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目的 探讨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是否是女性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08年9月~2010年12月因腰腿疼痛在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康复科就诊的500例女性患者资料,经X线检查判断无骨质增生232例,采用法国DMS公司生产的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L2-4)正位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记录其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症状、运动、吸烟、饮酒等影响因素;测定腰椎(L2-4)骨密度,明确是否骨质疏松(OP);用t检验及X2检验比较骨质疏松症组和非骨质疏松症组的影响因素,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象中各种可能影响骨质疏松症的因素及骨质疏松症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骨质疏松症组和非骨质疏松症组比较:体重指数、运动情况、吸烟、饮酒比例有显著差异;根据多因素分析,体重指数、吸烟是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运动与偶尔饮酒是骨质疏松症的保护因素.BMI每增加一个单位,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增加2.003(P=0.034).结论 体重指数是女性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骨质疏松症全髋关节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运动荷载作用下髋关节平均刚度情况.方法对1名患有腰痛病的中老年女性志愿者的髋关节进行双能X线扫描记录其骨密度,同时进行CT扫描成像,应用CAD造型软件minics10.1、magics1 3.0软件和abaques 6.9软件,采用四面体网格划分方法,对髋关节周围组织赋予不...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管理在腰椎键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入院的14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保守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n=71)和B组(n=71)。治疗期间B组接受常规护理,A组接受全程护理管理。比较2组在遵医行为、住院时间、生活质量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与B组相比,A组患者更易遵照医嘱活动,平均住院时间缩短,生活质量更佳,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A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B组(P <0. 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中开展全程护理管理,可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骨碎补总黄酮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腰椎、髋关节骨密度及血清骨钙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1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64例临床确诊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通过给予强骨胶囊(主要成分:骨碎补总黄酮)治疗六个月后检测并观察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骨钙素及人体骨密度的变化.研究其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骨钙素水平及骨密度影响.结果 64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及骨矿含量值均有所提高,其中腰椎(L3)骨密度T值上升2.11个单位,GT区骨密度测定值上升1.65个单位,而其骨矿含量相对变化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不同年龄分组对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骨钙素含量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血清骨钙素测定值曲线不断上升.治疗6个月后,血清骨钙素曲线水平均有所下降,(P<0.05).但血清骨钙素水平仍然高于正常人体骨钙素水平值.结论 骨碎补总黄酮可以有效提高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人体血清骨钙素水平及腰椎和髋关节骨密度.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了解吞咽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就诊于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康复医学科的脑血管意外并发吞咽障碍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吞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进行问卷调查及评分,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生活质量评价个人总分最低者为18分,最高者为49分,平均35.33分.得分最低10个条目主要分布在食物选择、心理压力及恐惧,得分最高的10个条目主要分布在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和食欲.经相关性分析吞咽评分及进食方式与患者生活质量相关度最高.结论 障碍程度及进食方式是影响吞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综合治疗周围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对48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的发病早期(1周内)采用药物、物理、康复综合性治疗。结果 完全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有效率为86%。不完全性周围性麻痹的有效率为97%,总有效率为94%。两个疗程的有效率为88%,三个疗程的有效率为100%。结论 采用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能迅速改善症状。缩短痛程,显效率明显提高,一般以三个疗程为宜,老年人有伴发病者可适当延长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基底核性失语的发生情况、语言障碍的特点并观察对其进行针对性语言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急性期单侧皮层下脑卒中后基底核性失语症患者29例,行失语症检查,分析其神经语言学特征。并将病程1个月患者入选进行早期语言康复训练,于治疗1个月后再次进行失语症评测,对训练前后的语言能力进行比较。结果:基底核性失语症患者病灶多位于左侧基底核。基底核性失语症有较重的听理解障碍及书写能力的受损,其中理解中度障碍18例,重度障碍11例;书写障碍以描写障碍突出,重度障碍25例;复述相对较好,轻中度障碍24例。患者语音障碍23例,包括音韵及音律障碍。8例患者出现言语失用。经过早期针对性语言治疗,患者在听理解,口语表达、朗读、阅读、描写、听写等方面,治疗前后其正答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语音障碍也有改善。结论:脑卒中后基底核性失语其有特定的神经语言学特点。进行早期语言训练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