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40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巩守平  僧志远  王文涛  吕健  宋千  权瑜  贺西京 《西部医学》2012,24(6):1034-1038,1044
目的观察内皮素受体阻断剂Bosentan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RI)后血管内皮因子(VEGF)及其两个受体表达的变化和意义。方法成年SD大鼠120只建立SCIRI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单纯缺血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S)、Bosentan干预组(Bos),NS组和Bos组按照再灌注(IR)时间分为6、12、24h和3、5、7d组,测定血清VEGF含量,采用逆转录-Real-time 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Bosentan干预后Flk及Flt的表达变化。结果①IR后各时间点血浆VEGF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以24h最高(P<0.01),同时间点Bosentan干预组较IR血浆VEGF含量均显著增高(P<0.05)。②Bosentan干预后各时间点VEGF、FLK、FLT的蛋白表达均较NS组显著增强(P<0.05或P<0.01),以24h最明显(P<0.05或P<0.01)。VEGF不仅在脊髓前角神经元表达,在Bosen-tan干预12、24h和3d时胶质细胞中亦有表达。FLK、FLT的蛋白仅在神经元胞浆中表达。③Bosentan干预后各组VEGF mRNA、FLK mRNA(7d除外)、FLT mRNA(7d除外)含量均较IR生理盐水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或P<0.01),以24h最为显著(P<0.05或P<0.01)。结论缺血再灌注损伤本身可诱导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内皮素受体阻断剂Bosentan可使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增加,改善脊髓病理形态,对SCIRI过程的改善可能有益。  相似文献   
12.
1病例 患者男,63岁.住院号1212277.以"左前臂及右上睑外伤3h"就诊,当时患者烦躁不安,血压90/60 mm Hg(1mm Hg =0.133 kPa),眼科未做特殊检查给予右上睑清创缝合.以左前臂爆炸伤收住我院手外科中心并急诊手术.伤后2周,患者自觉视力明显下降故请眼科会诊:检查见右眶内上方直径0.4 mm创口(窦道),按压时溢脓;右眼球不能内转,眼视力0.2,眼前段及眼底未见异常;左眼视力为无光感,因20年前角膜穿孔伤瞳孔下移、闭锁.查眼眶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提示右眼眶内赤道后紧贴眼球壁有11.7 mm×7.0 mm×1 mm之金属异物.以‘右眶内异物’转入眼科后与CT室医师共同对异物定位,并充分术前准备,在局麻及手术显微镜下以内上方入眶完整摘出金属异物.术中见局部组织粘连、瘢痕形成,窦道达球后并有3 ml脓液溢出.  相似文献   
13.
《陕西医学杂志》2015,(11):1487-1488
目的:探讨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肱骨小头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肱骨小头骨折28例,传统组15例采用无头加压螺钉固定治疗;改良组13例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比较了两组骨折愈合时间以及肘关节功能的恢复。结果:两组患者骨折分类无差异,术中所有骨折均达牢靠固定,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术后6~21月,平均11.4月。传统组、改良组骨性愈合时间分别为65.2±3.4d、45.6±2.8d;对肘关节术后功能根据Cassebaum评分系统进行评价,传统组关节功能为优10例,良3例,一般2例,优良率86.7%;改良组关节功能为优11例,良1例,一般1例,优良率92.3%;两组优良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肱骨小头骨折,克氏针张力带较无头加压螺钉能提供更坚强固定,允许早期功能锻炼,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陕西医学杂志》2014,(10):1382-1383
目的:对100例术中体感诱发电位(CSEP)报警病例进行手术相关因素的分析。方法:应用美国产Nicolet Endeavor型神经电生理术中监护仪进行术中CSEP的监测,即选用贴片电极刺激双侧胫神经和(或)正中神经,记录电极置于头皮Cz’、C3’、C4’处,参考电极置于Fz,刺激强度2040mA,一经确定术中不变。对20040mA,一经确定术中不变。对200500次信号进行平均叠加后获取的CSEP波形。以暴露后波形作为基准值,波幅降低≥60%和(或)潜伏期延长≥10%,持续超过5500次信号进行平均叠加后获取的CSEP波形。以暴露后波形作为基准值,波幅降低≥60%和(或)潜伏期延长≥10%,持续超过510min作为报警值。结果:100例报警患者中,术中报警1次的共66例,占66%(66/100),术后出现阳性体征者15例(15/66),报警符合率22.7%;报警2次的共25例,占25%(25/100),术后出现阳性体征者11例(11/25),报警符合率为44%;报警3次的共9例,占9%(9/100),术后出现阳性体征者6例,报警符合率66.6%(6/9)。分析影响因素中因手术操作及术中牵拉的78例,其中报警符合率为35.9%(28/78);非手术因素共22例,其中因电极片松动的6例,6例术后恢复良好;术中出血量大的5例,1例出现阳性体征,考虑术中出血量过多引起脊髓缺血性损伤;术中考虑再灌注损伤的3例,3例术后均出现阳性体征;低血压的2例、温度过低的2例、麻醉过深的2例,术后均恢复良好;体位因素的有2例,调整体位后恢复良好。结论:手术操作是术中脊髓神经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术中大量失血、脊髓再灌注对脊髓功能的影响不可忽视,术中CSEP监护在脊柱手术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绝经前后低骨密度、高骨密度女性外周血单核细胞基因表达谱,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差异表达基因对低骨密度、高骨密度人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下载公众数据平台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of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下的基因芯片原始数据集NCBI-GEO Data Sets-GSE56815,运用R/Bionconductor分析原始数据,选取差异倍数1.5,P0.05的基因为差异表达基因;运用Medcalc及SPSS统计软件对差异表达基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单一基因检测及联合基因检测对低骨密度、高骨密度人群的鉴别诊断效果。