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56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 探讨顺皮纹小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60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根据切口不同分为微创组(29例,采用顺皮纹小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和传统组(31例,采用传统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记录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情况、锁骨上神经损伤情况。采用温哥华瘢痕评分评价术后瘢痕情况,问卷调查患者对术后瘢痕外形的满意度,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上肢功能障碍(DASH)评分分别评价肩关节、上肢总体功能。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切口总长度、术中出血量微创组短(少)于传统组(P<0.05),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锁骨上神经损伤发生率微创组低于传统组(P<0.05)。术后1年,Constant-Murley评分、DASH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温哥华瘢痕评分、患者瘢痕外形满意率微创组均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 顺皮纹小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术后瘢痕不明显、锁骨上神经损伤率低等优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2.
从延续性照护模式的概念与内涵、延续性照护在脑卒中患者中的研究现状、延续性照护效果评价指标对延续性照护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提出了现阶段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临床照护提供参考,为今后构建统一、有效的延续性照护模式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123.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对失血性休克复苏模型小鼠认知功能及星形胶质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 48只SPF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n=12):假手术对照组(C组)、失血性休克复苏组(H组)、失血性休克复苏+淫羊藿苷组(HI组)和失血性休克复苏+淫羊藿苷+SSK1组[HIS组, 其中SSK1为p38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p38MAPK)磷酸化激动剂]。H、HI和HIS组小鼠通过股静脉放血回输法建立失血性休克复苏模型;HI和HIS组在复苏第2天行淫羊藿苷(10 mg/kg)灌胃, 连续7 d;C组和H组仅向小鼠灌胃含二甲基亚砜的等量0.9%氯化钠溶液。HIS组小鼠在复苏第2天行SSK1(0.5 mg/kg)腹腔注射, 连续7 d;C、H和HI组仅向腹腔注射含二甲亚砜的等量0.9%氯化钠溶液。于术后15 d, 采用新物体识别实验和恐惧条件实验评价小鼠认知功能。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小鼠海马区神经元特异标记蛋白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2, MAP2)及焦亡神经胶质细胞特异蛋白并计算海马CA1区神经元含量及星形胶质细胞焦亡...  相似文献   
124.
目的探讨冠心病药物涂层支架置入患者行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的抗栓治疗策略。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因冠心病置入药物涂层支架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期间因外科疾病需手术治疗的16例患者,术前3~5 d停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应用替罗非班0.1μg/(kg.min)持续泵入,术前8 h停用替罗非班,外科手术后若无明显出血情况,在术后24~48 h恢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观察围手术期及3个月随访期主要心血管事件以及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16例患者围手术期未发生心血管事件,未发生大出血事件,发生轻微出血2例。结论药物涂层支架置入术后近期行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血小板表面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代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是有效和安全的。但本研究的例数偏少,有必要进行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25.
背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全球范围蔓延,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有研究报道COVID-19可导致血栓性疾病,而脑卒中与血栓事件密切相关。目的 评估COVID-19对脑卒中患者病死率的影响,并对其可能机制进行探讨,从而为合并COVID-19的脑卒中患者的科学防治提供可靠的临床理论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收集关于COVID-19对脑卒中患者病死率影响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为2019年12月至2022年1月。2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估。采用Meta分析评价COVID-19对脑卒中患者病死率的影响,采用漏斗图评价文献发表偏倚。结果 共纳入18篇文献,12篇文献质量为高质量,6篇文献质量为中等质量。Meta分析结果显示,合并COVID-19的脑卒中患者病死率、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高于未合并COVID-19的脑卒中...  相似文献   
126.
妊娠期代谢综合征(gestational metabolic syndrome,GMS)是妊娠期发生的体质量、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基础血压升高等多重代谢异常聚集的一组症候群。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GMS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如:妊娠期糖尿病(GDM)、子痫前期、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等,严重威胁母婴健康。目前对于GMS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诊断标准及危险因素,对于其发生发展的具体机制及防治策略,缺乏进一步研究。内脂素是一种主要由内脏脂肪组织表达和分泌的脂肪细胞因子,在糖脂代谢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可参与胰岛素抵抗、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过程,并与动脉粥样硬化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关系密切。最近研究表明,内脂素与GMS的发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7.
张强  王佳昱  刘山  秦雪娇  董艳红 《临床荟萃》2020,35(11):1042-1044
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 PSD)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钝和运动抑制等临床症状。经颅磁刺激是一种通过无创刺激而影响大脑兴奋性的一种新型康复手段。本文对重复经颅磁刺激应用于PSD康复的机制、疗效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8.
目的 探讨Omi/HtrA2与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临床病理生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 Vinsion system法检测40例食管鳞癌组织、40例癌旁组织及13例食管良性病变黏膜组织中Omi/HtrA2的表达.结果 Omi/HtrA2的阳性表达率在食管癌组织中为70.00%,癌旁组织Omi/HtrA2为27.50%,食管良性病组织为23.08% (P <0.05);在中高分化癌中表达阳性率为83.33%,低分化癌中表达阳性率50.00% (P <0.05);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为88.23%,有淋巴结转移组为56.52% (P<0.05) Omi/HtrA2阳性表达组5年生存率为47.8%,阴性表达组为15.0%(P<0.05). 结论 Omi/HtrA2可能作为促癌基因参与了食管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9.
肺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E)是由于内源性和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常见于静脉系统血栓或者其他性质的栓子(如气体、羊水、脂肪),顺血流堵塞肺动脉。其发病率高、误诊率高、病死率高、但可治愈的急重病之一。急性肺栓塞病人常表现不均匀,所以选择一种最理想的检查方法常常非常困难。根据最近的诊疗指南,急性肺栓塞的病人治疗方法的选择必须建立在患者死亡风险的评估之上。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共收治肿栓塞(PE)患者48例心电图特点,以期为PE提供一种简便易行的辅助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30.
枳实陷胸方合电针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7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枳实陷胸方合电针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弦将符合纳人标准的153例患者按分层随机法分为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75例,治疗组予枳实陷胸方合电针治疗,对照组予奥美拉唑合吗丁啉口服,两组均治疗30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胃镜、病理学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为80.00%;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症状积分均明显减少(P〈0.05),对照组反酸烧心、胃脘灼热嘈杂症状积分下降明显(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胸痛连及两胁、口苦口干、大便不爽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胃镜下黏膜状况积分明显减少(P〈0.05),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除上皮细胞层内炎细胞浸润外,其余各项病理积分均明显减少(P〈0.05),对照组上皮细胞层内炎细胞浸润、黏膜糜烂、溃疡形成积分减少(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鳞状上皮增生、黏膜固有层乳头延伸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枳实陷胸方合电针对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