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8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肿瘤的转移前微环境(pre-metastatic niche,PMN)特指原发肿瘤灶为肿瘤细胞远处播散和定植准备的微环境,此微环境的六个特征包括炎症、免疫抑制、血管生成/血管通透性、亲器官性、重编程和淋巴管生成。PMN形成的关键成分包括肿瘤源性分泌因子、细胞外囊泡(含外泌体)、骨髓源性细胞、免疫抑制细胞和宿主基质细胞等,其中,外泌体作为细胞间重要的信使,在肿瘤PMN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综述就外泌体在肿瘤PMN形成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肾小球滤过率(GFR)评估方程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CKD各期患者108例,对照20例,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Cystatin C浓度、^99m Tc-DTPA清除率测定G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肌酐(Scr),并用7种公式计算GFR(eGFR)。结果:在CKD2期,MDRD、简化MDRD与GFR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在CKD3期,CG-eGFR与GFR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而Cys-eGFR在CKD1~5期与GFR均无统计学差异。在CKD2期、3期,4种Cys-eGFR方程与GFR的相关性均显著优于CG和MDRD公式。而在1期、4期和5期,各方法测定eGFR与同位素GFR的相关性相当。在GFR〈60ml.min^-1.1.73m^-2的CKD患者中,4种Cys-eGFR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Cr-eGFR方程,有统计学意义;在GFR〈30ml.min^-1.1.73m^-2的CKD患者中,ROC曲线下面积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ys-eGFR在肾功能轻中度减退的患者中,优于CG和MDRD,在肾衰竭后期,诊断价值同Cr-eGFR公式。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发生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内分泌治疗是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乳腺癌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治疗药物根据针对ER的作用,分为拮抗剂、竞争剂和降解剂。虽然内分泌治疗的疗效显著,可显著提高患者预后生存,但获得性内分泌耐药依然是目前攻克乳腺癌的一大难题。本文就不同信号通路及其抑制剂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中的作用进行归纳探讨,对靶向信号通路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中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寻找一种更快速、简便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筛查方法 .方法 对门诊和住院手术患者标本以及疾病控制中心质控标本,采用VIDAS(R)HIV DUO Ultra方法 (简称VIDAS)测定HIV p24抗原和HIV抗体,并与第3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以及日月胶粒子凝集法(PA)测定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对50份标本采用VIDAS进行检测,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7%和92.1%.结论 VIDAS可作为一种更简便的HIV检测方法 ,在生物安全控制方面较其他2种方法 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光照对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钟基因clock及褪黑素膜受体基因(mt1和mt2)表达的影响,为生物钟应用于临床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将10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在全黑暗和光照-黑暗交替(12:12)条件下饲养.6周后用活动度测定仪筛选昼夜节律表现比较一致的大鼠,每组36只,再根据不同检测时间点随机分6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继续于相应光照条件下(全黑暗和光照黑暗交替)饲养1周后,收集外周血淋巴细胞.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生物钟相关基因clock、mt1和mt2的变化,用余弦软件进行节律特征分析,并比较在两种光照条件下基因表达的节律变化.结果 在全黑暗光制下,clock、mt1和mt2均呈节律性表达,其峰值相位分别位于CT7、CT9和CT11;在光照-黑暗交替(12:12)光制下,各基因表达的节律特征发生了变化,峰值相位分别为ZT21、ZT8和ZT6.在不同光制下,基因表达的强度和振幅有所不同.结论 光照能影响外周血淋巴细胞钟基因clock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光照可能通过clock对mt1和mt2的表达节律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在胃肠道肿瘤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c)在胃肠道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分别对肿瘤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CystatinC的表达进行分析,并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测定(ELISA)方法检测肿瘤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CystatinC的含量。