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4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89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椎体成形术(PVP)中,病椎内骨水泥分布不充分、不对称,将影响手术效果及远期症状。本文研究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在椎体内分布情况对术后病椎的应力影响。方法:利用志愿者椎体CT数据,建立T12~L2椎体有限元模型。模拟L1椎体OVCFs,行PVP。向L1椎体内注入骨水泥柱,骨水泥形成3组分布模式(骨水泥分布不充分组、分布充分组和分布不对称组,其中分布不对称组包括骨水泥偏上分布和偏下分布)。研究不同方向运动对术后L1椎体的生物力学影响。结果:(1)与骨质疏松的L1椎体应力相比,术后L1椎体松质骨中最大应力的分布主要集中于骨水泥周围的松质骨,而皮质骨中最大应力的分布没有变化。(2)与骨水泥分布充分组相比,不充分组L1椎体的松质骨和皮质骨的最大应力和最大位移均显著增加,而不对称组中松质骨的最大应力显著增加。(3)在不同方向的载荷条件下都能得到相似的结果。结论:(1)在OVCFs的PVP中,病椎骨水泥分布不充分会引起术后该椎体最大位移明显增加,导致术后疼痛未缓解。(2)病椎骨水泥分布不充分和分布不对称会引起术后病椎皮质骨及松质骨的最大应力明显增加,所以容易导致术后病椎的再次骨折。  相似文献   
22.
齐志民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4):3685-3686,384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的最适宜剂量。方法选取90例COPD患者分成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分别进行常规剂量和低剂量扫描,对照分析其影像学质量。结果90例受检查患者,两种扫描方法均能使影像图质量达到满意要求,且低剂量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t=5.01、6.82,均P〈0.05)。结论COPD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时,低剂量扫描可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又可明显减少对患者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评估不同抗凝药物与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血管性痴呆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血管性痴呆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66例(病例组)。对照组为未患血管性痴呆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132例。比较2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教育水平、吸烟等一般情况以及糖尿病、高...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4 在绝经过渡期大鼠卵巢颗粒细胞中的表达,分析其与卵巢功能衰退的关系。 方法 雌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C组,6月龄,阴道涂片筛选,n=9)、绝经过渡期组(MT组,12~14月龄,阴道涂片筛选,n=8),大鼠麻醉处死后迅速取出卵巢,采用机械分离方法释放卵泡颗粒细胞,于CO2培养箱中培养,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促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蛋白的表达,鉴定卵巢颗粒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TGF-β、Smad4蛋白在两组卵巢颗粒细胞的表达;采用Real-time PCR的方法检测各组颗粒细胞中TGF-β、Smad4 mRNA的表达。 结果 免疫细胞化学显示分离培养的颗粒细胞纯度>95%,MT组TGF-β、Smad4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两组均有TGF-β、Smad4 mRNA的表达,MT组TGF-β、Smad4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TGF-β、Smad4参与绝经过渡期大鼠卵巢功能的衰退过程,绝经过渡期大鼠功能衰退的部分原因可能与卵巢颗粒细胞中TGF-β、Smad4 的表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膈肌功能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加重期(AECOPD)插管患者撤机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行机械通气并考虑撤机的AECOPD插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撤机成功与否分为撤机成功组与撤机失败组。具备撤机条件后行自主呼吸试验(SBT)30 min,监测SBT 0、5、30 min时膈肌电活动(Edi)、呼吸浅快指数(f/Vt)及口腔闭合压(P0.1)。结果 3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撤机成功组25例,撤机失败组12例。撤机失败组患者血Pa CO2高于另一组患者(P0.05)。撤机成功与失败组患者的年龄、Pa O2、MAP等各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SBT 30 min时两组患者Edi均显著高于SBT 0 min;在SBT 30 min撤机成功组Edi低于撤机失败组,以Edi12V为临界值,撤机失败预测的灵敏度为100.0%和特异度为66.7%。在SBT 5、30min时撤机成功组患者f/Vt较撤机失败组低,两组患者P0.1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Edi对AECOPD患者撤机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6.
