~ 4 8岁 )。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显示VSD的直径 5 1mm± 1 2mm( 3~ 12mm)。所有患者在透视及超声监测下通过建立股动静脉轨道、经右心系统释放封堵器。并分别于术后 1、3、6、12个月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12导心电图、X线胸片等检查进行随访评价。结果  4 5例患者封堵器置入成功 ,技术成功率 94 %。术后出现少量残余分流 5例 ( <3mm)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1例 ,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 4 5例患者接受了平均 3 8个月的随访 ( 1~ 12个月 ) ,随访中无封堵器移位、脱落以及瓣膜损伤等并发症发生 ,2例残余分流于随访 3个月时消失。结论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膜周部VSD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研究深低温期间高氧血气管理对深低温停循环(DHCA)兔血气、生化指标、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脑组织含水量的影响,探讨高氧管理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兔DHCA+选择性脑灌注(ASCP)动物模型,将24只11~13周龄雄性新西兰兔(体重2.7~3.4 kg)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ASCP组(S组),ASCP+高氧管理组(SH组),每组8只。术中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颈静脉球血氧分压(PjvO2)、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SjvO2)和血乳酸(Lac)含量,术后检测脑组织SOD活性、MDA含量和脑组织含水量。结果停循环前、复灌前和复灌5 min SH组PaO2、PjvO2和SjvO2均高于S组和Sham组(P0.05)。SH组脑组织SOD活性与S组[(213.53±33.52)U/mg.prot vs.(193.02±27.67)U/mg.prot]和Sham组[(213.53±33.52)U/mg.prot vs.(244.38±35.02)U/mg.pro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S组SOD活性低于Sham组(P0.05)。SH组脑组织MDA含量低于S组[(1.42±0.30)nmol/mg.prot vs.(2.37±0.55)nmol/mg.prot,P0.05]。结论深低温期间的高氧血气管理在DHCA+ASCP中能提供更好的氧供,有效地提高兔PjvO2和SjvO2,维持脑组织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具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乳化异氟烷对离体大隐静脉桥舒张功能影响。方法取材于临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剩余的成人新鲜大隐静脉。采用器官槽法,分别检测用重碳酸盐缓冲液(KH液)及各含1 mmol/L、2 mmol/L和5 mmol/L乳化异氟烷的KH液浸泡血管环1 h后,再用7μmol/L吲哚美辛(indom ethac in)和300 nmol/L的N-硝基-L-精氨酸(LN-NA)作用后,检测30 nmol/L的前列腺素F2α(U46619)及不同浓度的非受体介导钙离子载体(A23187)引发的血管收缩舒张反应。结果 U46619引发的血管环预收缩强度,各组间差别无显著性差异(P〉0.05);A23187引起的内皮源性舒张,KH液及各含1 mmol/L和2 mmol/L乳化异氟烷的KH液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含5 mmol/L乳化异氟烷的重碳酸盐缓冲液组与其余三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电镜下,含5 mmol/L乳化异氟烷的重碳酸盐缓冲液对内皮损伤最重,其余三组损伤基本一致。结论 1 mmol/L乳化异氟烷对血管内皮无明显损伤作用,不影响大隐静脉舒张功能;高浓度乳化异氟烷对血管内皮有明显损伤作用,对大隐静脉舒张功能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老年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率,分析其危险因素并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入选拟行择期心脏手术的患者(≥60岁)285例。根据AKI的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AKI组(n=81)及非AKI组(n=204)。分析术后2 h血清NGAL浓度对术后A KI的预测价值,筛选AKI的危险因素。结果老年患者择期心脏术后AKI的发生率为28.4%(81/285)。术后2 h血清NGAL水平预测AKI的接受者操作特性(ROC)曲线下面积为0.6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术前合并慢性肾病、术中应用体外循环、围术期输注人工胶体量多、术后次日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高和术后机械通气24 h是术后AKI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患者心脏手术后AKI的发生率较高;术后早期血清NGAL预测AKI的作用有限;术前合并慢性肾病、术中应用体外循环、围术期输注人工胶体多、术后APACHEⅡ评分高和长时间机械通气伴随术后AKI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65岁以上病人冠状动脉搭桥术中局部脑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rSO2)的变化与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择期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病人358例,按年龄分为≥65岁组和<65岁组.术中应用经颅脑氧饱和度仪(transcranial cerebral oximetry,TCCO)和经颅多普勒超声,对所有病人的rSO2变化和大脑中动脉的栓子数量进行了持续监测,将术中rSO2<50%定为低rSO2.术后3~4 d进行神经功能评估.