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2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71.
目的:探讨维格列汀联用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自身抗体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维格列汀。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水平、胰岛功能及自身抗体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FPG、Hb Alc、胰岛素水平和血清C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GADA,ICA,IAA,IA-2A阳性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格列汀联用二甲双胍可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改善胰岛功能,有效降低自身抗体阳性率。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糖尿病糖基化终末产物( AGEs)对肠道L细胞株GLUTag细胞凋亡及胰高血糖素肽-1( GLP-1)分泌水平的影响。方法200μg/mL AGEs分别作用GLUTag细胞0、12、24、48 h,采用AnnexinⅤ-FITC/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利用ELISA检测GLUTag细胞GLP-1分泌水平。实验分5组:空白对照组不加入干预因素,仅培养于DMEM低糖培养基中;BSA对照组培养于加入BSA的DMEM低糖培养基中;AGEs 100μg/mL组培养于100μg/mL AGEs浓度的DMEM低糖培养基中;AGEs 200μg/mL组培养于200μg/mL AGEs浓度的DMEM低糖培养基中;AGEs 300μg/mL组培养于300μg/mL AGEs浓度的DMEM低糖培养基中,分别作用细胞24 h。采用AnnexinⅤ-FITC/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利用ELISA检测GLUTag细胞GLP-1分泌水平。结果各组细胞经药物干预24 h后,100、200、300μg/mL AGEs组的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BSA对照组( P=0.000);且300μg/mL AGEs组的细胞凋亡率最高(P<0.05),100、200、300μg/mL AGEs组的细胞分泌GLP-1浓度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BSA对照组(P=0.000),且300μg/mL AGEs组最低(P<0.05)。200μg/mL AGEs作用12、24、48 h后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BSA对照组(P=0.000),且作用48 h组凋亡率最高(P=0.000);200μg/mL AGEs作用12、24、48 h后的细胞分泌GLP-1浓度均显著低于BSA对照组(P=0.000);且作用48 h最低(P<0.05)。结论肠道L细胞株GLUTag细胞的凋亡在相同作用时间下随着AGEs的浓度升高而增多,且在相同剂量下随着AGEs的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多。 AGEs可呈剂量、时间依赖性诱导肠道L细胞凋亡,并显著降低L细胞分泌GLP-1的能力。  相似文献   
73.
目的动态监测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分离纯化人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探讨AngⅡ1型受体(AT1受体)阻滞剂氯沙坦(Losartan)预处理对AngⅡ致人胰岛B细胞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2006年3月至10月,对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提供的成人尸体供胰进行人胰岛细胞的培养,并以AngⅡ及氯沙坦作用于分离纯化的人胰岛细胞,检测胰岛B细胞内游离Ca2 及钙调素(CaM)的波动情况;以胰岛灌流实验,绘制胰岛素动态分泌曲线。结果AngⅡ对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呈先升后降双向性,AngⅡ使胰岛B细胞内游离Ca2 浓度升高,此作用可被氯沙坦所逆转。AngⅡ对细胞内CaM无明显影响。结论AngⅡ通过与胰岛B细胞表面AT1受体结合,使细胞内游离Ca2 波动,导致胰岛B细胞功能损伤,氯沙坦预处理通过抑制钙超载,保护AngⅡ致人胰岛B细胞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ngiotensin l converting enzyme 2,ACE2) 基因A9570G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及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广东地区无血缘关系的T2DM患者共358例,其中84例并发DMC,所有病人按是否并发DMC分为DMC组和DM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检测ACE2基因A9570G多态性,并结合临床、生化指标及超声心动图参数进行分析.结果在男性,对照组和T2DM组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2,P=0.964),但DCM组G等位基因频率/G基因型分布高于对照组及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9,P=0.036,χ2=6.105,P=0.013).在女性,三组间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7,P=0.981及χ2=0.890,P=0.926).根据不同基因型对DMC组患者进行亚组分析发现,男性G基因型患者反映心脏早期舒张功能的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d)值明显高于A等位基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3,P=0.029);女性则未观察到这种差异(F=1.156,P=0.324).结论 ACE2基因A9750G多态性可能与男性T2DM并发DCM的遗传易感性相关,并且与其早期舒张功能不全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5.