目的通过测量肘关节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前束生物力学指标,探讨前束完整及重建后对肘关节外翻稳定性的影响,评价采用人工肌腱、界面螺钉重建MCL前束疗效。方法成人完整上肢标本12具,男8具,女4具;左、右侧各6具;制成肘关节"骨-韧带"标本。采用生物力学及压敏胶片测量方法,分别测量MCL前束完整(对照组)及使用人工肌腱、界面螺钉重建后(实验组)肘关节屈曲0、30、60、90°时关节外翻松弛度、肱尺关节受力面积及肘关节内压强。结果两组在肘关节不同屈曲角度下,组内及组间关节松弛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肘关节屈曲0°时两组肘关节压强小于其余屈曲角度(P<0.05),及对照组小于实验组(P<0.05)外,两组其余各角度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对照组内肘关节屈曲0°时肱尺关节受力面积大于其余屈曲角度(P<0.05)外,两组其余各角度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L前束对维持肘关节外翻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金属界面螺钉加人工肌腱重建后可即刻恢复内侧稳定。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不同残余肾功能(RRF)对腹膜透析(PD)患者微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以观察RRF对PD患者微炎症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尿毒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PD组),所有患者均行规律性PD治疗并定期复查,依据RRF分为RRF-Ⅰ组(RRF≥2.5 mL·min-1)和RRF-Ⅱ组(RRF<2.5 mL·min-1),测定PD患者血清hs-CRP、IL-6水平,并与同期健康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结果 PD组患者血清hs-CRP、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患者hsCRP与IL-6水平呈正相关(r=0.56,P=0.000)。RRF-Ⅰ组患者血清hs-CRP、IL-6水平低于RRF-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患者RRF与血清hsCRP、IL-6水平呈负相关(r=-0.52、-0.63,P=0.000)。结论 PD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RRF水平对微炎症状态有较大影响,RRF较好者微炎症状态较轻。  相似文献   
28.
王蕊  李方江  李跃  石金铮 《医学综述》2014,(14):2662-2664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5月至2014年1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110例ACS患者依据用药剂量的不同分为三组:对照组38例、低剂量组36例和高剂量组36例,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低分子肝素常规治疗,低剂量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每晚1次,高剂量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20 mg,每晚1次。比较三组患者用药前后血脂水平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7 d、30 d CRP均有所下降。对照组治疗前CRP为(9.08±0.30)mg/L,治疗后7 d为(7.43±0.41)mg/L、30 d为(6.03±0.34)mg/L;低剂量组治疗前为(9.12±0.28)mg/L,治疗后7 d为(6.04±0.44)mg/L、30 d为(4.42±0.38)mg/L;高剂量组治疗前为(8.98±0.34)mg/L,治疗后7 d为(5.88±0.22)mg/L、30 d为(3.02±0.33)mg/L,且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下降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者治疗后7 d、30 d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升高,且高剂量组降脂效果优于低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ACS可以降低血脂水平,减轻炎性反应及稳定斑块。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应用小剂量肝素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重症医学科(ICU)住院治疗的明确诊断为ARDS的患者66人,随机分为试验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肝素(5~10 U/kg/h)持续泵入,测定两组间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氧合指数(PaO2/FiO2)、呼吸频率(R)、血小板计数(PL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观察两组患者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平均ICU住院时间及28天病死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3、5、7天实验组PaO2/FiO2明显升高,R、TFPI含量明显下降,PLT、APTT、FIB含量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8 d病死率较对照组有所降低。结论小剂量肝素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显著,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30.
目的比较带蒂筋膜瓣包裹组织工程骨在修复骨缺损时促血管化成骨与膜诱导成骨的作用,为临床修复骨缺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兔自体红骨髓(autologous red bone marrow,ARBM)及含重组人BMP-2的骨诱导活性材料构建组织工程骨。将4~5月龄新西兰大白兔60只(体重2.0~2.5 kg),随机分为A、B、C 3组,A组16只,B、C组各22只。制备长1.5 cm的右尺骨长段骨-骨膜完全缺损模型,A组于骨缺损处植入组织工程骨;B、C组在骨缺损邻近处制备一筋膜瓣包裹组织工程骨后植入骨缺损,B组将筋膜瓣蒂部切断形成游离筋膜瓣,C组为带蒂筋膜瓣。术后4、8、12、16周,每组随机取4只实验动物,取骨缺损区组织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8、12、16周B、C组各另取2只实验动物行腋动脉墨汁灌注观察。结果大体观察示,术后4、8周A组有纤维结缔组织形成,B、C组筋膜瓣形成类似骨膜样纤维组织,其中B组有软骨样组织形成,C组有新生骨形成;12、16周A组骨痂形成少,B组新生骨较多,C组骨干形成。组织学观察示,术后4、8周A、B组新生血管和骨小梁极少,C组血管丰富且成熟骨小梁及软骨组织形成;12、16周A组新生血管及骨小梁仍较少,B组血管数量较多且成熟骨小梁显著增加,髓腔结构形成但闭阻;C组血管数量减少,成熟骨结构形成,骨髓腔再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C组各时间点CD105、CD34、Ⅷ因子表达均高于A、B组。骨形态计量分析显示,术后各时间点C组新生骨小梁体积明显大于A、B组(P<0.05);A、B组间除4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图像分析显示术后各时间点C组骨修复区内血管再生面积比值明显大于A、B组(P<0.05)。墨汁灌注检查示,各时间点B组成骨区为稀疏的墨染区;C组成骨区墨染数量多且较密集,8周达高峰,之后逐渐减少。结论 带蒂筋膜瓣包裹复合自体ARBM的组织工程骨,早期以促血管化成骨作用占主导地位,后期血管化成骨作用逐渐消失,以膜诱导成骨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