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1篇
  免费   455篇
  国内免费   520篇
耳鼻咽喉   42篇
儿科学   26篇
妇产科学   35篇
基础医学   254篇
口腔科学   25篇
临床医学   568篇
内科学   539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242篇
特种医学   17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34篇
综合类   749篇
预防医学   179篇
眼科学   143篇
药学   167篇
  2篇
中国医学   60篇
肿瘤学   6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88篇
  2020年   175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236篇
  2013年   214篇
  2012年   330篇
  2011年   366篇
  2010年   284篇
  2009年   246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216篇
  2002年   253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对某院临床分离肠球菌属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对2013年6月—2014年7月该院临床各科室送检标本分离的188株肠球菌属细菌进行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188株肠球菌属细菌其中屎肠球菌119株、粪肠球菌60株、鸟肠球菌9株,主要分布在尿和血标本,分别占34.57%和19.15%。未检出对达托霉素及利奈唑胺耐药的肠球菌属细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1.68%,对青霉素、氨苄西林、高浓度庆大霉素、红霉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70%;除四环素外,粪肠球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屎肠球菌,粪肠球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6.67%,13.33%。结论达托霉素对该院肠球菌属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快速起搏肺静脉(PV)建立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犬模型的心房结构及心电生理特性。方法 30只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以20Hz的固定频率行肺静脉持续起搏,建立持续时间24h的房颤动物模型。超声心动图测量实验组基础状态和起搏结束后左右心房面积,对所有犬的左右心房游离壁、左上肺静脉、左下肺静脉、右上肺静脉和右下肺静脉进行心外膜电生理标测,测量各标测部位的有效不应期(ERP)和平均房颤波周长(AFCL),观察肺静脉起搏对心房面积的影响以及各部位ERP和AFCL的变化。结果实验组11只犬完成实验,在(28.2±3.0)d内诱发出持续超过24h的房颤。超声心动图测量显示起搏结束后心房面积明显扩大(P0.05);与对照组相比,左右心房及各肺静脉的ERP明显缩短(P0.05);实验组各部位ERP和AFCL呈明显的梯度分布,自短至长依次为:肺静脉、左房游离壁和右房游离壁。结论在犬快速肺静脉起搏房颤模型中,心房面积的增大及各部位电生理特性的变化可能是持续性房颤诱发和维持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胎盘屏障是营养物质以及某些药物、病原体、激素等从母体进入胎儿的必经之路。体外分离培养滋养层细胞是研究其功能及母体与胎儿之间物质交换的具体分子机制的细胞学基础。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体外分离培养的人体胎盘滋养层细胞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后HCV NS5在滋养层细胞中的定位表达。方法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及Percoll密度梯度分离法分离培养人胎盘组织中滋养层细胞,以HCV RNA阳性血清对滋养层细胞进行体外感染试验,应用RT-PCR法定性及定量检测感染后细胞培养上清中HCV RNA,用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免疫荧光染色后HCV NS5在滋养层细胞中的定位。结果HCV感染后的细胞培养上清中可间断检测到HCV RNA,而对照组始终未检出;激光共聚焦观察显示HCV NS5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周围。结论感染HCV的人滋养层细胞中存在HCV NS5表达。此研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HCV的母婴传播分子机制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局部肿胀麻醉技术下进行双侧大腿环形吸脂手术中利多卡因用量及是否存在中毒反应。方法:148例全部为女性,年龄19~56岁,平均(30.01±7.91)岁,肥胖指数13.43~43.59,平均23.37±6.82。采用左大腿前、右大腿前、左大腿后、右大腿后侧四个部位环形序贯吸脂术,统计手术中肿胀液的注射量、利多卡因用量以及吸出脂肪和肿胀液数量。连续观察术中、术后病人的临床反应和生命体征。结果:肿胀液注入皮下脂肪数量为3000~9000ml,平均(6009.80±1482.51)ml。吸出皮下脂肪数量1500~7000ml,平均(3105.74±1068.24)ml。术中抽出肿胀液200~3300ml,平均(1312.50±549.92)ml,约占注入量的5%~41.67%,平均(21.84±6.95)%。注入皮下脂肪之利多卡因剂量为27.69~88.42mg/kg,平均(59.45±13.62)mg/kg。术中出血极少,生命体征稳定,术中及术后未见眩晕、耳鸣、幻听、金属味、口周麻木、定向障碍、抽搐、惊厥等利多卡因药物中毒的临床症状。术后站立包扎时个别患者有体位性低血压表现,平卧即可恢复正常。术后大腿围径和形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效果满意。结论:在双侧大腿环形吸脂手术中,采用分部位序贯吸脂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利多卡因中毒发生,达到安全有效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技术治疗外科手术后伤口裂开的临床效果及总结应用经验。方法:从2007年5月至2009年12月,采用封闭负压技术治疗各类外科术后伤口裂开患者17例,其中男10例,女7例,平均年龄41岁。创面面积为0.5cm×3.2cm~5.5cm×18.6cm,创面形成时间为8~94天,期间采用常规湿敷或中药换药治疗伤口未愈。给予-120mmHg~-150mmHg负压持续吸引,治疗时间为6~37天。结果:10例经封闭负压治疗后创面直接愈合,其余7例创面清洁,肉芽组织新鲜,伤口缩小,4例清创缝合,2例行局部皮瓣转移,1例行皮片移植修复,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2~12个月,所有伤口愈合良好,无再次裂开。结论:封闭负压技术简便、无创,能有效促进伤口清洁,加快肉芽组织生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适合治疗各种外科术后伤口裂开,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地震后送骨科伤员开放创面的治疗策略及治疗效果。方法本组24例地震后送骨科伤员共28处开放创面,分别采用清创、封闭式负压吸引处理伤口,根据不同伤口情况分别采用直接缝合6例9处、游离植皮12例13处、带蒂皮瓣转移加游离植皮4例4处以及游离皮瓣加游离植皮术覆盖创面2例2处。同时选用敏感抗菌素、营养支持等药物治疗。结果 24例地震后送骨科伤员28处开放创面全部愈合。结论地震后送骨科伤员开放创面多合并感染,需积极治疗,采用合理的治疗策略可以加速伤口愈合,尽早恢复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997.
