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构建并筛选出SLC7A11基因表达沉默的肝癌LM3细胞株,为研究SLC7A11基因的表达沉默对肝癌发生发展的影响奠定基础。方法:针对SLC7A11基因的不同部位合成3个siRNA的寡核苷酸片段,分别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 GPU6/GFP/Neo中。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分别将质粒导入肝癌LM3细胞,24小时后观察细胞内GFP表达情况,并通过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的方法比较各组细胞SLC7A11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然后用G418对转染细胞进行筛选培养。结果:经酶切分析及测序验证,成功构建了靶向沉默SLC7A11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 GPU6-SLC7A11-siRNA;通过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的方法验证,成功筛选出SLC7A11基因表达沉默的肝癌LM3细胞株。结论:成功构建并筛选出SLC7A11基因表达沉默的肝癌细胞株,为进一步研究SLC7A11基因表达沉默对肝癌细胞发生发展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桃红四物汤在痛经模型大鼠尿液、粪便、胆汁中代谢产物。方法:建立痛经大鼠模型,采用UHPLC-Q-TOFMS技术分析桃红四物汤在痛经大鼠模型中的代谢产物。结果:从桃红四物汤给药后大鼠尿液中发现并鉴定了22个代谢产物成分,粪便中发现并鉴定了4个代谢产物成分,胆汁中发现并鉴定了18个代谢产物成分。在尿液、粪便及胆汁中检测到了酚酸类、苷类、苯酞内酯类、黄酮类成分的原型及代谢物,主要发生水解、硫酸化结合、甲基化和葡萄糖醛酸化等代谢过程,其中尿液及胆汁中代谢产物较多,粪便中较少。结论:本研究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的桃红四物汤在体内的生物转化特点,体内作用过程、药效作用机理及物质基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甘草毛状根中总黄酮和甘草酸的含量。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甘草总黄酮含量,采用HPLC检测甘草酸含量。结果 甘草毛状根中的总黄酮含量在不同根系中有很大差异,最高可达0.803%,接近生药根;大多数根系高于正常组培根;总黄酮含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呈增加趋势,至9周时增加了68.5%。不同甘草毛状根系中的甘草酸含量差异显著,部分根系未检出甘草酸,能检出的根系最高干重含量为0.69 mg·g-1,远低于生药根(干重含量32.13 mg·g-1),且含量不受培养时间影响。结论 甘草毛状根在目前情况下不适于作为甘草酸的获取资源,但作为甘草总黄酮获取的新资源,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布洛芬-聚乙二醇6000固体分散体中布洛芬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Shimadzu C18柱,流动相为0.02 mol·L^-1醋酸钠(冰醋酸调节pH至3.0±0.1)-乙腈(40:6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64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 布洛芬质量浓度在0.051~1.02 mg·ml^-1范围内与相应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0%,RSD为0.92%(n=9).结论 所用方法准确、简便、快速,适用于布洛芬-聚乙二醇6000固体分散体中布洛芬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原因不明反复自然流产(URSA)患者血硒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水平变化,探讨其在反复自然流产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集URSA患者、正常妊娠妇女和非妊娠妇女(各30例)外周血检测血硒和GPX水平,以及红细胞谷胱甘肽(GSH)水平.结果 URSA患者血硒水平与正常妊娠妇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比非妊娠妇女明显降低(P<0.01),URSA患者血浆GPX水平均比正常妊娠妇女和非妊娠妇女低(P<0.01),而红细胞GSH水平则明显增高(P<0.01).结论 GPX水平降低可能在URSA发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脑得生有效部位中三七皂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9 ml/min,检测波长为201nm;柱温为25℃。结果:人参皂苷Rg1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3%,RSD=1.59%,人参皂苷Rb1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6%,RSD=1.37%,三七皂苷R1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34%,RSD=1.90%。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易行、可用于脑得生有效部位中三七皂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7.
凤尾蕨属6种药用植物抗肿瘤有效部位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凤尾蕨属6种药用植物抗肿瘤有效部位进行筛选.方法 采用MTT法对凤尾蕨属6种药用植物不同溶剂萃取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 半边旗的醋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刺齿半边旗的石油醚萃取物、醋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井栏边草的醋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剑叶凤尾蕨的醋酸乙酯萃取物;线羽凤尾蕨的正丁醇萃取物对人肺癌细胞A549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上述凤尾蕨属几种药用植物的萃取物具有较好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是其抗肿瘤作用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傣药人面果的提取物126-羟基-去-D-杰氏山竹子素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 应用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测定了12b-羟基-去-D-杰氏山竹子素A与BSA反应的结合平衡常数K、结合位点数n及其相互作用的机理.结果 在生理条件下,12b-羟基-去-D-杰氏山竹子素A与BSA作用导致BSA内源荧光猝灭,其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其结合常数为:Ka =1.37×10(5)L·mol(-1),结合位点数为:n =0.95.结论 12b-羟基-去-D-杰氏山竹子素A与牛血清白蛋白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能够结合形成较稳定的缔合物.  相似文献   
19.
黄芩汤对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湿热型结肠炎中Th1/Th2的状态以及黄芩汤对Th1/Th2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湿热型结肠炎的免疫学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饲料联合人工气候箱法造出大鼠湿热型体质,结合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建立湿热型结肠炎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湿热+TNBS组、黄芩汤组、美沙拉嗪组;对大鼠进行临床活动度观察、结肠组织的宏观和微观观察、检测结肠长度重量、脾脏和胸腺的重量和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析大鼠血清和结肠组织中γ-干扰素(INF-γ)、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黄芩汤能够有效缓解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临床症状,降低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Th1细胞因子INF-γ和IL-12并提高Th2细胞因子IL-4和IL-10的表达。结论黄芩汤可以改善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炎症反应,调节Th1/Th2细胞的平衡,这可能是其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正交实验与box-behnken实验两种实验设计方法在制备薄荷油-p-环糊精包合物过程中的应用,以期对两种实验设计方法进行合理选择.方法 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包合物,考察因素为B-环糊精/薄荷油比例(w/v)(X1)、包合时间(X2)与包合温度(X3),以包封率和收率为考察指标,在薄荷油-p-环糊精包合物实验设计中应用上述两种设计方法,优化制备薄荷油包合物最佳条件,并对两种方法得到的优化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 正交实验结果为β-CD用量与挥发油比例为8∶1,包合时间为3h,包合温度为45℃;box-behnken实验结果为β-CD用量与挥发油比例为6∶1,包合时间为3.4h,包合温度为45℃.正交实验所需实验次数少,相对简单.结论 用两种方法来寻求薄荷油-B环糊精包合物最佳制备工艺都是可行的,两者实验结果基本接近,正交实验所需实验次数少相对简单,但Box-behnken实验设计在进行非线性模式设计和研究中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