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5篇
  免费   469篇
  国内免费   89篇
耳鼻咽喉   34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81篇
口腔科学   26篇
临床医学   623篇
内科学   213篇
皮肤病学   27篇
神经病学   112篇
特种医学   204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300篇
综合类   1698篇
预防医学   251篇
眼科学   103篇
药学   383篇
  1篇
中国医学   136篇
肿瘤学   223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181篇
  2021年   188篇
  2020年   186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423篇
  2013年   411篇
  2012年   560篇
  2011年   568篇
  2010年   445篇
  2009年   270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杜经纬  彭丽娟  吉爽  杨燕  冯俊 《新医学》2021,52(7):488-493
目的 探讨微RNA-21(miR-21)在脂多糖诱导的人鼻黏膜上皮细胞(HNEpC)中表达变化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脂多糖诱导建立HNEpC炎症反应细胞模型,分别应用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炎症细胞模型建立前后miR-21和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 (PTEN)蛋白的表达水平变化。取脂多糖诱导的HNEpC细胞,分为miR-21抑制物组和阴性对照组,应用脂质体转染法分别将miR-21抑制物和阴性对照物转染入2组HNEpC细胞,比较转染后2组细胞中miR-21和PTEN蛋白的表达、细胞增殖活性和凋亡率以及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1β、IL-6和IL-10的水平。结果 脂多糖诱导的HNEpC细胞中miR-21表达水平增高(P < 0.05),PTEN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P < 0.05)。miR-21抑制物组细胞中miR-21表达水平低于阴性对照组(P < 0.05),转染后24、48、72 h后的吸光度值均低于阴性对照组(P均 < 0.05),凋亡率高于阴性对照组(P < 0.05),并且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1β及IL-6水平均低于阴性对照组(P均 < 0.05),IL-10水平高于阴性对照组(P < 0.05),细胞中PTEN蛋白的表达水平高于阴性对照组(P < 0.05)。结论 miR-21在脂多糖诱导的HNEpC炎症反应细胞模型中表达升高,抑制miR-21可显著抑制脂多糖诱导的HNEpC细胞的增殖活性和炎症反应,同时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其对PTEN基因的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血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1α,MIP-1α)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7年6月-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14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发病后1个月内是否发生PSD分为PSD组(n=42)和非PSD组(n=101),并于同期随机选取6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iNOS,MIP-1α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pto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其对PSD的预测价值。结果 PSD组和非PSD组血清iNOS,MIP-1α水平高于对照组,且PSD组高于非PSD组(P<0.05); 随着抑郁程度的加重,PSD组患者血清iNOS,MIP-1α水平逐渐升高(P<0.05); 经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显示,PSD组患者血清iNOS,MIP-1α水平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r=0.692、0.658,P<0.05)。ROC曲线显示,iNOS水平预测PSD的AUC为0.862,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83.33%、86.14%; MIP-1α水平预测PSD的AUC为0.832,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78.57%、81.19%; iNOS联合MIP-1α水平预测PSD的AUC为0.902,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88.10%、91.09%。结论 PSD患者血清iNOS,MIP-1α水平异常升高,并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早期联合检测可作为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PSD发生风险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73.