结果 两组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栓子数量和rSO2基础值无明显差异.≥65岁组低rSO2和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65岁组.两组中低rSO2者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rSO2者.结论 65岁以上病人冠状动脉搭桥术中易发生低tSO2,这可能与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有关.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研究证实异丙酚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能的分子机制包括异丙酚对脑内氨基酸神经递质及其受体、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以及对自由基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反向眼球扫视运动检查(antisaccadic eye movement test,ASEM)在老年心脏病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心脏病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程度,将590例择期心脏病手术术后病人(年龄≥60岁)分为3组Ⅰ组术后合并脑血管病、脑病等并伴有神经系统局灶体征;Ⅱ组术后仅表现迟钝、定向力差、谵妄、激惹和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Ⅲ组术后无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全部病人术后进行ASEM和简易精 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检查.结果 Ⅰ组和Ⅱ组ASEM不能完成率明显高于Ⅲ组(P<0.01),Ⅰ组和Ⅱ组ASEM全部完成率明显低于Ⅲ组(P<0.01).ASEM检查完成分数与MMSE分数密切相关(r=0.66,P<0.01).结论 ASEM检查不仅能反映老年病人心脏外科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的程度,而且也可反映其术后高级认知功能障碍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总结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行升主动脉及全弓替换+支架"象鼻"手术的麻醉、体外循环及脏器保护方法.方法 2003年4月至2004年1月,本院连续在全麻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下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实施升主动脉及全弓替换+支架"象鼻"手术40例.其中男35例,女5例,年龄28~78(53)岁.急诊手术23例,择期手术17例.结果全组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66±38)min,心肌血运阻断时间(107±28)min,选择性脑灌注时间(30±15)min.死亡率住院死亡2例(5%,2/40),其中1例术后2周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另1例术后2个月死于多发脑梗塞.并发症术后突发截瘫1例(2.5%,1/40);血管吻合口出血二次开胸止血3例;乳糜胸3例,经治疗后治愈.全组38例出院病人随访4~36周,无晚期死亡或需要再次手术病例.结论升主动脉及全弓替换+支架"象鼻"手术中应用全身麻醉、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及多种脑保护、血液保护措施可成功保障手术安全,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期间不同时相(缺血时、缺血后再灌时)氟比洛芬酯处殚对乳鼠心肌细胞钠电流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四组:1组(对照组)为体外培养乳鼠心室肌细胞;Ⅱ组(I/R组)为相同的细胞,缺血3小时,再灌注1小时;III组(氟比洛芬酯缺血时处理组)在I/R缺血时相加入氟比洛芬哺(0.15μM);IV组(氟比洛芬酯缺血后再灌注时处理组)在I/R再灌注时相加入氟比洛芬酯(0.15μM)。采用膜片钳全细胞模式分别记录并比较四组的钠电流。结果:和I组相比,II组存每一指令电压上都增大钠电流;在测试电压为-20mV的条件下,钠电流峰值电流密度从-375.47±70.31(pA/pF)增至-557.11±12786(pA/pF)(n=5,P〈f0.05);稳态激活半激活电压(V1/2)分别为-4281±1.21mV和-3149±2.40mV(n=5,P〈005);稳态欠活半激活电压(V1/2)分别为-7424±5.89mV和-68.70±6.26mV(n=5,P〈005);通道失活后恢复T分别为2569±19.47ms和7.534±3.24ms(n=5,P〈0.05)。III、IV组钠电流峰值电流密度从-375.47±70.31(pA/pF)分别降至-208.80±121.44和-278.91±188.26(pA/pF)(n=5,P〈0.05);通道稳念激活V1/2分别为-40.89±9.81mV和-39.49±3.70mV(n=5,P〉O05);稳态失活V1/2分别为74.45±5.02mY和-75494±3.32mV(n=5,P〉0.05);通道失活后恢复T分别为24.98±16.41ms和26.30±11.82ms(n=5,P〉005)。III、IV组之间各指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R处土型可以增大钠电流的峰值电流,并使电压电流曲线下移;减慢通道的时间依赖性激活,促进通道的电爪依赖性失活,失活后恢复变快。而在I/R缺血和再灌注两个时相使用氟比洛芬酯均能有效阻制钠通道的这螳改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新型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右美托咪定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麻醉诱导期患者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 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2010年6月11日~7月30日30例择期CABG(年龄50~70岁,ASA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