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5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61篇
耳鼻咽喉   6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300篇
内科学   174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319篇
综合类   99篇
预防医学   183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77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研究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在原发性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10例临床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性心脏病住院患者,进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析其心肌缺血、心室功能情况及冠状动脉血流情况,对心肌缺血与冠状动脉血流灌注情况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0例表现为可逆性心肌缺血,3例表现为不可逆性心肌缺血,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缺血患者中31例阳性显像(血管狭窄程度≥50%),32例阴性显像,且二者缺血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可以显示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992.
背景:目前临床使用的小口径(<6 mm)人工血管因生物相容性差、远期通畅率低,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学术界一直致力于寻找具有正常血管生物学功能的血管代用品,组织工程血管的构建与功能研究已成为目前热门研究课题.目的:将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脱细-胞血管支架动态复合培养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血管,通过体内移植实验,探讨该组织工程血管的组织相容性及通畅率.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实验,细胞学、组织病理学观察,于2006-01/2008-06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实验室完成.材料:通过去污剂-酶消化法制备兔腹主动脉脱细胞支架;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分离培养法,分离扩增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扩增后的干细胞静态种植于脱细胞支架后置于生物反应器中动态培养构建组织工程血管.方法:60只兔随机均分为3组,剪取一段腹主动脉长约1.0 cm,再将移植血管以8/0聚丙烯线间断外翻吻合到腹主动脉上.组织工程血管组:受体为对应抽取骨髓干细胞的实验兔,以组织工程血管为移植血管;脱细胞血管支架组:以脱细胞处理的同种异体腹主动脉为移植血管;同种异体血管组:以同种异体新鲜腹主动脉作为移植血管.主要观察指标:对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免疫组化鉴定;血管移植后3个月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病理切片、扫描电镜等观察移植效果.结果: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培养8 d后形成漩涡状排列,免疫组化结果符合间充质干细胞表型特征:将间充质干细胞与脱细胞支架置于生物反应器培养12 d后,种子细胞在血管腔内黏附生长;血管移植3个月后,组织工程血管组、脱细胞血管支架组通畅率分别为90%,80%,均优于同种异体血管组(25%).移植3个月后苏木精一伊红染色及扫描电镜结果显示,组织工程血管组形成清晰的内、中、外膜3层结构,形态接近正常动脉,内皮细胞覆盖完整;脱细胞血管支架组血管内表面内皮细胞覆盖不完整,伴有附擘血栓形成,内膜轻度增生,伴炎性细胞浸润:同种异体血管组内膜极度增厚、坏死,管腔明显狭窄,伴不同程度的血栓机化.结论:将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脱细胞血管支架上,可获得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通畅率的生物人工血管.  相似文献   
993.
背景:钠依赖二羧酸转运蛋白参与能量代谢,对细胞衰老可能有影响,但其促进细胞衰老的机制不清.目的:通过细胞周期和周期蛋白的测定探讨二羧酸转运蛋白(hNaDC3)促进细胞衰老的可能机制.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实验于2007-12/2008-05在南京市鼓楼医院完成.材料:WI-38细胞为ATCC公司产品;pLNCX2反转录病毒载体、正义载体PLNCX2-hNaDC3和反义载体PLNCX2-AshNaDC3为Clontech公司产品.方法:在已构建的反转录病毒载体基础上,使用含有hNaDC3基因的反转录病毒液将hNaDC3基因导入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WI-38)中,并获得表达,通过细胞周期、P16的检测以观察其对细胞衰老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①WI-38细胞hNaDC3整合和表达.②hNaDC3转导致WI-38细胞形态和传代数的改变.③细胞周期变化.④细胞周期蛋白P16的表达.结果:Northern blot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WI-38/hNaDC3细胞在基因和蛋白水平均有hNaDC3的表达,WI-38/As hNaDC3细胞有hNaDC3 mRNA整合而无蛋白表达.与对照细胞相比,hNaDC3基因导入后,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形态呈衰老细胞样变化,细胞传代数减少8~12代,生长速率降低,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细胞周期蛋白P16的表达增高.结论:hNaDC3可能通过增高P16表达促进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的衰老.  相似文献   
994.
