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麝香保心丸(HMP)在临床上应用治疗冠心病历时20余年,因其疗效确实,深得医患双方信赖。HMP的药理特性,决定了它的临床适应症,它主要作用为4大部分(1)HMP能维护血管内皮细胞完整性,减缓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与发展;(2)HMP能在3~5min内缓解心绞痛的发作,并能预防复发;(3)HMP抗左室重构与减低心功能不全的发生与发展;(4)HMP治疗冠心病时可以与降压、调脂、抗凝药物配伍,起协同作用。HMP还可用于降压、抗心律失常、轻度心功能不全、偏头痛、更年期综合症等治疗,皆能收到一定疗效,对脑梗塞后遗症是否有所补益,尚在观察中。  相似文献   
2.
以N,N,N′,N′-四缩水甘油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TGDDM)和丙烯酸(AA)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既含有环氧基又含有乙烯基酯基团的新型混杂多官能团齐聚物树脂(MEVO)。以过氧化甲乙酮(MEKP)为引发剂、甲基四氢苯酐(MeTHPA)为环氧固化剂与MEVO共混制备了MEVO-MEKP、MEVO-MeTHPA和MEVO-MEKP-MeTHPA 3种固化体系。通过非等温DSC和FT-IR研究了MEVO的固化反应,求得了各体系表观反应活化能。结果表明:在MEVO-MEKP固化体系中,乙烯基酯按照自由基聚合机理固化,对环氧基没有影响;在MEVO-MeTHPA固化体系中,环氧基固化过程中乙烯基酯会发生热固化;在MEVO-MEKP-MeTHPA固化体系中,乙烯基酯和环氧基按各自机理固化并互相影响。  相似文献   
3.
用一种硅炔杂化树脂聚(甲基硅烷-二乙炔基苯)(PSP)改性有机硅树脂(HS),通过FT-IR和TGA研究了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及耐热性,并对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和介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HS与PSP的质量比为5∶5时综合性能最优,树脂体系在氮气氛围下质量损失5%时的温度(Td5)为691 °C,1 000 °C时质量保留率为88%;HS-PSP树脂短切玻纤复合材料冲击强度为21 kJ/m2,弯曲强度为65 MPa,200 °C时的弯曲强度高温保留率为78%,介电常数为4.6,介电损耗因数为7.9×10-3,体积电阻为6.7×1013 Ω。改性后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耐热和介电性能。  相似文献   
4.
以3,3′,4,4′-二苯醚四羧酸二酐和4,4′-二氨基二苯醚为原料合成了以三聚体为主的聚酰胺酸齐聚物(PAA-n)。通过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电喷雾质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用PAA-n作为环氧树脂的反应性改性剂,研究了PAA-n改性环氧树脂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合成产物为目标产物,与环氧树脂有很好的化学反应性和相容性,在合适的配比和固化机制下,改性后树脂体系的热性能有所改善,力学性能也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用三聚氰胺、甲醛和DJ-1型增韧剂在碱性条件下制备了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将其与表面活性剂、发泡剂、固化剂充分混合搅拌,采用微波发泡炉在一定的功率下进行发泡制备三聚氰胺泡沫塑料。研究了增韧剂的用量、微波功率和发泡时间对泡沫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用光学显微镜、TGA、驻波管对三聚氰胺泡沫塑料的泡孔结构、热学性能和声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研究表明:当发泡液质量为50 g时,最佳发泡功率为2 kW, 最佳发泡时间为60 s;DJ-1型增韧剂的加入使泡沫的韧性提高,当其质量分数为10%时,泡沫的拉伸强度达到0.112 MPa;泡沫的分解温度约400 ℃,此时的质量残留率接近60%;泡沫在中高频(≥1 000 Hz)区域的吸声系数高达0.9以上。  相似文献   
6.
纳米球形聚电解质刷是指将聚电解质链的一端密集接枝于纳米球形粒子表面所形成的大分子组装结构。这种独特的结构能调控纳米粒子的表面性能,在纳米金属催化剂的制备、药物控释和蛋白质分离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纳米球形聚电解质刷的制备方法不断发展,应用范围也不断拓宽,相关研究已成为功能高分子材料领域的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球形聚电解质刷在合成及应用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以S,S′-二(α,α′-二甲基-α″-乙酸)三硫代碳酸酯(TRIT)为链转移剂,利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制备了窄分布的端羧基大分子链转移剂——聚苯乙烯和聚丙烯腈。以大分子链转移剂为RAFT试剂,引发苯乙烯或丙烯腈单体的RAFT聚合,进一步得到聚丙烯腈 聚苯乙烯 聚丙烯腈(PAN b PS b PAN)和聚苯乙烯 聚丙烯腈 聚苯乙烯(PS b PAN b PS)三嵌段共聚物。通过1H NMR、FT IR、凝胶渗透色谱(GPC)对所得产物的结构和分子量进行了表征,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拉曼光谱(Raman)研究了嵌段共聚物薄膜的微相分离结构与热解行为。结果表明:所得产物中除PAN b PS b PAN外,分子量分布均小于1.2。嵌段共聚物薄膜经250 ℃热稳定化与600 ℃热解处理后,碳化并形成了规整的石墨结构,微区尺寸在75 nm左右。  相似文献   
8.
采用二聚脂肪酸(DFA)、乙二胺(EAH)和对甲苯基磺酰异氰酸酯(PTSI)为原料,合成了主链上带有互补氢键基团的酰胺低聚物,最终形成网状氢键超分子聚合物DFA-EAH和DFA-EAH-PTSI。利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表征了产物结构;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动态热机械分析(DMA)的损耗角正切和热重分析(TGA)对合成产物的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在常温下表现为弹性体性质,熔点低、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9.
以环氧氯丙烷为键合剂将胍盐低聚物(PHMG)接枝到淀粉分子上,设计了正交试验优化接枝反应条件。将产物添加到淀粉和聚乙烯醇(PVA)水溶液中,采用化学交联法合成了具有抗菌性能的淀粉-聚乙烯醇(S-PVA)水凝胶,测试了水凝胶的溶胀率、脱水率以及抗菌性能。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40 °C、时间为0.5 h、pH为9时,PHMG的接枝效率最高,水凝胶的溶胀率随着PVA含量的增大而减小,随着交联剂用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S-PVA水凝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显示出了优异的抗菌活性,当w(PHMG)=0.2%时,抑菌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0.
以含氟环氧树脂(F-EP)、丙烯酸(AA)和甲基丙烯酸(MAA)为单体,用顺丁烯二酸(MA)进行改性,合成了含氟环氧乙烯基酯树脂(F-EVER)。用傅里叶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力学性能分析等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研究了树脂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当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催化剂,羧基与环氧基摩尔比为0.9,MA与F-EP摩尔比大于0.1,阻聚剂质量分数为0.03%时,合成的含氟环氧乙烯基酯树脂性能较好;同时,氟元素的引入较好地增强了环氧乙烯基酯树脂的耐热性和耐化学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