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4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105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3篇
外科学   140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5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笔者于2006年11月,收治了1例外院漏诊的隐匿性髋臼骨折,报告如下. 1病例报告 患者,男,49岁,因"车祸致全身多处疼痛、活动受限21 d"入院.当地医院摄X线片示右锁骨骨折、右胫骨近端骨折,摄骨盆X线平片未见有明显的髋部骨折征象,予行右锁骨骨折、右胫骨近端骨折切开复位.出院后仍感右髋部疼痛,其他医院CT扫描示右髋臼骨折(横行加后壁骨折).笔者收治后,予股骨髁上骨牵引,全身麻醉下行右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中显示右髋臼骨折前柱骨折断端有较多纤维骨痂生长,后柱、后壁移位明显,后壁骨折块有压缩伴骨缺损,予以行内固定并行后壁骨缺损植骨治疗.  相似文献   
72.
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累及肩盂的肩胛骨骨折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探讨累及肩盂的肩胛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7年1月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的12例累及肩盂的肩胛骨骨折的疗效,记录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肩关节外展活动度,采用Neer和UCLA标准评价肩关节功能。结果10例得到平均15.2个月的随访。无表浅和深部感染,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2~16周,平均13.5周,肩关节外展90~180°,平均158°。根据Neer肩关节评分标准:优7例,满意3例。根据UCLA评分标准:优7例,良3例。结论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累及肩盂的肩胛骨骨折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3.
全膝置换术后的持续性冷冻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全膝置换手术的患者与日俱增,术后肿胀和疼痛仍未很好的解决。冷冻疗法具有悠久的历史,可以降低细胞代谢、血流速度、炎症反应、水肿、疼痛、痉挛、皮肤肌肉关节内的温度、渗透性、神经传导速度。因此,全膝置换手术后进行冷冻疗法具有广阔的前景。冷冻疗法包括冰袋、化学冰袋、可充气式臂带装置(包含冰水和具有压迫性)、制冷器和套袖连接的循环装置。运用冷冻疗法的时间从创伤后立即到伤后1 ̄3d,持续时间和频率各异。其中持续性冷冻疗法(制冷器和套袖连接的循环装置)可以较好地减轻肿胀,减少出血量及止痛药的用量,同时能改善关节活动度。持续性冷冻疗法的皮肤温度应控制在10 ̄15℃,根据敷料的厚薄适当调整机器温度。  相似文献   
74.
1神经修复时间对神经再生的影响? 神经损伤后何时进行修复,修复时间的延迟对神经感觉和运动功能的影响如何,文献报告的很少。研究表明,修复时间延迟对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要比对感觉功能恢复的影响严重得多。Scarff认为这和失神经的骨骼肌存活时间有关。通过对二战中神经损伤患者的研究发现,损伤到修复之间每延迟陇望蜀6d,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恢复能力丧失,平均为最大功能的1%;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小腿严重创伤伴骨外露缺损创面的修复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下肢严重创伤性组织缺损骨外露创面26例,应用健侧小腿隐神经营养血管交腿筋膜皮瓣进行修复,其中顺行皮瓣17例,逆行皮瓣9例,皮瓣面积12cm×26cm~6cm×16cm。结果24例皮瓣全部存活,2例皮瓣远端边缘部分皮肤坏死。术后随访6~48个月,皮瓣质地优良,肢体外形与功能恢复满意。结论隐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具有不牺牲主干血管,旋转弧度大,修复范围广,手术快捷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76.
目的报道股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静脉筋膜逆行皮瓣的手术方法和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对膝部及小腿上段皮肤软组织缺损的11例患者,应用逆行股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静脉筋膜逆行皮瓣进行修复。皮瓣面积最大25cm×12cm,最小9cm×8cm,筋膜血管蒂长4~6cm。结果皮瓣全部成活10例,另1例因静脉瘀血致皮瓣远端1/5坏死,伤口经换药4周愈合。随访6~12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受区外观及功能改善满意。结论股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静脉筋膜逆行皮瓣设计灵活,切取方便,不牺牲主要血管,血供可靠,是修复膝部及小腿上段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77.
手部复杂组织缺损的急诊显微外科修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急诊一期修复手部复杂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0年1月至2005年8月,对手部复杂组织缺损的49例,应用再植、再造、游离皮瓣或组合皮瓣技术进行急诊一期修复重建,其中手部小组织块再植与再造21例,再植组合吻合血管的皮瓣移植15例,再植同时进行再造并组合皮瓣移植8例,多指组合再造联合皮瓣移植5例。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包括股前外侧皮瓣、背阔肌皮瓣、足背皮瓣、足内侧皮瓣及足底内侧皮瓣等。结果 除1例冉植手指坏死外,其余皮瓣及再植与再造手指全部成活。创口一期愈合45例,二期愈合4例。随访6个月~3年,手部功能及修复部位外形恢复良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良率为85.7%.结论 应用显做外科技术修复手部复杂组织缺损具有疗程短、功能效果好的优点,根据缺损部位、范围以及术者的技术水平,在急诊再植与再造的同时组合不同的显微外科皮瓣或组织瓣进行一期修复,可获得理想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8.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的中期随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深静脉血栓(DVT)发生情况的中期随访结果。方法2003年7月~2004年3月对59例患者(68膝)行TKA,其中获得随访者55例(63膝)。术后1、2周使用临床症状观察、多普勒超声检查和深静脉造影评定DVT。每6个月门诊随访一次,主要进行DVT临床症状和手术侧下肢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症状严重者行深静脉造影,并对其结果加以总结。结果术后1周,静脉造影确诊为DVT者34例(61.8%)41膝;术后2周,12例血栓消失,2例血栓向近端扩散。所有患者获平均36.6个月(32~40个月)随访,术后6、12、18、24、30个月时DVT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无论围手术期是否存在DVT,中期DVT的发生率并无差异。  相似文献   
79.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比较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采用不同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方式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手术疗效及适应证。方法:应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分别采用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及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不同类型及合并症的腰椎滑脱症患者67例,比较不同术式的手术时间与出血量、手术疗效与并发症、滑脱椎体复位率与复位丢失率以及椎间隙高度。结果: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手术时间最长、出血量最多。手术总体优良率为88.71%,三种术式间无差异。所有椎体间植骨组植骨融合良好,椎间隙高度维持良好,滑脱椎体复位无丢失;12例后外侧植骨者平均复位丢失率为11.24%,2例椎弓根螺钉松动,2枚椎弓根螺钉断裂。结论:退变性腰椎滑脱者宜选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峡部裂性腰椎滑脱者宜选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腰椎滑脱翻修者宜选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加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  相似文献   
80.
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肱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肱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1998年4月~2002年10月,采用切开复位双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肱骨远端骨折24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9.4岁(65~72岁).根据AO分型,其中A型2例,B型8例,C型14例.结果术后随访13~32个月,平均28个月.根据Cassebaum评分,结果优7例、良好12例、中4例、差1例.根据Morrey-Chao评分,结果优10例(41.67%),良14例(58.33%).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0周.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肱骨远端骨折能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