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38篇
肿瘤学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01.
目的 观察原花青素(PAC)对β-淀粉样肽(25-35) (Aβ25-35)诱导体外血清饥饿培养的PC12细胞周期紊乱与凋亡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血清饥饿培养使PC12细胞同步于G0期,PAC预处理后加入Aβ25-35,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与凋亡,RT-PCR和Western印迹从mRNA及蛋白水平检测p21、Cyclin D1、pRb和E2F1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Aβ25-35诱导组比较,PAC保护组S期细胞百分率明显减少,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p21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P<0.05),Cyclin D1、E2F1 mRNA和Cyclin D1、pRb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 PAC对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周期紊乱与凋亡起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p21表达,下调Cyclin D1、pRb、E2F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应用骨生物力学和micro-CT技术,探讨黑芝麻油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大鼠骨丢失模型中股骨的显微结构和生物力学的影响,并与阳性药物阿仑膦酸钠对比。方法 32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环磷酰胺模型组(CP)、阿仑膦酸钠治疗组(ALD)、黑芝麻油治疗组(BSO),连续干预15d。实验结束后,取右侧股骨进行生物力学检测,然后进行Micro-CT扫描及三维重建。结果与CON组比较,CP组大鼠股骨的骨微观参数: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厚度和骨密度明显减少,骨小梁分离度和结构模型指数明显增高;而股骨的骨生物力学参数:最大强度、断裂强度、断裂应变及韧性系数明显减少,刚性系数明显增加。与CP组相比,ALD组大鼠股骨的骨微观参数均得到了良好地修复,但骨生物力学参数中仅断裂应变、韧性系数和刚性系数三个参数得到了明显修复。而BSO组大鼠股骨的微观参数和生物力学参数均得到了显著修复。结论 3ml/kg·d的黑芝麻油能良好的对抗CP诱导的大鼠骨丢失模型中股骨微观结构和骨质量的退化,提示黑芝麻油的良好抗骨质疏松作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患者外周血中多种细胞因子的变化以及不同浓度的黄芩苷的干预作用。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法(Q-PCR)检测U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4R、 IL6R、 IL23R、 RORC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检测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及体外黄芩苷干预下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通过Q-PCR检测发现UC患者外周血IL4R、 IL6R、 IL23R、 RORC基因表达较肠易激综合征(IBS-D)组和健康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在体外不同浓度的黄芩苷的干预下,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以20μmol/L和40μmol/L对上述指标的降低作用更明显。 ELISA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 UC组IFN-γ、 IL-5、 IL-6与IBS-D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IL-4、 IL-10及TGF-β较IBS-D组和健康对照组稍降低;20μmol/L和40μmol/L的黄芩苷可引起IFN-γ、IL-5、 IL-6明显降低, IL-4、 IL-10明显升高。结论较高浓度的黄芩苷能够明显抑制RORC、 IL23R的表达,使IFN-γ、IL-5、 IL-6等细胞因子的水平降低和IL-4、 IL-10及TGF-β1水平升高,说明黄芩苷可以调节免疫平衡而缓解溃疡性结肠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4.
基于桃红四物汤分析研究当归-红花药物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桃红四物汤的组方结构和特点,寻找有意义的药物组合。方法采用SPSS 16.0软件,对组方药味的性味归经和功效模糊量化处理,运用聚类分析方法探讨组方结构和特点;从中医方剂数据库中(源于《中医方剂大辞典》)检索治疗妇科血瘀证痛经的古方,用关联规则方法中Apriori算法分析组方药味在治疗痛经的古方中使用频率及桃仁、红花分别与四物汤组方药味两两配伍频率。结果桃红四物汤中当归和红花的相似度最高,在治疗妇科血瘀证痛经方中出现频率最高;在中医古方方剂数据库中出现频率较高,尤其在治疗内科、妇科、骨伤科疾病时频率最高。结论运用聚类分析与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方法,能较好的发现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用药规律,有利于探索古方的组方结构和特点,寻找到有意义的药物组合,充实和发展中医药对理论,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理论指导;也为研究药对及方剂的效应物质基础的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5.