腰痛是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公共健康卫生问题,但临床医师对腰椎X线图像的视觉分析和主观判断已不能满足临床精准化、定量化的诊疗需求。近年来,人工智能(AI)及大数据技术的蓬勃发展,为医疗图像的智能检测和定量分析提供了条件和基础。众多学者通过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和卷积神经网络等模型的建立和算法的改进,使腰椎X线定量分析及诊断成为可能。AI技术与医疗图像的交叉融合在减轻临床医师工作负荷、有效降低或消除手工测量误差和辅助临床医师从定量角度更客观地评估脊柱畸形等疾病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目前,AI技术辅助腰椎疾病诊断的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AI算法的改进、高质量数据库建立及制定新参数的量化标准等需要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的MRI影像表现及其与脑胶质瘤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4(IL-2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6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纳入研究组,以79例因脑出血行开颅手术患者为对照组。分析研究组患者的MRI影像表现并通过HE染色、免疫组化SP法检测2组患者中IL-17、IL-24、VEGF、GFAP表达的差异性,应用Speraman等级相关分析IL-17、IL-24、VEGF、GFAP表达与MRI表现的关系。结果脑胶质瘤位于大脑半球者65例(95.59%),脑胶质瘤位于小脑半球者3例(4.41%)。66例(97.06%)表现为T1WI低、T2WI混杂信号伴周围中—重度水肿,2例(2.94%)表现为T1WI稍高、T2WI混杂信号;肿瘤内出血31例(45.58%),无出血37例(54.42%);2例(2.94%)表现为轻度水肿,2例(2.94%)表现为中度水肿,64例(94.12%)表现为重度水肿;44例(64.71%)脑胶质瘤内见流空血管影,脑胶质瘤生长速度快,瘤体均较大,最大截面为0.7 cm×1.2 cm~10.3 cm×9.6 cm,形态不规则。DWI呈弥散受限改变66例(97.06%),无弥散受限2例(2.94%);增强扫描后均匀强化59例(86.76%),不均匀9例(13.24%);59例(86.76%)呈花环状或花瓣状明显强化,环壁部分呈栅栏状,9例(13.24%)呈轻度结节状强化。IL-17、VEGF在对照组中不表达,研究组IL-17、VEGF表达阳性率高于对照组,IL-24、GFAP表达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ra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IL-24、GFAP表达阳性率随脑胶质瘤分级升高呈下降趋势,呈显著负相关(r=-0.711、-0.577,P<0.05);IL-17、VEGF表达阳性率随脑胶质瘤分级升高呈上升趋势,以Ⅳ型胶质瘤表达最高,呈显著正相关(r=0.670、0.614,P<0.05)。结论脑胶质瘤MRI表现具有瘤体大、累及脑叶多、形态不规则,信号不均匀,水肿明显的特点,肿瘤组织中IL-17、IL-24、VEGF、GFAP的阳性表达能够反映脑胶质瘤分级程度。  相似文献   
75.
Objective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retrospectively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and complications of CT-guided core needle biopsy (CT-guided CNB) of pleural lesion and the possible effects of influencing factors.ResultsDiagnostic accuracy,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PPV, and NPV were 89.2%, 86.1%, 100%, 100%, and 67.8%, respectively.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in altering diagnostic accuracy. As far as complications were concerned, occurrence of pneumothorax was observed in 14 (16%) out of 88 patients. Multivariate analysis revealed lesion size/pleural thickening as a significant risk factor (odds ratio [OR]: 8.744, p = 0.005) for occurrence of pneumothorax. Moreover, presence of pleural effusion was noted as a significant protective factor (OR: 0.171, p = 0.037) for pneumothorax.ConclusionCT-guided CNB of pleural lesion is a safe procedure with high diagnostic yield and low risk of significant co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76.
丹参对右旋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小鼠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丹参预防及治疗右旋葡聚糖硫酸钠 (DSS)结肠炎小鼠的有效性。方法 :2 0只正常小鼠随机分为两组 ,饮用 DSS7d,同时预防组用丹参 ,对照组用 0 .85 %氯化钠溶液。另 2 0只 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用丹参 ,对照组用 0 .85 %氯化钠溶液 7d。用疾病活动指数 (DAI)、组织学评分和马休斯猩红蓝(MSB)纤维素染色检测微血栓以评价疗效。结果 :丹参在预防组部分降低微血栓的形成 ,对照组 10例有 6例微血栓阳性 ,预防组 3例阳性。丹参治疗组与对照组的 DAI、直肠、横结肠组织学评分分别为 0 .4 5、0 .4 8(P>0 .0 5 ) ,1.36、1.76 (P<0 .0 5 ) ,1.35、1.6 0 (P<0 .0 5 )。结论 :丹参可能部分抑制微血栓形成和减轻 DSS结肠炎小鼠结肠炎症 ,提示丹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也可能有效。  相似文献   
77.
