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1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针灸治疗肥胖症由于疗效突出在临床上被广泛运用。“逆针灸”作为针灸中的“未病先防”,对疾病的预防有一定的作用。目前逆针灸防治肥胖症的疗效以及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从逆针灸的作用机制以及其与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关系着手,探讨逆针灸防治肥胖症的机制,以期为今后此方面的研究提供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52.
宋晨晓  徐爱军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5):1785-1789
目的 比较单纯糖尿病患者与糖尿病共病患者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和卫生服务利用情况。方法 本研究资料来源于2016年居民卫生服务利用行为监测中4个省份糖尿病患者的调查数据,共有517例糖尿病患者,记录其慢性病患病情况、人口学特征、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调查期间糖尿病发病情况、就医行为。结果 517例糖尿病患者中,单纯糖尿病139例(26.9%),糖尿病共病378例(73.1%)。单纯糖尿病患者与糖尿病共病患者年龄、就业状况、商业医疗保险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共病患者行动、自我照顾、平常活动、疼痛或不舒服、焦虑或抑郁无问题率小于单纯糖尿病患者,调查当日自身健康总体情况自评得分低于单纯糖尿病患者(P<0.05)。517例糖尿病患者中,有475例在调查期间发病,其中选择自我医疗或遵原医嘱持续治疗149例(31.4%,其中单纯糖尿病43例,糖尿病共病106例),选择门诊就诊326例(68.6%,其中单纯糖尿病85例,糖尿病共病241例)。门诊就诊患者中,单纯糖尿病患者就诊次数、就诊接受的服务与糖尿病共病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门诊就诊患者中,单纯糖尿病患者就诊机构类别与糖尿病共病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单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共病患者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更低;未于门诊就诊患者中,相比糖尿病共病患者,单纯糖尿病患者更加倾向于选择自我医疗治疗疾病;门诊就诊患者中,相比糖尿病共病患者,单纯糖尿病患者更加倾向于去基层医疗机构就诊。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中风1号方对急性脑出血(acut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AICH)模型大鼠的影响,探讨其初步机制。方法:采用自体尾部血液注入法复制大鼠急性脑出血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风1号方低剂量(6.75 g·kg^-1)组和中风1号方高剂量(13.5 g·kg^-1)组,连续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3天。用Longa 5级评分法评估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计算脑组织含水量;检测脑组织伊文思蓝(evans blue,EB)含量,评价血脑屏障通透性;ELISA法检测脑出血周围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24 h、72 h的Longa 5级评分,脑组织含水量,EB含量,TNF-α、IL-1β水平均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风1号方低剂量可降低模型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72 h),脑组织含水量(72 h),EB含量,TNF-α、IL-1β水平(72 h)(P<0.05,P<0.01);中风1号方高剂量组可降低模型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评分(72 h),脑组织含水量(72 h),EB含量(24 h、72 h),TNF-α、IL-1β水平(24 h、72 h)(P<0.01)。结论:中风1号方能改善急性脑出血模型大鼠神经功能损伤,减轻脑水肿,缓解血脑屏障受损,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脑组织TNF-α、IL-1β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4.
背景 目前国内外的老年人综合评估工具较多,但我国养老机构的照护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尚缺乏统一的老年人能力评估工具。目的 系统评价国内外老年人综合评估工具的信效度并结合我国国情进行分析,以选择适合我国长期照护机构老年人综合评估的工具。方法 于2018年1-6月,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以及Scopus、PubMed、Usearch、CINAHL、PsycINFO、Medline数据库中与老年人综合评估有关的文献(发表时间为2008-2018年),以获取老年人综合评估工具及相关资料。采用“基于共识选择健康测量工具的标准”(COSMIN)评估合格文献中老年人综合评估工具的方法学质量。结果 最终纳入合格文献21篇,涉及老年人综合评估工具9种,仅5种工具被汇报了信效度相关信息。根据COSMIN:国际居民长期照护评估工具(interRAI-LTCF)的内部一致性等级评定为一般,3篇文献中汇报的重测信度等级分别评定为差、一般、一般;诺丁汉健康量表(NHP)的内部一致性、重测信度等级评定为差;重庆市医院-养老机构-社区通用老年人健康综合评估量表(BGA)的效度和信度等级均被评定为差;老年人能力评估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等级评定为一般;老年人健康功能综合评价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内部效度、结构效度等级评定为差。结论 interRAI-LTCF和老年人能力评估问卷是未来值得在我国长期照护机构中进行推广的老年人综合评估工具,但仍需更多高质量的将评估工具应用于长期照护机构的研究来测量其信效度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脾虚热盛患者中医辨证及客观生物学指标与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将辨证为脾虚热盛型2型糖尿病患者45例分为脾虚及热盛两组,采集患者空腹及餐后2h静脉血,检测血清GLP-1水平,同时记录被检测者各项生命体征及相关理化指标,探讨其中的相关性及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结果:患者空腹GLP-1水平与体质量指数呈直线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辨证为热盛患者空腹及餐后2h GLP-1水平明显高于脾虚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GLP-1水平与体质量指数呈直线正相关,热盛型患者GLP-1水平明显高于脾虚型患者。  相似文献   
56.