目的通过观察肺癌A549细胞增殖及凋亡情况,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阿霉素的影响。方法通过MTT及细胞计数评价细胞增殖。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活性氧(ROS)水平。通过免疫印迹评价p53表达。结果 GSH不能改变阿霉素对A549增殖的抑制作用。1 000、3 000或9 000μg/ml的GSH可抑制A549增殖。9 000μg/ml的GSH可降低阿霉素所诱导的ROS生成。阿霉素可降低活的A549细胞百分比,9 000μg/ml的GSH与阿霉素联用并不能改变这种减少。GSH(或)和阿霉素不能改变A549细胞内的p53表达。结论 GSH不会降低阿霉素对体外A549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辅酶Q10防晒霜成分的紫外光谱特性,评价其防晒效果。方法测定辅酶Q10防晒霜成分吸光度值,计算防晒指数。结果辅酶Q10吸光度值与防晒指数比甘草次酸、硫辛酸值高,同时配方三防晒指数比配方一、二值高。结论辅酶 Q10、甘草次酸、硫辛酸具有不同防晒效果;这3种配方可产生不同效果的防晒霜,发挥不同的防晒效果。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对比三种丹参水提有效部位群对激素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试图寻找丹参对抗激素大鼠骨质疏松的最佳有效成分.方法 4月龄SD大鼠灌服泼尼松3.5 mg·kg-1·d-1造成大鼠骨质疏松模,同时分别给予三种丹参水提有效部位群进行防治性用药,用药时间为12周.实验结束后,取左侧胫骨做骨形态学静态参数观察,取股骨进行骨密度和骨生物力学检测,随后检测骨钙、磷、镁和羟脯氨酸含量.结果 与正常大鼠相比,泼尼松模型组大鼠胫骨反应骨小梁结构、数量的四个参数均显著下降,股骨中段骨密度显著下降,而弹性载荷、最大载荷、刚性系数、最大强度和弹性模量等五个股骨的生物力学性能指标均显著降低,股骨中的钙和羟脯氨酸均成比例显著减少.与模型组相比,SAB组大鼠胫骨松质骨四个参数有显著改善,且能有效增加股骨中钙的含量,但对其他的参数无明显改善;DSⅠ组能显著改善激素大鼠胫骨和股骨的骨丢失破坏,且能有效提高其抗骨折的能力;DSⅡ组可有效改善大鼠松质骨改变,股骨骨密度以及骨中钙盐含量,但对于其他参数的改变无显著效果.结论 三种丹参水提有效部位群均可改善激素大鼠松质骨的改变,对其股骨的修复作用以DSⅠ组(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B=2∶1∶2)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8.
背景:近年来对丹参素体内药动学的研究已有很多,但丹参素在大鼠主要组织中特别是皮肤和骨组织中的分布动力学研究尚未见全面的报道.目的:研究大鼠静脉注射复方丹参液后丹参素在丰要组织中的分布动力学.方法:采用液液萃取法对SD大鼠血清和主要组织样品(肾、脾、心、肝、肺、腹部皮肤、背部皮肤和骨组织),以对羟基苯甲酸为内标,甲醇-1%冰醋酸(8:92)为流动相,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于280 nm处检测,液质联用进行定性分析.结果与结论:大鼠静脉注射复方丹参液后,除脑组织外,在血清和其它组织中均检测到丹参素,用所建立的方法绘制了其经时血药浓度曲线和组织浓度柱形图.研究表明大鼠静脉注射复方丹参液后,可以在主要组织中(除脑外)快速分布,其动力学类型属二室模型.  相似文献   
109.
背景:目前肿瘤坏死因子α的研究有望成为防治假体周围骨丢失的新的切入点,但阿仑膦酸钠对界膜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观察阿仑膦酸钠对髋关节假体周围界膜组织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设计,对比观察,实验于2006-02/03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科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材料和对象:界膜组织(15 g)取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患者知情并同意);雄性新西兰白兔6只用于制备阿仑膦酸钠含药血清,阿仑膦酸钠为石家庄制药厂产品.方法:无菌条件下从人工髋关节假体周围股骨分离界膜组织(15 g),并将其放入RPMI培养液中培养,将界膜组织剪成约250 mg的碎块,计30块,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低浓度阿仑膦酸钠组(100 g/L)、高浓度阿仑膦酸钠组(200 g/L),每组10个样本.低浓度阿仑膦酸钠组和高浓度阿仑膦酸钠组分别加入1.8 mL和1.6 mL,空白对照组加入1.8 mL.然后在低浓度阿仑膦酸钠组、高浓度阿仑膦酸钠组的培养孔中分别加入入0.2 mL和0.4 mL的阿仑膦酸钠含药血清,空白对照组加入0.2 mL空白血清.添加血清后在37℃、含体积分数为5%CO2的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72 h.主要观察指标:酶联法检测各组界膜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结果:低浓度阿仑膦酸钠组和高浓度阿仑膦酸钠组界膜组织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的量分别为(3.93±0.03),(3.92±0.04)pg/g,与空白对照组(4.04±0.13)pg/g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阿仑膦酸钠能显著抑制髋关节假体周围界膜组织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观察细胞因子IL-10、IL-13和IL-17在湿热型和非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16例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15例普通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IL-10、IL-13和IL-17水平,并与对照组13例正常人比较;对所有受试对象进行胃肠湿热评分,分析3种细胞因子水平与大肠湿热证的相关性.结果 湿热型和非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组血清IL-17水平明显升高,IL-10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比较,IL-13水平未见明显差异(P>0.05);湿热组与非湿热组溃疡性结肠炎间的细胞因子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IL-17、IL-10可能与溃疡性结肠炎病程有关;IL-10水平与胃肠湿热证程度负相关,IL-17与胃肠湿热证程度正相关,IL-13与胃肠湿热证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