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8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HICH)病人的预后不良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152例HICH病人临床资料,均获得超过12个月随访。根据术后1年Barthel指数(BI)将病人分为预后良好组(BI>60分)98例和预后不良组(BI≤60分)54例。比较2组病人年龄、性别、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是否发生中线偏移、术前出血量、出血部位、手术时机、手术时间、脑脊液循环通畅时间、术后颅内压、血肿清除率、术前合并症进,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神经内镜术后预后不佳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良好组术前出血量、发生中线偏移率、手术时机在晚期比例和脑脊液循环通畅时间均少于预后不良组(P<0.05~P<0.01),GCS评分和血肿清除率均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和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出血量多(OR=1.638)、GCS评分低(OR=0.612)、手术时机晚(OR=2.750)和发生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oluble lectin-like 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1,sLOX-1)水平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6例,依据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A)比值分为左心室舒张不全功能组(76例)和左心室舒张功能正常组(70例),所有患者采用ELISA法检测sLOX-1浓度,采用心脏超声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分析sLOX-1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结果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组血清sLOX-1(208.12±13.48) μg/L明显高于左心室舒张功能正常组(152.12±12.96) μ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86,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LOX-1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OR=2.42,95%CI1.42~2.82,P=0.036)。结论sLOX-1可作为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丁苯酞( dl-3-n-butylphthalidle)软胶囊对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 disease,AD)模型大鼠海马 CA1区 Wnt3a蛋白及 β-连环蛋白( β-catenin)表达的影响,探寻丁苯酞发挥脑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 72只雄性 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 Sham组)、 AD模型组( AD组)、丁苯酞治疗组(丁苯酞组)。向双侧海马区注射 β-淀粉样蛋白 1-42(beta-amy- loid people 1-42,Aβ1-42)制作 AD模型, Sham组注射 5 μL 0.9%氯化钠溶液。造模成功后 4周,丁苯酞组给予丁苯酞与食用油混合后制成的丁苯酞混合溶液灌胃; Sham组和 AD组采用同等剂量的食用油进行灌胃。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于给药后 1、2、4和 8周检测海马 CA1区 Wnt3a及 β-catenin表达情况。结果蛋白质印迹法表明与 Sham组给药后 1、2、4和 8周[(3 845.25±52.35)(4 385.06±108.85)(9 392.19±81.07)(6 833.15±76.03)]相比, AD组各时间点 Wnt3a蛋白表达量增多[(5595.54±94.60)(7223.89,±86.73)(13 671.83,±312.38)(11 641.,04±203.65)均P<0.01];各时间点 β-catenin蛋白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 AD组[(4132,.90±79.63)(4 758.7,4±155.14)(5 188.92,±111.82),(5 912.07±83.26)]相比,丁苯酞组各时间点 Wnt3a蛋白[(6261.26±206.51)(8427.83±293.61),(16469.74±204.5,5)(13438.21±12399.19)]、β-catenin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多[(5 569.53±96.52)(7 127.78±69.64),(11 454.94±396.4,3)(9 937.91±157.87),均P<0.01]。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相同。结论丁苯,酞可通过上调W,nt3a及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发挥对 AD模,型大鼠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背景 现有研究表明,吸烟既是慢性胰腺炎发病的危险因素,也是胰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但目前尚缺乏吸烟对急性胰腺炎(AP)发病风险影响的研究。目的 探讨吸烟对AP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参加开滦集团2006-2007年健康体检、无AP病史且吸烟资料完整的开滦集团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为观察队列,最终纳入分析者98 287例。研究人群按吸烟(n=39 635)和非吸烟(n=58 652)分为两组,比较两组人群的AP发病率;经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计算累积发病率,以Log-Rank法进行检验,并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吸烟对新发AP事件的影响。结果 平均随访(9.7±1.4)年,共发生AP 158例,总人群AP发病密度为1.56/万人年,吸烟组和非吸烟组的AP发病密度分别为1.98/万人年和1.45/万人年。经Log-Rank法检验,吸烟组的累积发病率高于非吸烟组〔0.19%(76/39 635)比0.14%(82/58 652),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吸烟组的AP发病风险是非吸烟组的1.82倍〔95%CI(1.39,2.38)〕;校正了基线时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的指标(性别、年龄、收缩压、腰围、臀围、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肌酐、饮酒、体育锻炼、高血压病史)后,吸烟组的AP发病风险是非吸烟组的1.58倍〔95%CI(1.05,2.38)〕。