目的 评价高频超声和乳管镜对病理性乳头溢液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122例(146侧病变)病理性乳头溢液患者,全部行高频超声和乳管镜检查,以病理诊断为标准,对比分析两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146侧病变中,恶性病变8侧,超声均诊断正确,乳管镜诊断7侧,漏诊1侧;良性病变138侧,超声正确诊断108侧,乳管镜正确诊断116侧;高频超声和乳管镜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9.45%(116/146)、84.25%(123/1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3,P>0.05)。高频超声联合乳管镜检查准确率为95.89%(140/146),与单独高频超声或乳管镜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0,P<0.01)。结论 高频超声与乳管镜对病理性乳头溢液均有很高的诊断价值,超声对伴乳腺导管扩张的乳头溢液有很好的定性、定位诊断价值,且无创,可作为乳头溢液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对超声检查未发现病因者,必要时再结合乳管镜检查,以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应用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心肌节段应变值评价冠心病(CHD)患者心肌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79例临床疑诊CHD但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室壁运动无异常的患者,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任意一支冠状动脉主干或主要分支狭窄≥50%作为CHD诊断标准,分为两组,其中CHD组40例,对照组39名。回顾性分析两组超声心动图及临床资料,包括体质量指数(BMI),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指标 和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指标 。并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分析各应变值对心肌缺血的诊断效能。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左前降支供血区缺血心肌节段共252段,左回旋支供血区缺血心肌节段共95段,右冠状动脉供血区缺血心肌节段共110段。两组间BMI及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牛眼图颜色均一,各节段曲线分布规律,形态一致;CHD组牛眼图可见缺血节段颜色变浅,应变曲线紊乱、变形、峰值前移、后移或倒置。CHD组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供血区AS、CS、LS及RS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均<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S诊断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心肌缺血的敏感度最高,分别为90.1%、89.5%、89.1%,而AS的诊断特异度最高,分别为90.8%,83.1%、89.2%。结论 CHD患者各缺血节段应变值均减低。采用3D-STI可定量评价左心室节段运动异常,在诊断心肌缺血的应变指标中,LS敏感度最高,AS特异度最高。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认知疗法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3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的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应用认知疗法,观察周期均为8周。治疗前后分别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评定患者服药依从性。结果治疗后研究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t=5.16,P0.01),研究组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疗法能改善患者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症状,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宫颈癌Siha细胞自噬过程中微管末端结合蛋白1(EB1)基因的表达变化。 方法 Hank平衡盐溶液(HBSS)和秋水仙素处理体外培养的宫颈癌Siha细胞,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EB1基因、LC3和p62的表达,荧光显微镜检测特异性绿色荧光蛋白(GFP)-LC3以证实自噬体形成。结果 宫颈癌Siha细胞随HBSS作用时间延长,LC3 mRNA、EB1 mRNA、LC3-Ⅱ蛋白和EB1蛋白的表达均呈时间依赖性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B1 mRNA和LC3 mRNA表达呈正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62 mRNA和蛋白在HBSS作用后的表达呈时间依赖性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B1 mRNA和p62 mRNA表达呈负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FP-LC3结果显示,在HBSS作用12 h后,Siha细胞胞质中GFP-LC3强度和数目明显增加,含有GFP信号的细胞数量也明显增加。秋水仙素处理后,LC3、p62和EB1 mRNA及蛋白均未发生显著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此时几乎检测不到含GFP-LC3荧光信号的细胞。 结论 EB1在饥饿状态Siha细胞中高表达,此时伴随LC3表达增加、p62表达降低以及自噬体形成增加,而用秋水仙素破坏EB1赖以作用的微管时,上述现象消失,充分表明EB1参与细胞自噬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