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0篇
  免费   341篇
  国内免费   423篇
耳鼻咽喉   71篇
儿科学   65篇
妇产科学   282篇
基础医学   292篇
口腔科学   40篇
临床医学   833篇
内科学   948篇
皮肤病学   73篇
神经病学   77篇
特种医学   76篇
外科学   753篇
综合类   1293篇
现状与发展   8篇
预防医学   551篇
眼科学   208篇
药学   350篇
  6篇
中国医学   127篇
肿瘤学   22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214篇
  2021年   311篇
  2020年   289篇
  2019年   181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387篇
  2013年   368篇
  2012年   524篇
  2011年   486篇
  2010年   408篇
  2009年   322篇
  2008年   241篇
  2007年   222篇
  2006年   225篇
  2005年   280篇
  2004年   244篇
  2003年   248篇
  2002年   218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目的:采用巢式RT-PCR方法,检测前列腺癌合并骨转移的患者外周血中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A)和人腺体激肽释放酶mRNA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巢式RT-PCR的方法,检测外周血中PSA、PSMA和hK2mRNA表达.结果:巢式PCR能够检测到经淋巴细胞稀释的LNCaP细胞的PSA、PSM和hK2mRNA的灵敏度,稀释浓度分别为10-6、10-6及10-7.检测初发伴骨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PSA、PSMA和hK2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59.45%、51.35%、59.46%,其中三种检测同时阳性的为32.43%;检测接受内分泌治疗后出现骨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的阳性率分别为57.14%、85.71%、83.33%,其中三种检测同时阳性的为52.48%.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健康男性及健康女性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以β-actin mRNA做为内参照,所有临床标本检测均为阳性.结论:采用巢式RT-PCR检测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PSMA、hK2和PSA mRNA有助于发现进入循环系统的前列腺癌细胞,提示隐匿性转移的存在.PSMA和hK2较适合用于内分泌治疗后患者的检测.三种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敏感性.  相似文献   
22.
硬膜外阻滞的镇静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目的 通过监测脑电双频指数和心率变异功率谱,评价硬膜外麻醉后对异丙酚镇静催眠剂量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50例行全子宫切除病人,随机分为硬膜外利多卡因组(GE,n=15);硬膜外盐水-静脉利多卡因组(GI=15);硬膜外盐水-静脉盐水组(GC=20)。硬膜外或静脉给利多卡因 20 min后,连续输注异丙酚至神志消失并记录异丙酚用量。所有病人同时监测脑电双频谱(BIS)、心率变异高频功率谱(HF)、低频功率谱(LF)、心电图和血压。输注异丙酚前抽取桡动脉血 2ml,测定血浆利多卡因浓度。结果 病人意识消失时异丙酚用量分别为GE组(1.22±0.25)mg/kg;GI组(1.62±0.22)mg/kg;GC组(1.85±0.41)mg/kg(GE与GI和GC比,P<0.05)。GE组和 GI组血浆利多卡因浓度分别为 3.04 μg/ml和 2.45 μg/ml,无统计学差异。三组病人意识消失时BIS平均值分别为54.4、57.1、55.3。结论 硬膜外利多卡因阻滞可降低异丙酚用量约35%。其作用机制与利多卡因自硬膜外吸收后的中枢镇静作用无明显关系,而可能与硬膜外阻滞后间接引起中枢兴奋阈值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23.
被动吸烟与婴幼儿呼吸系统疾病及生长发育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被动吸烟对婴幼儿乎吸系统疾病发病及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保健科负责保健的0~3岁的婴幼儿400名,以家长是否吸烟分为被动吸烟组和对照组,每组200名,定期询问患病史,同时翻身高、体重对其进行评价,追踪观察,经统计学处理后进行分析。结果 婴幼儿乎吸系统疾病的发病与被动吸烟密切相关,被动吸烟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与国内外的相关报道基本一致。结论 被动吸烟对婴幼儿健康速成严重损害,如不加以保护,有演变为严重社会问题的危险。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在食管平滑肌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9月~2002年10月26例食管平滑肌瘤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 结果电视胸腔镜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23例,其中3例(2例胸膜腔紧密粘连,1例肿瘤无法定位)中转开胸(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经颈部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2例;经食管镜食管平滑肌瘤切除1例.26例手术顺利,术后恢复平稳,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术后病理诊断均为平滑肌瘤.随访2~73个月,平均32.3个月,无复发. 结论电视胸腔镜肌瘤摘除术可作为食管固有肌层平滑肌瘤的首选治疗方法,对于食管粘膜肌层的平滑肌瘤,可考虑经食管镜切除.  相似文献   
25.