结论 吸烟是AP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建议将早期戒烟作为AP患者临床治疗管理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老年综合评估及个体化干预在预防老年人跌倒、降低跌倒风险及发生率方面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病科住院患者,应用跌倒风险量表筛选出高风险患者共2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入院疾病治疗、健康教育和临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同时进行老年综合评估,并对评估后发现的问题实施科学的个体化干预方案.结果 研究前干预组和对照组跌倒风险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3);研究后干预组跌倒风险评分相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干预组跌倒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30).结论 综合评估及个体化的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老年人的跌倒风险,减少老年人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成人群体中血压联合体质量指数(BMI)对新发慢性肾脏病(CKD)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以参加2006-2007年健康体检的开滦研究人群作为研究队列,其中符合入选标准的研究对象共84 671人。依据血压[高血压:收缩压≥140和(或)舒张压≥90 mm Hg或有明确诊断的高血压病史或正在服用降压药;正常血压:收缩压140和舒张压90 mm Hg且无明确诊断的高血压病史和未服用降压药]和BMI(超重肥胖:BMI≥24 kg/m~2;非超重肥胖:BMI24 kg/m~2)将观察对象分为4组:正常血压非超重肥胖组、正常血压超重肥胖组、高血压非超重肥胖组和高血压超重肥胖组;CKD定义为:至少2次体检出现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或者蛋白尿;用Kaplan-Meier法计算各组新发CKD的累积发生率,并用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组别累积发生率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探讨不同组别对新发CKD的影响。结果符合入选标准的84 671名基线非CKD人群,在平均随访(8.77±1.41)年期间,共新发CKD 3 625例,累积发生率达4.28%;正常血压非超重肥胖组、正常血压超重肥胖组、高血压非超重肥胖组、高血压超重肥胖组新发CKD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2.63%、3.26%、4.47%、6.63%;并且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多种混杂因素后,与正常血压非超重肥胖组相比,正常血压超重肥胖组、高血压非超重肥胖组和高血压超重肥胖组新发CKD的风险均增加,对应的HR(95%CI)分别为1.23(1.10~1.37)、1.53(1.35~1.73)、2.23(2.02~2.47)。此外,分别除外糖尿病、吸烟及服用降压药人群后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与主要研究结果趋势一致。结论高血压和超重肥胖与新发CKD相关,同时合并高血压及超重肥胖新发CKD风险高于单独高血压或者超重肥胖者。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已成为多种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病以血压升高为特点,动脉压持续性升高,会引发全身小动脉硬化,影响心、肾、脑等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造成器官损害.因此,选择一种有效降压、同时对靶器官有保护作用的药物至关重要[1].盐酸贝尼地平是一种新型长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本文对贝尼地平的药效学特点和对心脏和肾脏的保护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又称冠心病,是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有“三高一多”的特点,即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复发率高,且并发症多。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能够早期发现并治疗十分重要。因此,发明一种既无创、易使患者接受又有较高诊断准确性的检查,对于冠心病的诊疗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计算的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 derived from 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FFR)既有CCTA的无创性优势,又与有创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 FFR)有较好的一致性。本研究将就CT-FFR检查与其他常用冠心病检查方法的对比、CT-FFR检查的原理、诊断效能、局限性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Meta分析评价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 检索自建库以来至2018年9月的相关文献,检索的数据库有维普、中国知网、万方、MEDLINE、PubMed、cochrane、Embase等中英文数据库。制定检索策略和检索词,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指标选用包括风险比(RR)、95%CI、I2和P值。行敏感性检验,发表偏倚评估使用Egger’s法定量计算,必要时使用剪补法进行修正。结果 联合组与胺碘酮组比较,Z = 9.86(P<0.001)、RR(95%CI) = 1.27(1.21,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敏感性分析,结果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具有一定可靠性。Egger’s法结果显示t = 2.58,P = 0.021,95%CI = (-0.22,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本次研究存在发表偏倚。使用剪补法进一步进行处理,结果显示固定效应模型中,RR值变为1.23,95%CI = (1.18,1.28),P <0.001,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较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