结果(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ystatinC主要表达在肿瘤细胞的胞浆内,正常腺体中有微弱表达,且胃肠道肿瘤组织中的阳性百分比(75%)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阳性百分比(46.88%)∽=6.825,P〈0.01);(2)Western Blotting的结果证实CystatinC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3)ELISA定量测定肿瘤组织中CystatinC的含量高于癌旁组织,[符号秩和检验(Wilcoxon Signed Ranks Test),S=33.00,P〈0.05];(4)CystatinC在高分化肿瘤中的含量高于低分化肿瘤(Mann-Whitney Test,S=13.00,P〈0.05)。结论CystatinC在胃肠道肿瘤组织中表达增高并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存在相关性,提示CystatinC在胃肠道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中质粒AmpC酶的流行分布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 了解我院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中质粒AmpC酶的流行分布及其基因型特征。方法 对1935株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进行了AmpC酶纸片扩散法筛选试验(头孢西丁≤18),对筛选阳性株分别进行三维试验、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等电聚焦电泳(IEF)、接合试验、PCR及测序,以确定表型及基因型。结果 1935株细菌中,纸片筛选、三维试验、多重PCR的阳性数分别为327、85、54株;13株产CIT群质粒AmpC酶细菌有4株接合试验阳性;IEF证实这4株细菌均产生等电点为9.0、可以被氯唑西林抑制而不能被克拉维酸抑制的β-内酰胺酶。结论 我院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中质粒AmpC酶的阳性率为2.79%(54/1935)。基因型为DHA群和CIT群2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iQ200全自动尿液显微镜分析仪(简称iQ200)用于筛检尿路感染的可行性。方法214例中段尿标本在作病原体分离培养后立即用iQ200检测细菌(BACT)、小颗粒(ASP)和酵母菌(YST)等3项参数,用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简称UF100)检测细菌(BACT)和酵母菌(YLC)等2项参数。以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iQ200和UF100各项参数的最佳临床判断界值,评价各项参数的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和ROC曲线下面积。结果iQ200的BACT、ASP和YST的最佳临床判断界值分别为4.5/μl、2 404.5/μl和8.5/μl,灵敏度分别为73.3%、90.0%和90.5%,特异度为96.2%、46.9%和90.2%,假阳性率为3.3%、48.4%和8.4%,假阴性率为2.8%、0.9%和0.9%,ROC曲线下面积为0.862、0.698和0.946。UF100的BACT和YLC的最佳临床判断界值为4 657.6/μl、41.6/μl,灵敏度为76.0%、61.9%,特异度为76.8%、97.4%,假阳性率为17.8%、1.4%,假阴性率为5.6%、3.3%,ROC曲线下面积为0.821和0.795。结论iQ200用于筛检尿路真菌感染和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具有一定的价值,但不能代替病原体的培养鉴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生态免疫肠内营养对急性胰腺炎肠通透性及感染并发症的影响。方法7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入院48h内随机分为2组,即肠外营养组(PN组)38例和生态免疫肠内营养组(EIN组)36例,EIN组经鼻空肠营养管注入100ml植物乳酸菌(活菌,1×10~8 cfu/ml)持续7d。观察入院时和第8天APACHEⅡ、Balthazar CT评分,统计SIRS,MODS发生率,测定鼻胃管抽吸物细菌含量;入院时、支持后第5天和第8天口服乳果糖和甘露醇(L/M),采用HPLC测定尿中L/M比值;第8天测定血内毒素水平和进行肠道细菌DNA基因指纹分析;营养支持第5天测定营养治疗2h内的促胆囊收缩素和胃泌素含量;第8天统计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EIN组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感染性并发症明显降低,肠道细菌多样性和通透性得到改善,APACHEⅡ计分和死亡率明显下降,EIN组出现暂时性的CCK分泌增高,但未增加疾病负担。结论EIN能减轻疾病严重程度,改善肠道通透性,降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用BeckmanE LISE电极法与日立 76 0 0 0 2 0酶法、化学法 (RANDOX试剂盒 )进行血清电解质(K+ 、Na+ 、Cl-)测定对比与评估。方法 依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EP9 A文件 ,每天取临床标本8份 ,分别用 2种方法测定标本K+ 、Na+ 、Cl-含量 ,共测定 5d ,记录检验结果 ,检查离散点 ,计算线性方程和相关系数 (r) ,进行偏倚估计。结果 K+ 、Na+ 、Cl-两法r为 0 .987~ 0 .993,相关良好 ;K+ 、Na+ 为正偏倚 ,Cl-为负偏奇 ;除K+ 在 3.0mmol/L处相对偏倚为 5 .7% ,Na+ 、Cl-偏倚均 <2 .2 %。结论 日立 76 0 0 0 2 0测定血清K+ 、Na+ (酶法 )、Cl-(化学法 )与电极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可以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