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能谱CT冠状动脉CTA与碘基图相结合评价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度≥50%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时接受能谱CT冠状动脉( CT angiography CTA)并行宝石能谱成像( gemstone spectral imaging GSI)扫描及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冠状动脉CTA与碘基图结合判断管腔狭窄度≥50%其敏感度为90.6%,特异度为97.9%,准确度为96.8%,阳性预测值为87.9%,阴性预测值为98.3%。结论应用冠状动脉CTA与碘基图结合可以有效地评估管腔狭窄,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尤其可以提高其阳性预测值,从而更好的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谷氨酸脱羧酶65(Glutamate decarboxylase65,GAD65)的表达变化及蛛网膜下腔注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1: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坐骨神经结扎组(CCI组)。CCI组又分为术后1 d(D1)、3 d(D3)、7 d(D7)和14 d(D14)组。实验2: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D14组、D14+GDNF组和D14+PBS组。两实验分别于实验前及CCI术后第1、3、7、14 d测定热缩足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及机械缩足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处死后取其L4~L5脊髓背角,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GAD65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sham组相比,CCI组大鼠TWL及MWT均降低,GAD65表达水平于术后3 d开始降低,一直持续到术后14 d;与D14组和D14+PBS组相比,D14+GDNF组大鼠TWL及MWT均升高,GAD65表达水平升高。结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机制可能和大鼠脊髓背角内GAD 65表达降低相关,而GDNF对其镇痛作用可能部分是通过增加脊髓GAD65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吸入麻醉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发挥全麻效应的具体机制尚未定论.镇痛药吗啡通过激动阿片受体发挥作用,吸入麻醉药的全麻效应是否也通过激动阿片受体发挥作用有待进一步探讨.本研究拟探讨阿片受体在吸入麻醉药对小鼠全麻效应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用于上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前瞻、随机、单盲和对照临床研究。择期行上腹部手术患者216例,ASAⅠ或Ⅱ级,计算机信封法随机均分为地佐辛组(D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D组于手术结束前30 min缓慢静注地佐辛5 mg+氟比洛芬酯50 mg,继之用生理盐水将地佐辛25 mg+氟比洛芬酯250 mg配制成100 ml,以2 ml/h的速率持续静脉输注48 h;S组于手术结束前30min缓慢推注舒芬太尼3μg,此后用生理盐水将3μg/kg的舒芬太尼配制成100 ml持续泵注。分别记录患者术后1、4、8、12、24、36、48 h安静和90°翻身活动时的疼痛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镇痛泵按压次数、副作用等。结果两组术后各时点安静状态VA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90°翻身活动时D组各时点VAS评分均低于S组(P<0.05)。出汗、恶心和寒战发生率D组明显低于S组(P<0.05)。结论与单用舒芬太尼比较,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对术后运动痛有较好的疗效,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肺灌注对体外循环(ECC)下室间隔缺损体外修补术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ECC下行室间隔修补术的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试验组患者麻醉诱导后静脉注射乌司他丁1万U/kg,ECC期间持续肺动脉灌注低温含氧血混合乌司他丁;对照组在相应时段同样方法使用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观察术前、ECC后1 h、12 h、24 h各时间点血气分析指标,计算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氧合指数(OI)及呼吸指数(RI).结果 ECC后各时间点试验组患者PA-aO2、OI高于对照组,RI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ECC下行室间隔修补术的患者使用乌司他丁,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肺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对应激指标和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舒芬太尼镇痛,观察组术后给予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镇痛,比较2组术后即刻、术后12 h、术后24 h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Ramsay评分;比较2组开放静脉前、术后即刻、术后24 h、术后48 h应激反应[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皮质醇(cortisol,Cor)、肾上腺素(adrenaline,E)、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 ephrine,NE)]和血浆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 结果2组VAS评分均呈先升高再降低趋势,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时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Ramsay评分均呈逐渐降低趋势,观察组Ramsay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MDA、Cor、E、NE水平均呈先升高再降低趋势,观察组MDA、Cor、E、NE水平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NF-α、IL-2、IL-6、IL-10均呈先升高再降低趋势,观察组TNF-α、IL-2、IL-6、IL-10水平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显著,可缓解过度应激反应,获取满意镇静、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7.
王鑫  祁乐  王露 《骨科》2023,14(4):358-362
目的 探讨局部脑氧饱和度(rSO2)监测在高血压老年病人脊柱内固定手术中对围术期循环、炎症因子水平以及病人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老年高血压骨科全麻手术病人106例,随机抽签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持续监测rSO2,对照组仅行常规管理。观察两组麻醉前(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开始30 min(T2)、手术开始90 min(T3)及术后(T4)的rSO2、平均动脉血压(MAP)及心率变化,比较两组手术前、术后3 d神经生长因子(NGF)、前列腺素E2(PGE2)、神经肽Y(NPY)、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术后神经认知功能障碍(PND)及躁动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1、T2、T3时观察组rS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2、T3时观察组MA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3 d NGF、PGE2、NPY、IL-6、CRP、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但术后3 d观察组IL-6、CRP、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PND及躁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SO2监测指导高血压老年病人脊柱内固定手术的血压管理效果可靠,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并降低术后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比较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和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手术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入我院行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79例,按照手术麻醉方式不同分为A组采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患者28例,B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患者51例。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等生命体征,记录2组患者术中输液总量及并发症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患者麻醉后镇痛效果。结果 2组患者麻醉后各项生命体征较麻醉前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麻醉后各项生命体征变化较B组同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中输液总量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围术期均无并发症发生,A组1例患者术后出现头痛,B组3例患者术后出现恶心、呕吐,2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B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和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均有较好的疗效。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效果好,能有效降低免疫抑制及尿路感染风险,但可能需要加用更多的镇静或镇痛类药物;腰硬联合麻醉对患者镇痛效果明显,但术中输液量较大。临床医生可根据患者实际病情、身体质量及可否耐受等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为患者减轻病痛,更好地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0.
喉镜下声带手术异丙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撑喉镜下行声带手术操作细致,要求术中声带保持静止.同时固定支撑喉镜的刺激可引起剧烈的心血管反应。另外此类手术通常时间较短,又要求术毕很快清醒。因此,其麻醉处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作者以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用于支撑喉镜下声带手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