结果在绝经前女性中,低骨密度、高骨密度组外周血单核细胞存在着58个差异基因(18基因上调、40基因下调),且FOLR3ITGB3ABOIGHM联合检测鉴别诊断不同骨密度女性有较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在绝经后女性中,低骨密度、高骨密度组外周血单核细胞存在着75个差异基因(21基因上调,54基因下调),且TACSTD2MMP8LILRA5联合检测鉴别诊断不同骨密度女性有较好的特异性、敏感性。结论绝经前后女性外周血单核细胞基因表达谱不同,低骨密度组与高骨密度组外周血单核细胞基因表达谱在绝经后女性中差异变化更为显著,外周血单核细胞差异基因联合检测能够提高对不同骨密度女性的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睡眠训练对帕金森病(PD)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作用,以及对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与跟踪随访的方法,对2012 年3 月-2014 年9 月在陕西省康复医院确诊的321 例帕金森病(PD)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老年性痴呆评定量表- 认知分量表(ADAS-cog)测评,筛选符合要求的患者分为3 组:抑郁组(A 组),焦虑组(B 组)和认知障碍组(C 组),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调查,分析其与PD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对有睡眠障碍的患者实施睡眠训练方案,训练3~6 个月后再次测评PSQI、HAMD、HAMA 和ADAS-cog。结果调查的PD患者中255 例有非运动症状,各组睡眠质量与非运动症状均呈正相关(p <0.05)。与睡眠训练前比较,睡眠训练后A和B组患者PSQI总得分降低(p <0.05),且HAMD和HAMA 得分也降低(p <0.05)。结论连续睡眠训练能够有效提高PD 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抑郁和焦虑症状,对认知障碍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术在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中的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入院的100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选择性减压术,实验组患者则给予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相关参数、总体治疗效果、并发症与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3个月VAS评分与ODI评分组间比较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JOA评分、行走距离、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角与椎管矢状径组间比较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末期随访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与总体健康评分组间比较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术在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中的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芥子酸对高糖诱导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培养的A7r5细胞随机分组处理,MTT法检测细胞活力,Brd U法检测细胞DNA合成,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进程和细胞凋亡,ELISA检测细胞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生成,Western blot检测cyclin D1、P21和P27等蛋白的表达,以及蛋白激酶C(PKC)和P38的磷酸化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高糖组细胞活力显著升高,DNA合成加快,细胞周期加快,P21和P27表达降低,cyclin D1表达增加,ROS水平增加,细胞凋亡率降低,p-PKC和p-P38蛋白水平增加(P0.05)。而芥子酸(0.1、1和10μmol/L)处理引起细胞增殖活性降低,DNA合成减弱,细胞周期受阻,P21和P27表达增加,cyclin D1表达降低,ROS水平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p-PKC和p-P38蛋白水平降低,且呈一定浓度依赖性(P0.05)。P38抑制剂SB203580和PKC抑制剂chelerythrine均显著抑制高糖诱导的PKC/P38活化和细胞活力(P0.05)。结论:芥子酸可通过抑制PKC/P38激活降低高糖诱导的VSMCs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基于三维CT重建的计算机模拟在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术前评估、术前手术设计以及术后效果分析的使用效果。方法从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我们对18例(18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儿童,通过Mimics 10.01软件的专用截骨工具进行术前模拟Salter骨盆截骨。测量术前、术后的三维髋臼指数及髋臼前倾角并进行比较。采用Mckay临床功能评定标准,Severin影像学评定标准,对术后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18髋患侧术前与对侧比较,术后与术前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患侧与对侧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4髋(77.8%)髋臼指数获改善,髋臼前倾角改善与术前设计相符。2髋髋臼指数改善不良,1髋髋臼前倾角改善不良,1髋髋臼指数与髋臼前倾角均改善不良。按照Mckay临床功能评定标准,优10例,良8例。Severin影像学评定标准,优12例,良4例,可2例。结论基于三维CT重建的Salter骨盆截骨计算机模拟可使术者了解合适的截骨位置、截骨远端旋转角度以及截取三角骨块大小,以指导实际的截骨手术。三维重建也有利于更好的术前评估和术后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我国髋部骨折患者加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开展现状、现存问题、面临的挑战及思考进行综述, 系统阐述了我国髋部骨折患者ERAS护理方案、护理路径及质量评价标准现状。针对我国髋部骨折患者实施ERAS护理存在起步差异化、临床实行难度较大、质量评价体系尚未完善等挑战, 提出聚焦国家政策、规范基本服务内容、优化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治疗和护理流程、加强ERAS护理队伍建设、实行全周期流程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