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44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101篇
预防医学   34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110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21.
目的:探索低位上颌窦患者多后牙连续缺失,倾斜种植体修复的效果。方法:上颌前磨牙和磨牙或单纯磨牙3~5个单位连续缺失4例共5侧,在上颌窦前后方呈倒"八字"倾斜植入种植体11枚,固定桥修复。结果 :随访期最短18个月,最长66个月,平均29个月,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健康,无明显骨吸收。结论:多牙倾斜种植,可作为低位上颌窦患者骨量不足问题的解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2.
目的:由于颈胸部神经母细胞瘤其独特的位置致手术空间局限,加上肿瘤常常包绕血管,使手术操作困难而具有挑战性。本研究探讨以“活板门”前开胸手术法切除颈胸神经母细胞瘤的方法。方法对10例以“活板门”前开胸手术处理的颈胸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经一期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例中,男6例,女4例,手术时年龄4个月至7岁10个月(平均3岁8个月)。5例行左侧开胸手术。临床分期[国际神经母细胞瘤分期系统(INSS)]:Ⅰ期(2例),Ⅱ期(1例),Ⅲ期(1例),Ⅳ期(5例),ⅣS期(1例)。6例术前接受化疗,其中1例手术前接受局部放疗。一期肉眼完全切除率100%。术后并发症包括霍纳氏综合征10例,膈神经麻痹1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中位随访时间为4.3(0.1~7.4)年。结论通过“活板门”前开胸手术方法切除儿童颈胸神经母细胞瘤,能够显著提高一期手术完全切除率,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3.
当今牙科学科发展及临床进展迅猛,新材料及新技术的不断出现让修复学尤其是美学性修复的领域有了极大暴涨性成长。经典的树脂美容修复是众多牙科医生修复牙体缺损微创方式中的首选。然而随着树脂材料本身的发展.对于材料的选用、修复牙位的范围、修复方式及具体技巧的变化,许多医生无法具悉其详。  相似文献   
24.
鼻腔(包括鼻窦)是上呼吸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黏膜表层由假复层柱状上皮组成.鼻腔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学功能,例如对吸入气体的过滤、加温、加湿等.位于鼻腔顶部的嗅区上皮还具有重要的嗅觉功能,这也是人类识别周围环境和保护人体不受外界危险物质侵袭的重要防御机能之一.鼻腔黏膜上皮作为人体与外界接触的第一道生理和免疫学屏障,能够清除空气中绝大多数的颗粒,其中不乏大量的污染物质、致病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真菌)和过敏原等,因此发生于鼻腔的鼻炎(过敏性或感染性),鼻-鼻窦炎及其相关的合并症等都是全球性常见病和高发病.在过去的10~20年间,随着医学科学技术和科研工作的深入和发展,我们对鼻部常见疾病的免疫和病理生理学机制的理解有了很大提高,为改善现有的诊疗技术和研发更有效的治疗鼻部和相关呼吸道疾病的新疗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随着气象、环境(污染)、易感人群等外因的变化,上呼吸道疾病在流行病学、病种等方面呈现出诸多新特征,我们在基础和临床科研工作中应重新认识该疾病,以便更有效地对该疾病进行预防、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5.
新加坡被《华盛顿邮报》盛赞为“世界上唯一实现全民医疗覆盖,并且花销比率仅为美国1/5的富裕国家”。  相似文献   
26.
针灸配合整脊手法治疗颈性偏头痛4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治疗颈性偏头痛的有效方法。方法:77例颈性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灸配合手法整脊)和对照组(单纯针灸),采用临床症状、体征等指标评价,并于2个疗程后对2组治疗前、后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69.5%,对照组痊愈率为38.7%。2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表明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疼痛指数测定显示,治疗后治疗组的即时及48h疼痛指数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疼痛缓解所需治疗次数也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针灸配合手法整脊治疗颈性偏头痛具有治愈率高、疗效显著、疗程短等特点。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其受体CCR2在骨髓基质细胞(MSC)体内、外迁移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纯化大鼠MSC,取第五代MSC行免疫荧光鉴定;免疫组化、RT-PCR检测纯化MSC表达CCR2情况;Boyden小室法检测趋化因子MCP-1(5~500ng/mL)对MSC的趋化迁移作用及其特异性。42只成年大鼠用于体内研究(脊髓全横断组24只,假手术组9只,正常大鼠9只),分别于术后1,3,7.14d取材,行免疫组化检测MCP-1表达,或行MCP-1的Real-timePCR定量分析,或颈内静脉注射荧光标记的MSC,观察MSC向脊髓迁移情况。【结果】第5代MSC都表达间充质干细胞标记物Vimentin、Laminin及Fibronectin;细胞免疫荧光、RT-PCR证实MSC表达趋化因子受体CCR2;MCP-1(5~500ng/mL)体外可趋化MSC迁移(P〈0.05),抗MCP-1抗体可对抗其趋化迁移作用(P〈0.05)。脊髓全横断组、对照组脊髓均表达MCP-1,但细胞分布、染色存在差异。影响MCP-1定量。脊髓损伤后趋化因子MCP-1RNA在1d、3d及7d较对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d时MCP-1 RNA与正常对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随其变化,脊髓损伤区迁移MSC较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P-1体内、外可趋化MSC迁移.MCP-1/CCR2通路参与MSC向脊髓全横断损伤区的迁移。  相似文献   
28.
局部中晚期食管癌的多学科整合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虽然手术是局限性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初诊时可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患者仅占总数的30%~40%,且根治手术后患者5年总生存率仅为15%~20%;放射治疗是食管癌的另一种局部治疗手段,但仅接受单一放疗的局限性食管癌患者预后不佳.手术、放疗与化疗的联合应用目前被认为是提高食管癌根治疗效的重要途径.本文总结并分析了近年来局限性食管癌的多学科整合治疗的方法及疗效,并根据多项Ⅲ期临床研究及荟萃分析的结果提供以下治疗建议:临床Ⅰ期、ⅡA期的食管癌推荐直接给予根治性手术(除颈段食管癌);局部中晚期食管癌可考虑同期诱导放化疗后行根治性手术.以顺铂为基础的同期放化疗目前是无法手术的局部中晚期食管癌的推荐治疗手段.对已接受手术但肿瘤未被完全切除或手术切缘阳性者,应予以根治剂量的辅助同期放化疗.  相似文献   
29.
目的:以糖尿病双生子为模型,进行六纲(寒、热、表、里、虚、实)及脏腑辨证,以病证结合的方法探索糖尿病不同发展阶段中医证型分布特征及其与微观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首先,卵型鉴定处于患糖尿病不同发展阶段的双生子对;其次,采用158项的六纲调查量表和68项的肾虚量表评分不同时间段的肾虚证候;最后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这对单卵双生子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谱,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大双与小双这对双生子的六纲症状和肾虚证候积分存在着明显差异,小双的积分是大双的1.5~3倍。基因芯片结果发现有19条基因的表达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与细胞生理程序、新陈代谢相关的基因表达均出现下调。讨论:双生子的病与证、宏观与微观结合研究是可行性的,双生子糖尿病与中医肾虚证具有相关性。基因芯片结果提示糖尿病肾虚证的发生与新陈代谢、细胞生理程序功能相关基因表达异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0.
近年来随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前列腺癌普查中的应用日益普及,一些欧美国家的绝大多数前列腺癌患者在发病早期即被确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