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5篇
  免费   469篇
  国内免费   89篇
耳鼻咽喉   34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81篇
口腔科学   26篇
临床医学   623篇
内科学   213篇
皮肤病学   27篇
神经病学   112篇
特种医学   204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300篇
综合类   1698篇
预防医学   251篇
眼科学   103篇
药学   383篇
  1篇
中国医学   136篇
肿瘤学   223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181篇
  2021年   188篇
  2020年   186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423篇
  2013年   411篇
  2012年   560篇
  2011年   568篇
  2010年   445篇
  2009年   270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癫痫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过去许多研究集中在神经元细胞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近些年研究 发现,神经胶质细胞与癫痫的发病关系密切,故神经胶质细胞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成为研究热点。该文将神 经胶质细胞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2.
背景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我国流行最广、危害最重的传染病,抑郁是其常见并发症,轻者情绪低落,重者不仅可加重固有疾病、甚至可出现轻生行为,目前常用治疗措施疗效不理想,积极预防护理成为医护人员关注的重点。目的 构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合并抑郁的COX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18年5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245例为研究对象,随访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合并抑郁的情况。完成数据预处理后,所有因素均进入单因素及多元COX风险因素分析,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列线图展示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区分度,采用calibration plot曲线评价模型准确度,采用临床决策曲线(DCA)评价模型的有效性。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职业、学历、乙肝分度、感染时间、确诊时间、复发次数、家庭地位、婚姻满意度、担心疾病难以根治、担心住院环境、疾病分期、有无并发症、对治疗是否有信心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抑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COX风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RR=-1.446 1×(职业为知识分子)-0.688 7×(学历高中或中专)-2.043 0×(经常饮酒)-0.783 5×(偶尔吸烟)-1.068 2×(经常吸烟)-0.894 0×(确诊时间0.5~5年)-1.092 4×(确诊时间<0.5年)+1.335 2×(家庭地位不满意)+1.345 1×(婚姻不满意)-0.574 3×(不担心住院环境不适宜)。本研究构建的COX风险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79 8,模型预测特异度0.972 5,灵敏度0.940 7,准确度为0.954 9,阳性似然比为34.180 2,阴性似然比为0.060 9,诊断价值比为560.916 7,阳性预测值为0.976 9,阴性预测值为0.929 8,模型的区分度较高。在模型准确度评价上:当事件发生率在16%以下时,模型高估风险;当事件发生率在16%~40%时,模型低估风险;当事件发生率在40%~80%时,模型高估风险;当事件发生率在80%~100%时,模型低估风险;而在16%、40%、80%时候,模型预测和观察值完全一致,整体上看本模型构建的准确度较好。临床决策曲线显示模型的净获益(NB)值较高,提示基于本模型预测结果开展临床决策产生的效果能给患者病情带来较好的获益值。结论 本次构建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抑郁的风险预测模型可用于预测新诊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抑郁的风险,从而指导临床医护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最终避免或降低患者合并抑郁的可能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老年住院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患病现状,并探讨其与焦虑抑郁负性情绪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法对2019年3月1日-5月1日某院符合纳入条件的869例住院老年患者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调查。结果869名调查对象中MMSE评分为23.09±4.98分,SAS评分为42.71±7.67分,SDS评分为40.11±8.11分,共筛查出209位MCI患者,总患病率为24.05%,焦虑患者占比13.58%,抑郁患者占比18.41%。MMSE评分与SAS评分、SDS评分均呈负相关,rs=-0.293和rs=-0.299,P<0.01。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月经济收入不等、生活状况不同患者间比较,MCI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患者间MCI的患病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住院老年患者MCI患病率较高,提示应将MCI筛查常规应用于住院老年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老年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焦虑、抑郁水平较正常人高,应当关注住院老年人的心理情绪,引导老年人保持积极健康的生活状态,降低MCI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MRI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病理分级的预测价值分析。方法:2014年2月至2018年4月选择在南充市中心医院肿瘤科住院诊治的HCC患者74例,病理分级为Ⅰ级34例,Ⅱ级30例,Ⅲ级10例。所有患者都给予常规MRI与DWI检查,记录诊断特征与预测病理分级状况。结果:Ⅰ级患者中14例DWI为高信号,8例为低信号,12例为等信号;Ⅱ级患者中16例DWI为高信号,7例为低信号,7例为等信号;Ⅲ级患者中DWI为高信号。Ⅲ级患者的病灶ADC值显著低于Ⅰ级与Ⅱ级患者,Ⅱ级患者低于Ⅰ级患者,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74例患者中,MRIDWI都诊断为HCC,判断为Ⅰ级32例,Ⅱ级32例,Ⅲ级10例,诊断正确率为94.6%。以ADC值=1.42×10^-3mm^2/s与1.13×10^-3mm^2/s作为鉴别诊断HCC病理Ⅰ级/Ⅱ级和Ⅱ级/Ⅲ级的分级标准,诊断AUC值分别为0.786和0.739。