康文臻  李媛  庄严  黄德东  翟嵩  赵柯  孙永涛 《传染病信息》2010,23(6):347-349,384
目的分析CD4^+T淋巴细胞低水平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收集我院感染科就诊的87例CD4^+T淋巴细胞低于100/td的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机会性感染谱及预后情况。结果87例中67例发生机会性感染,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消瘦、乏力、口腔白斑、头晕、呕吐、气短、腹泻、皮疹、淋巴结肿大等;主要机会性感染依次为:细菌性肺炎、口腔念珠菌感染、肺结核、带状疱疹、肺孢子菌肺炎等。总共发生107例次机会性感染,在接受对症治疗的70例次中,治愈或好转59例次,治疗无效8例次;3例因机会性感染死亡。发生过多种机会性感染的患者与未发生机会性感染患者相比,有较低的CD4+T淋巴细胞水平及较高的病毒载量,但并未显示出统计学差异。结论CD4+T淋巴细胞低水平的AIDS患者易发各种机会性感染,发生率为77.01%,临床症状复杂多样。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机会性感染对降低AIDS患者的病死率,提高其生活质量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动态观察压力负荷高血压大鼠心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与活性氧的关系。方法 SD大鼠(n=72)按电脑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腹主动脉缩窄所致压力负荷(AC)组和氮乙酰半胱氨酸干预(NAC)组,根据观察时间的不同,AC组和Sham组进一步分为1周、2周、4周和8周组,每组8只大鼠。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动态检测心肌组织内TNF-α蛋白表达变化。采用比色法和天狼猩红染色检测心肌组织胶原含量,应用Fenton原理和细胞色素C还原实验测定心肌内活性氧(ROS)水平和还原型辅酶II(NADPH)氧化酶活性。结果腹主动脉缩窄后1周,AC组平均动脉压显著升高,与Sha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5±11)mmHgvs.(95±11)mmHg,P0.01](1mmHg=0.133kPa);2周后,左心室质量指数、心肌组织胶原含量以及胶原容积分数明显升高,与相同时间点的Sha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时间的延长,以上指标进一步升高。AC组压力负荷后4周、8周心肌组织TNF-α蛋白浓度明显高于相同时间点Sha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65±3.97)pg/mg蛋白vs.(5.25±1.74)pg/mg蛋白,P0.01;(18.06±3.42)pg/mg蛋白vs.(5.38±2.37)pg/mg蛋白,P0.01]。相关分析显示,心肌组织TNF-α浓度与胶原蛋白浓度成正相关(r=0.656,P0.01)。此外,压力负荷1周时,AC组心肌组织活性氧水平和还原型辅酶Ⅱ氧化酶活性亦明显升高,与相同时间点的Sha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后维持在较高水平。给予氮乙酰半胱氨酸(NAC)0.2g·kg-1·d-1局部注射干预治疗后,NAC组心肌组织内TNF-α蛋白浓度[(11.4±2.87)pg/mg蛋白vs.(18.1±3.4)pg/mg蛋白P0.01,P0.01]、左心室质量指数[(2.83±0.10)mg/gvs.(3.14±0.09)mg/g,P0.01]、心肌组织胶原浓度[(4.98±0.83)μg/mg蛋白vs.(7.04±0.92)μg/mg蛋白,P0.01]以及胶原容积分数(4.35%±0.47%vs.8.18%±0.55%,P0.01)比AC组8周时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压力负荷可呈时间依赖性诱导心肌组织内TNF-α表达增加,心肌组织内活性氧水平的升高是压力负荷高血压大鼠心肌组织内TNF-α表达增加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99.

Introduction  

We previously reported that both experimental and human studies have shown the importance of TIMP-1 and TIMP-2 in the development of liver fibrosis, a disease mostly caused by HBV and HCV infection in China. Inhibiting the expression of TIMP-1 by an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 (ASON) can prevent liver fibrosis through decreasing the deposition of collagen I and III. Whether blocking the expression of TIMP-2 has the same effect on liver fibrosis is not clear.  相似文献   
1000.
柴桂安神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柴桂安神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本方中的桂枝、川芎、白术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处方中主要成分阿魏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在TLC色谱中,待检测药材斑点清晰,与其他成分分离度好;阿魏酸在0.03μg~0.5μg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平均回收率100.27%,RSD为0.89%。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靠准确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