嗅鞘细胞条件培养液中神经生长因子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背景:近年研究证实嗅鞘细胞具有支持和促进多种神经元存活和轴突再生的作用,与其分泌的神经营养活性物质相关,如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神经营养活性物质在维持神经元存活、生长以及损伤后修复与再生方面的作用值得关注.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是否在嗅鞘细胞条件培养液的神经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对照观察,于2006-0112007-03在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实验室完成.材料:成年SD大鼠30只用于嗅鞘细胞培养,出生24 h内的SD乳鼠60只用于脑海马神经元培养.方法:采用差速贴壁法纯化大鼠嗅鞘细胞,添加Forskolin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细胞增殖,培养至10 d,取生长状态良好的细胞,按1 × 109L-1密度接种,待细胞贴壁后加入含B27的Neurobasal培养基,48 h后收集上清液.待所有嗅鞘细胞条件培养液收集完毕后,将其混合,低温离心后收集浓缩的嗅鞘细胞条件培养液,-80℃保存备用.取体外分离 培养的乳鼠脑海马神经元,设立正常组、谷氨酸损伤模型组、嗅鞘细胞条件培养液组、抗神经生长因子抗体+嗅鞘细胞条件培养液组.主要观察指标:海马神经元活性,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浓度,神经元凋亡率.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其余3组神经元活性均明显下降(P<0.05或0.01);与谷氨酸损伤模型组比较,嗅鞘细胞条件培养液组、抗神经生长因子抗体+嗅鞘细胞条件培养液组神经元活性均明显增高(P<0.01或0.05),且前者升高幅度大于后者(F=5.85,P<0.05).与正常组比较.其余3组乳酸脱氢酶浓度及神经元凋亡率均明最增高(P<0.05或0.01);与谷氨酸损伤模型组比较,嗅鞘细胞条件培养液组、抗神经生长因子抗体+嗅鞘细胞条件培养液组乳酸脱氢酶浓度及神经元凋亡率均明显下降(P<0.01或0.05),且前者下降幅度大于后者(F=5.04,F=5.16,P<0.05).结论:嗅鞘细胞条件培养液可提高损伤海马神经元活性,抑制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释放和神经元凋亡;消除神经生长因子后,以上保护作用减弱,提示嗅鞘细胞条件培养液中存在多种营养物质共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尤以神经生长因子为重.  相似文献   
995.
5-FU相关的药物疗效及毒性预测分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相似文献   
996.
沈敏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1):2717-2717
胎儿娩出24h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产后大出血是产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出血可以引起贫血、休克、肾功能衰竭、感染、垂体坏死等,对产妇身心健康造成巨大的伤害,是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因此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治产后出血是妇产科当前重要而艰巨的任务,现将我院2008—04收治的1例软产道裂伤致大出血患者在DSA下行髂内动脉栓塞术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7.
11例严重脊柱侧凸伴呼吸衰竭的护理评估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了对11例严重脊柱侧凸伴呼吸衰竭的护理评估和护理干预.护理评估的重点内容包括呼吸衰竭程度、心肺功能.术前在颅骨-重力牵引下使用BiPAP呼吸机,经面罩无创正压通气(NIPPV),进行呼吸训练,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呼吸功能,患者肺功能达到手术时的预测值35%,使严重脊柱侧凸伴呼吸衰竭患者安全接受了手术.  相似文献   
998.
1984年Cotrel和Dubousset创立脊柱侧凸发生发展三维理论,发明后路去旋转矫正技术并首次应用于临床后,使手术内固定矫治脊柱侧凸发生了突破性的进展。到90年代初CD技术在欧美已成为治疗脊柱侧凸的标准规范化手术。1997年12月~1999年1月,我们对92例脊柱侧凸患者采用后路CD矫正技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共92例(男25例,女67例)年龄11~ 29岁,平均19岁,其中特发性脊柱侧凸61例,先天性脊柱侧凸18例,神经纤维瘤病3例,合并Chiari畸形或脊髓空洞症5…  相似文献   
999.
急性四亚甲基二砜四胺中毒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报告四亚甲基二砜四胺急性中毒22例,中毒突出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癫痫样抽搐;部分严重中毒者尚有恢复期后的继发癫痫样大抽搐发作,脑电图检查显示有棘波;1例于恢复后出现短暂的精神障碍.22例全部治愈.对药物毒性、中毒机理、诊断和治疗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00.
咳嗽是患者门诊就诊的第一常见症状,在老年人中更是普遍。在众多的老年人咳嗽的病因中,药物相关性咳嗽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因为老年人常患有多种身体疾病并使用多种药物治疗,由此引起的药物相关性咳嗽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