背景 疼痛是帕金森病(PD)患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且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目前学者对PD患者发生疼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但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目的 系统评价PD患者疼痛的影响因素。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Web of Science、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有关PD患者疼痛影响因素的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04-12。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相关资料。采用美国卫生保健质量研究机构(AHRQ)编制量表和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分别对横断面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进行偏倚风险评价。对所有涉及的影响因素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采用RevMan 5.3软件对PD患者疼痛的影响因素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6项研究,总样本量为2 855例,共涉及24种影响因素。描述性分析结果可知有2项保护因素和22项危险因素;Meta分析结果可知:女性[OR=3.73,95%CI(1.75,7.96),P=0.000 7]、病程长[OR=1.35,95%...  相似文献   
57.
背景 目前,阿尔茨海默病尚无有效治愈手段,早期识别轻度认知障碍(MCI)、明确MCI预警敏感指标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目的 探究味觉识别能力下降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明确味觉识别能力下降在MCI早期识别中的价值。方法 2022年7—8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在南京市某社区招募MCI患者30例,另选取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老年人(HC)32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Beijing版(MoCA-Beijing版)、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全口味觉检查法检测受试者味觉识别能力,通过相关性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明确味觉识别能力下降在MCI早期预警中的价值。结果 两组受试者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职业性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oCA-Beijing版得分、MMSE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C组相比,MCI患者的味觉识别能力总分更低,甜、咸、苦味识别能力得分更低(P<0.05)。MCI患者的味觉识别能力总分与总...  相似文献   
5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病因为感受"戾气",发热贯穿疾病发展的全过程。发热是外感热病阳证的特有表现,根据张仲景的六经辨证,阳证可分为三阳证,即太阳证、少阳证、阳明证。太阳证为表证,阳明证为里证,少阳证为半表半里之证。新冠肺炎发病急骤,进展迅速,患者就诊时,可能处于太阳证期,表现为恶寒发热;也可能病邪直中阳明,表现为高热神昏;也可能太阳、少阳、阳明合病,表现为三阳证同时出现。临床治疗时,需针对性地进行治疗。三阳合病虽然为三阳同时发病,但治疗需各有侧重。当戾气偏重于某经时,虽然合并有他经症状,治疗时仍以受邪较重之经为主,兼顾他经。也可先解一经之邪,若他经邪气未解,再根据病势依次治疗。若患者病情较重,三阳并病,亦可三经兼顾,三阳合治。  相似文献   
59.
毕肖林  刘璇  祖强  狄留庆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1):3638-3644
载药微粒是一类应用前景广阔的定向、定位、控释给药系统载体。各种微载体给药系统在促进吸收,提高稳定性,定位、控制释放方面各有优势,如果能结合中药的特点,构建中药有效成分、有效部位、中药复方口服微载体给药系统,对中药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具有深远意义。该文主要介绍了几种可用于口服的微载体药物递送系统的特点和优势,并对其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核心力量训练联合平衡训练对老年人动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100名健康老年人,随机分为对照组(C),其中男性11名,女性14名;力量训练组(ST),其中男性11名,女性14名;平衡训练组(BT),其中男性11名,女性14名;平衡加力量训练组(SAB),其中男性12名,女性13名。训练组进行为期6周的训练:力量训练组进行核心肌力训练,平衡训练组采用动态姿态平衡仪进行平衡训练,平衡加力量组同时进行力量与平衡训练,3组均为5d/周,共6周;在训练前以及训练后均采用富尔顿高级平衡量表(FAB)及"起立-走"计时测试(TUGT)对受试者进行评估。结果:3组的FAB量表得分在训练前后均有明显差异,但平衡加力量训练组训练前后差异更加明显(P0.01);3组训练前后"起立-走"计时测试所用时间均显著降低,其中平衡训练组与平衡加力量训练组改变较为明显(P0.01)。结论:训练组在进行为期6周的训练之后动态平衡能力均有提高。但同时进行力量训练与平衡训练效果更加。FAB平衡评定量表可用于正常老年人动态平衡能力的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