目的 观察小剂量地塞米松对生长期小鼠骨微结构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24只4周龄雌性小鼠随机分两组(n=12):地塞米松组(DEX,1mg/kg,肌肉注射,2次/周),对照组。4w后处死小鼠,检测血清Ⅰ型前胶原N端肽(PINP)和骨Ⅰ型胶原交联C端肽(β-CTX)蛋白的表达水平;检测胫骨干骺端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 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表达;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方法检测破骨细胞;一侧胫骨行显微CT扫描分析。结果 DEX组小鼠胫表观骨密度和骨体积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骨小梁数量高于对照组,结构模型指数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DEX组小鼠血清PINP及β-CTX浓度显著下降(P<0.05)。DEX组小鼠胫骨干骺端OPG表达明显增多,而RANKL表达无明显变化,相对于对照组,OPG/RANKL比值升高。TRAP染色示DEX组小鼠胫骨干骺端破骨细胞数量较对照组减少。结论 小剂量地塞米松间断给药可能通过上调OPG/RANKL比率维持生长期小鼠骨量。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比较体重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 WHR)、腰围身高比(WHtR)对预测2型糖尿病(T2DM)、高血压及血脂异常风险的效果,筛选最佳肥胖评定指标,寻求早期临床干预的切点.方法 对广州市海珠区650名45岁以上未诊断过T2DM的常住居民进行调查,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4种肥胖指标对疾病的预测效果.结果 4种肥胖指标预测T2DM、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最佳切点分别为,男性BMI 23.63、23.63和23.32 kg/m2,WC 84.50、84.50和78.50 cm,WHR 0.888 3、0.8405和0.873 1,WHtR 0.498 5、0.494 0和0.461 3,女性BMI 23.47、25.00和24.12 kg/m2,WC 76.75、81.50和77.50 cm,WHR0.822 9、0.834 1和0.804 2,WHtR 0.496 9、0.527 8和0.456 0.女性人群中4种指标预测T2DM的曲线下面积(AUC)无显著差异.BMI在预测男性T2DM、高血压、血脂异常及女性高血压时的AUC明显小于其他肥胖指标(P<0.05).结论 广州社区中老年人群中中心性肥胖指标较全身性肥胖指标与代谢综合征亚组的关系更加密切,针对不同性别、年龄和生理状态的人群采用适合的诊断切点或将肥胖指标整合利用,能够有效提高其对疾病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7.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是由蛋白质经非酶催化的Maillard反应所形成,糖尿病时AGEs的形成和积累加速.AGEs与其受体(RAGE)结合后,引起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继而导致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功能改变;同时AGEs与骨基质中胶原蛋白交联还可使骨强度下降,是造成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检测血清及尿液中的AGEs成分,可作为评估糖尿病患者骨折发生风险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78.
目的 评估采用多参数追加建议的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系统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探讨多参数追加建议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2年5月至2013年7月,将来自国内三甲综合医院内分泌病房的158例糖尿病患者,按2∶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3组:多参数追加建议的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BA-CSⅡ)组、普通的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O-CSⅡ)组和每日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DI)组,用χ^2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H检验比较3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的血糖控制情况、不良事件及胰岛素用量的差异.结果 BA-CSⅡ组患者的餐后血糖达标率为78.1% (50/64),显著高于CO-CSⅡ组[52.3% (23/44),χ^2=7.955,P<0.05]和MDI组[50.0%(18/36),χ^2=8.375,P<0.05],且出院时的餐后血糖水平显著低于CO-CSⅡ组[(7.8±2.0)比(9.1±2.8) mmol/L,Z=-2.301,P<0.05]和MDI组[(7.8±2.0)比(9.1 ±2.2)mmol/L,Z=-2.920,P<0.05].BA-CSⅡ组患者的低血糖(≤3.9 mmol/L)发生率和高血糖(≥10 mmol/L)人均发生频次均少于其他两组(P>0.05).3组患者住院期间的日平均胰岛素用量,BA-CSⅡ组低于MDI组[(44±17)比(56±27)U,P>0.05],CO-CSⅡ组显著低于MDI组[(39±12)比(56±27)U,Z=-2.690,P<0.05].与人院日相比,BA-CSⅡ组及CO-CSⅡ组患者出院日的胰岛素用量减少,而MDI组用量增加,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采用多参数追加建议的CSⅡ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有利于餐后血糖达标,且不会增加胰岛素用量,同时有利于减少血糖波动.对于糖尿病住院患者,多参数追加建议的CSⅡ治疗方式能更安全有效地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79.
患者,女, 23 岁,因全身反复乏力、纳差伴心悸 2 周于 2016 年 2 月19日入院. 患者2 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述症状,夜尿3~5 次/d,偶有便秘,体重无明显变化. 至当地医院查生化示血钾1.95 mmol/L,氯化物93.3 mmol,无机磷 0.87 mmol/L;尿钾80.16 mmol/24 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26.07 pg/mL;醛固酮 (卧位) 319.83 pg/mL,醛固酮(立位) 628.72 pg/mL;皮质醇昼夜节律大致正常;甲状腺功能3 项正常;肾上腺 CT 平扫增强示双侧肾上腺未见异常,双肾多发囊肿,左肾小结石;心电图、胸片、肝胆胰彩超未见明显异常;予口服及静脉补钾、补充氯化钠治疗后,复查血钾2.36 mmol/L,遂至我院门诊以"低钾血症待查"收住院. 患者未婚,近3年来月经周期延长至50~60 d,持续5 d,量少,无明显痛经. 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  相似文献   
80.
背景:间歇性高糖可阻滞胰岛β细胞生长,增加β细胞的凋亡,但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 目的:观察间歇性高糖对大鼠胰岛素细胞增殖、凋亡及对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 方法:实验对大鼠胰岛素细胞进行培养,分为正常糖对照组,恒定性高糖组和间歇性高糖组,分别含葡萄糖5.5,30,30和5.5 mmol/L间歇换液。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Annexin-V/PI双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应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lin D1的表达水平。 结果与结论:与正常糖对照组相比,恒定性高糖组及间歇性高糖组均明显抑制大鼠胰岛素细胞细胞的生长(P < 0.01),增加大鼠胰岛素细胞的凋亡(P < 0.01),明显抑制细胞周期进程,使大鼠胰岛素细胞的细胞周期更多滞留在G0/G1期(P < 0.01),能显著减弱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lin D1的表达( < 0.01)。与恒定性高糖组相比,间歇性高糖以上各指标作用均更显著( < 0.01)。结果证实,间歇性高糖能够抑制大鼠胰岛素细胞的生长,增殖和诱导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Cyclin D1的活性,使细胞阻滞在G0/G1期,抑制细胞周期进程,从而减弱细胞的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