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5篇
  免费   469篇
  国内免费   89篇
耳鼻咽喉   34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81篇
口腔科学   26篇
临床医学   623篇
内科学   213篇
皮肤病学   27篇
神经病学   112篇
特种医学   204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300篇
综合类   1698篇
预防医学   251篇
眼科学   103篇
药学   383篇
  1篇
中国医学   136篇
肿瘤学   223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181篇
  2021年   188篇
  2020年   186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423篇
  2013年   411篇
  2012年   560篇
  2011年   568篇
  2010年   445篇
  2009年   270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检测切应力作用下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uPA mRNA表达的变化,探讨糖尿病肾病早期小管间质细胞外基质重塑的可能机制.用5 dyn/cm2和10 dyn/cm2的切应力处理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NRK-52E),作用时间分别为1、3和6 h,用RT-PCR法检测tPA及uPA 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切应力呈大小和时间依赖性下调肾小管上皮细胞tPA及uPA mRNA的表达.在糖尿病肾病早期,高滤过引起的切应力增加可抑制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tPA和uPA mRNA表达,导致肾小管间质纤维蛋白溶解活性降低,参与小管间质细胞外基质的重塑.  相似文献   
22.
目的调查本地某乡镇一次麻疹疫情的流行强度,描述其三间分布,分析暴发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酶联免疫捕获法检测麻疹IgM抗体,作免疫空白与麻疹发病关联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2006年5月~7月,该乡镇发生30例麻疹局部暴发,其中29例儿童麻疹,1例成人麻疹,5例麻疹IgM抗体阳性。发病地点主要为小学和和幼儿园,罹患率分别为7.94%、7.87%。免疫空白与发病关系研究表明,初种免疫空白OR=7.2,X2=6.84,复种免疫空白OR=11.0,X2=9.48;影响免疫空白形成的社会因素调查,未接受麻疹疫苗初种或复种儿童的父母双亲常年在外务工占82.4%(28/34),有麻疹疫苗接种史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占35.3%(12/34),二者有统计学差异(X2=15.54)。结论免疫空白是麻疹暴发形成的重要因素,农村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形成隔代抚养教育对计免工作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检验法在阴道炎患者阴道细菌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于我院行细菌检查的58例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阴道分泌物细菌培养、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验,比较两种检验方法阳性检出率。结果PCR检验阳性检出率(89.66%)高于细菌培养法(7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R检验法应于阴道炎患者阴道细菌检查中,阳性检出率高,可为阴道炎的诊断及治疗提供较准确的科学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复发性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RCSP)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处理。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确诊的463例CSP并行聚焦超声消融(FUAS)或子宫动脉介入栓塞(UAE)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患者,随访其再妊娠情况,失访72例,成功随访391例,117例再次妊娠,24例为RCSP。回顾性分析RCSP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处理方式。结果391例CSP患者,122例行FUAS联合宫腔镜手术,34例再次妊娠,5.9%(2/34)为RCSP;269例行UAE联合宫腔镜手术,83例再次妊娠,26.5%(22/83)为RCSP。UAE组RCSP发生率高于FUA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例RCSP患者,22例行FUAS联合宫腔镜手术,2例行UAE联合宫腔镜手术,均一次性治疗成功。RCSP患者中,79.2%(19/24)剖宫产≥2次,87.5%(21/24)人工流产≥2次,70.8%(17/24)子宫下段瘢痕厚度≤3 mm。结论既往多次剖宫产史、多次人工流产史、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偏薄及CSP初次治疗方式可能与CSP复发相关。FUAS联合宫腔镜手术是CSP及RSCP的适宜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过氧乙酸和环氧乙烷两种不同方法对胰腺包裹性坏死(WON)并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经皮/经胃)内镜下清创术内镜的灭菌效果。方法 选取江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WON并MDRO感染(经皮/经胃)内镜下清创术患者使用带副送水功能的内镜,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A组采用过氧乙酸浸泡灭菌,B组采用环氧乙烷低温灭菌。滤膜法采集内镜的钳子管道、送气/送水管道和副送水管道3个位点标本进行微生物培养,比较两组内镜灭菌合格率、菌落数和检出MDRO情况。结果 共采集78条副送水内镜,A组和B组各39条,共234份标本,A组和B组内镜灭菌合格率分别为61.54%、100%。A组钳子管道灭菌合格率为82.05%,送气/送水管道灭菌合格率为89.74%, 副送水管道灭菌合格率为74.36%,B组3个位点灭菌合格率均为100%。A组钳子管道、送气/送水管道和副送水管道菌落总数范围分别为0~6、0~112、0~23 CFU,分离MDRO 36株,以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将A组15条不合格的内镜转为环氧乙烷低温灭菌后,微生物学监测合格率达100%。结论 对于WON并MDRO感染(经皮/经胃)内镜下清创术的内镜,环氧乙烷低温灭菌方法更有效。对内镜的微生物学监测不能仅局限于钳子管道的监测,带副送水功能的内镜需监测副送水管道,以降低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26.
