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12篇
  免费   724篇
  国内免费   150篇
耳鼻咽喉   323篇
儿科学   64篇
妇产科学   36篇
基础医学   277篇
口腔科学   180篇
临床医学   1979篇
内科学   179篇
皮肤病学   70篇
神经病学   393篇
特种医学   70篇
外科学   838篇
综合类   3076篇
预防医学   1678篇
眼科学   45篇
药学   300篇
  3篇
中国医学   510篇
肿瘤学   16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66篇
  2020年   215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89篇
  2016年   229篇
  2015年   187篇
  2014年   400篇
  2013年   374篇
  2012年   411篇
  2011年   583篇
  2010年   639篇
  2009年   630篇
  2008年   725篇
  2007年   930篇
  2006年   885篇
  2005年   948篇
  2004年   926篇
  2003年   537篇
  2002年   444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176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 研究急性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与对侧缺血皮质细胞凋亡以及 HSP70与 NF-κB表达。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与模型组。用 型胶原酶立体定位法复制出血性卒中动物模型 ,术后 1、3、7d分别进行 HE染色、TUNEL染色、HSP70与 NF-к B免疫组化反应。结果 脑出血后 1 d于血肿周围缺血半暗区可见大量坏死细胞 ,HSP70与 NF-к B表达增强 ,出血对侧皮质细胞以凋亡改变为主 ,均于 3 d达高峰 ,7d仍有升高。结论 急性脑出血大鼠的缺血性损害于双侧均可见到 ,以血肿侧严重 ,损伤于 3 d达高峰 ,7d持续存在 ,脑出血后的继发性损害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42.
56例重症药疹临床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重症药疹的致病药物,临床特征及疗效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56例重症药疹患者临床资料,并与同期住院148例非重症药疹患者进行比较.结果56例重症药疹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剂量相当于强的松量(1.81±0.98)mg/(kg@d),治愈率为82.7%.致敏药物,黏膜损害、并发症发生率,糖皮质激素治疗剂量及治愈率与非重症药疹患者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重症药疹致病药物最常见的是解热镇痛药,其黏膜损害、并发症发生率高,早期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3.
慢性高血压脑卒中中西医结合分型分期治疗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卒中不是单一疾病,而是一组包括不同病因疾病(具有不同病理基础)的总称,其表现为不同临床类型、不同严重程度及临床转归的综合征.脑卒中发生后有一个发生进展的动态过程,临床上可以划分为不同病期,有相应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在治疗上必然各有其侧重点,须实行"辩证论治"分型分期的个体化治疗原则.然而,目前临床实践中分型分期治疗缺乏精确简便实用的客观标准,具体实施存在诸多困难.笔者对此问题有如下认识: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脑内核因子 —κB(NF—κB)p6 5及IκBα表达的变化及脑溢安对其影响。方法 95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脑溢安组。Ⅶ型胶原酶立体定位法建立脑出血模型 ,术后 3h、6h、1 2h、1d、4d、7d分别观察NF—κBp6 5和IκBα免疫组织化学的变化。结果模型组术后 3h即可见NF—κBp6 5和IκBα表达增强 ,1d后显著增多 ,4d达高峰 ,7d迅速下降。脑溢安组表达规律与模型组一致 ,但与模型组比较能明显降低NF—κBp6 5的表达和增加IκBα的表达 (P <0 .0 1 )。结论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脑内NF—κBp6 5和IκBα表达增强 ,脑溢安对其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5.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其症状视异物的部位、大小、性质和引起的并发症不同而异。我科2001年5月-2006年2月共收治326例支气管异物患儿,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收到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6.
胰腺假性囊肿的外科治疗:附89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胰腺假性囊肿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湘雅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89例胰腺假性囊肿临床资料,根据囊肿部位、形成时间及囊壁厚度,采用非手术治疗20例,经皮囊肿穿刺引流7例,开腹手术62例(外引流8例、内引流45例、囊肿切除9例)。结果: 全组无死亡病例,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9%,随访3个月至5年,复发率5.6%。结论:胰腺假性囊肿的治疗宜根据情况采用不同方式,非手术治疗适于无并发症者;急诊手术应选择外引流;囊壁成熟者,选择内引流术疗效好。  相似文献   
47.
月经过多是妇科常见症状 ,传统的治疗方法是以缓解症状为主的药物治疗和刮宫术 ,虽有近期疗效 ,但远期治疗效果不理想。一旦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者 ,只能行子宫切除术 ,且子宫切除术后病率仍高达4 0 % [1] 。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 (EMA)是目前治疗月经过多的新技术之一 ,本院采用EMA治疗 33例难治性月经过多患者 ,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研究对象  2 0 0 1年 3~ 11月本院应用微波宫内膜去除仪治疗月经过多患者 33例 ,均符合以下标准 :①已婚妇女无生育要求 ;②月经过多 (每次月经用卫生巾均 >2 6片 ) ;③继发性贫血中度以…  相似文献   
48.
内固定与非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对比研究单纯植骨和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的疗效,探讨胸腰段结桉外科治疗中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的可行性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单纯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25例,植骨内固定治疗21例,对比观察术后植骨融合、畸形矫正及结核病灶愈合情况。结果 平均随访2年2个月,43倒患者获访,两组患者脊柱结核均治愈,植骨全部骨性融合。内固定组融合时间短,畸形矫正效果好,无明显矫正角丢失,优良率95%,非内固定组73.9%。结论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既可彻底清除痛灶、矫形.并能重建脊柱的即刻稳定性.其疗效的优良率明显高干非内固定组。  相似文献   
49.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TNF-α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TNF -α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用放免法测定 3 8例非肥胖型 2型糖尿病患者及 3 0例正常人的血浆TNF -α浓度 ,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和体重指数 (BMI) ,并将血浆TNF -α分别与ISI、BMI做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TNF -α水平为 3 0 79± 6 64fmol/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0 5 ) ;糖尿病组ISI为 -5 64±0 3 5 ,而正常对照组为 -4 0 4± 0 43 ,二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TNF -α水平与ISI的相关系数为 -0 67(P <0 0 0 5 ) ,呈显著负相关 ;在女性患者 ,血浆TNF -α水平与BMI呈显著正相关 ,直线回归方程为Y =1 2 19X +2 40 6,r =0 68(P<0 0 0 5 )。结论 非肥胖型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 ;非肥胖型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TNF -α水平升高 ,并可间接反映胰岛素抵抗程度  相似文献   
50.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HNDC)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之一,2型糖尿病多发,许多病人病前无糖尿病病史而以其他症状首发[1],因此易被误诊、漏诊.本文分析1990-2001年我院27例HNDC患者的临床资料,讨论诊治的经验与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