肌电图对腰神经后根节段定位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肌电图行大鼠腰神经后根节段定位的方法。方法:通过电生理的方法,依次电刺激L3 ̄L5脊神经后根,分别记录大鼠双侧下肢主要肌肉的肌电图像,测量最早出现的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最大波幅值。结果:刺激L3脊神经后根,于股四头肌记录到的波幅峰值(480.8±255.9μV)显著高于其它各组肌肉(P<0.01)。刺激L4脊神经后根,于下肢四组肌肉记录到的CMAP最大波幅平均值均>100μV,其中在股四头肌(305.2±131.5μV)、胫骨前肌(340.2±310.4μV)记录到的波幅峰值显著高于在股二头肌(142.4±144.7μV)、腓肠肌(138.2±127.6μV)记录到的波幅峰值(P<0.01)。刺激L5脊神经后根,于股二头肌(377.5±264.4μV)、腓肠肌(168.4±126.7μV)记录到的波幅峰值显著高于其它各肌群记录到的波幅峰值(P<0.01)。结论:电刺激不同脊神经后根,在大鼠下肢不同肌肉记录到的SNAP的波幅峰值存在差异,综合分析记录到的SNAP的波幅峰值,可作为腰神经后根节段定位的参考。  相似文献   
26.
肾病综合征合并肾静脉血栓形成:病因及抗栓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病综合征患者具有明显的高凝倾向,肾静脉血栓形成是其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文中阐述了肾病综合征患者高凝状态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对肾静脉血栓的抗栓治疗也做了详尽的综述。  相似文献   
27.
前列腺脓肿2例报告及近10年国内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结合2例前列腺脓肿病例及文献复习,评估我国前列腺脓肿的新特点。方法:报告2例前列腺脓肿病例,以前列腺脓肿作为关键词或篇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1997~2006年的资料,进行荟萃分析。结果:2病例既往均无糖尿病史但均有血糖升高,1例发病前曾行下尿路器械检查。2例均表现为显著排便困难,会阴疼痛伴有高热,外周血白细胞均不高,尿常规检查无感染表现。病例1通过MRI确诊,脓肿破溃至尿道经用抗生素痊愈;病例2通过经直肠B超及CT确诊,经直肠B超穿刺引流后治愈。荟萃分析结果表明,糖尿病、留置尿管或尿道器械操作是前列腺脓肿的主要致病因素,致病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临床表现主要是膀胱刺激症状、排尿困难及会阴疼痛,多数患者经B超确诊,需行穿刺引流或开放手术引流。结论:现阶段前列腺脓肿表现不典型、可疑病例应及时行经直肠B超或CT检查确诊,B超引导下脓肿穿刺引流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经子宫动脉氨甲蝶呤灌注化疗及栓塞术在宫颈妊娠保守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例宫颈妊娠患者,孕龄36~68天,经阴道超声检查明确诊断后,行双侧子宫动脉氨甲蝶呤灌注及栓塞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治疗成功,术后患者的阴道出血明显减少或中止,血β-HCG水平迅速下降.患者的宫颈形态及月经周期于治疗后4个月内恢复正常.结论子宫动脉氨甲蝶呤灌注化疗及栓塞术是保守治疗宫颈妊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9.
无张力阴道吊带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附10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无张力阴道吊带术(TVT)的手术方法、适应证及并发症的预防. 方法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10例,平均年龄52岁.漏尿病史平均7年,其中8例为轻中度SUI,加压期尿道压力>10 cmH2O,2例为重度SUI,加压期尿道压力<10 cmH2O.经阴道前壁行无张力阴道吊带术. 结果 10例SUI均得到满意的控尿效果.1例患者术后剩余尿100 ml,但主观评价明显改善.随访13~21个月,无SUI症状复发,无排尿困难及尿路感染. 结论 TVT是一种简便、快捷的SUI治疗方法,疗效满意,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0.
复方红芪减方对周围神经再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研究复方红芪提取液进行减方后对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 建立钳夹损伤大鼠双侧坐骨神经的动物模型。按术后每日灌服药物的不同将 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 4组。对照组 :灌服生理盐水 ;复方红芪组 :灌服复方红芪提取液 2ml ;减方组 :灌服复方红芪减方后提取液 2ml;补阳还五汤组 :灌服补阳还五汤 2ml。术后 2周及 4周 ,观察坐骨神经功能指数、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单位视野有髓神经纤维计数。结果 坐骨神经功能指数 :红芪组和减方组与对照组、红芪组与减方组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且减方组优于红芪组 (P >0 .0 5 )。有髓神经纤维计数 :复方红芪组优于对照组 (P<0 0 1) ,减方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而红芪组与减方组间无显著差异。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红芪组、减方组、补阳还五汤组与对照组相比 ,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但前 3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复方红芪减方提取液早期可以促进周围神经再生 ,药效更为专一 ,且优于传统方剂补阳还五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