结论:MRI DWI对HCC病理分级具有中等的预测诊断价值,可为HCC的病例分级补充提供有价值的鉴别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究平消胶囊联合卡培他滨片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12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治疗的98例晚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卡培他滨片1.25 g/m~2,2次/d,连续服用2周后停药1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平消胶囊,6粒/次,3次/d。3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免疫学指标、肿瘤标志物水平、KPS评分、无进展生存期(PFS)、总体生存期(OS)。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22.45%、48.98%,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3.27%、8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降低,治疗组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免疫学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癌胚抗原(CE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PFS和O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消胶囊联合卡培他滨片治疗晚期乳腺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提高机体免疫水平,延长患者生存期,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下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围手术期的处理,以提高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的外科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今9例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的患者,在低温停循环或间断深低温停循环下行肺动脉血栓取出及内膜剥脱术。结果全组9例无一例近期(3个月)死亡,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均较术前明显减轻、活动能力明显提高、部分病例心功能完全恢复正常。结论体外循环下肺动脉血栓取出术和内膜剥脱术是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7.
Jiang  Binghu  He  Dongmei  Guo  Zhiwei  Gao  Zhanhui 《Sleep & breathing》2020,24(2):653-659
Sleep and Breathing - Recently, several functional neuroimaging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in patients with persistent insomnia disorder, but these studies have yielded diverse findings. We aimed...  相似文献   
88.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症的微创治疗技术。随着TIPS技术的逐渐成熟,支架材料的不断改进,TIPS的适应证不断扩展,并发症发生率逐渐降低,疗效越来越好。一直以来,TIPS术后对患者主要脏器的影响备受关注,就TIPS术对患者肝脏和心脏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9.
NOD样受体是细胞内模式识别受体中的一个重要家族,是抵抗病原体入侵第一道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激活核因子wB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道、自我吞噬和类型1干扰素应答的参与,引起大量促炎因子的产生,在COPD的发病和急性加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NOD样受体存COPD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0.
Despite the fact that the survival of people infected with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has improved worldwide because of the increasingly powerful and 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opportunistic infections (OI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remain a serious burden. HIV-1 is capable of entering the CNS through infected peripheral monocytes, but its effect on OIs of CNS remains unclear.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V-1 in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patients with CNS OIs. A total of 24 patients with CNS OIs and 16 non-CNS OIs (control) cases were selected. These AIDS patients were infected with HIV-1 by paid blood donors in China. HIV-1 loads in plasma and cerebrospinal fluid (CSF) were detected using RT-PCR, and the C2-V5 region of HIV-1 envelope gene was amplified from viral quasispecies isolated from CSF using nested PCR. The CSF HIV-1 load of CNS OI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non-CNS OIs, but plasma HIV-1 load of CNS OIs was not higher than that of non-CNS OIs. The nucleotide sequence of C2-V5 region of the HIV-1 quasispecies isolated from the CSF of CNS OIs had a high diversity, and the HIV-1 quasispecies isolated from the CSF of CNS OIs revealed R5 tropism as 11/25 charge rule.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high levels of divergent HIV-1 quasispecies in the CNS probably contribute to opportunistic infec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