重复经颅磁刺激安全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的安全性。方法 对接受不同刺激频率和刺激量组经颅磁刺激大鼠的行为、组织病理形态、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进行观察。结果 低频刺激组(5Hz)和高频刺激组(20Hz)在刺激过程中均未出现异常活动,无肢体强直、阵挛等,脑组织形态学包括大体观察、普通光镜改变不明显,其血清MBP和NSE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一定强度和频率内经颅磁刺激是比较安全的。  相似文献   
27.
胡宏  魏锦  陈静  王勇 《四川医学》2001,22(8):713-714
目的 探讨亚砷酸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红细胞系及巨核细胞系的影响。方法 11例初治的APL患者经亚砷酸治疗后观察血象及髓髓象的情况。结果 亚砷酸治疗2周内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基本无变化,随着治疗时间延长红细胞系3周后,巨核细胞系4周后则逐渐恢复造血。结论 亚砷酸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红细胞系及巨核细胞系基本无抑制。  相似文献   
28.
背景与目的 三阴性乳腺癌(TNBC)容易发生侵袭转移,恶性程度极高。笔者团队前期研究发现脂肪非典型钙黏蛋白4(FAT4)在TNBC组织中呈低表达且与预后相关,进而本研究进一步探讨FAT4对TNB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用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正常人乳腺上皮细胞系(MCF-10A)及不同TNBC细胞系(BT-549、MDA-MB-231、MDA-MB-468、MDA-MB-436)中FAT4的表达水平。选择其中合适的TNBC细胞系,分别转染FAT4-shRNA(FAT4敲低组)、阴性对照序列(阴性对照组),以未处理的TNBC细胞为空白对照组,分别采用CCK-8实验、流式细胞术、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凋亡率、侵袭与转移能力的变化,并用Western blot检细胞中Hippo信号通路下游靶点YAP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人乳腺上皮细胞比较,各TNBC细胞系中FAT4的mRNA与蛋白表达量均不同程度的降低(均P<0.05)。功能实验选用BT-549细胞和MDA-MB-436细胞。无论在BT-549细胞或MDA-MB-436细胞中,与空白对照组比较,FAT4敲低组在转染后24、48、72 h的增殖能力均明显升高、凋亡率明显降低、侵袭与转移能力明显增强(均P<0.05);YAP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0.05),但磷酸化YAP(p-YAP)表达量明显降低,上皮标志物E-cadherin水平明显降低,而间质标志物N-cadherin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间以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FAT4表达水平在TNBC细胞中普遍降低,FAT4表达的降低能增强TNBC细胞增殖和侵袭迁移能力、减少TNBC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FAT4降低后Hippo信号通路下游的YAP蛋白磷酸化减少,从而促进EMT进程有关。  相似文献   
29.
目的采用Meta分析对比微波消融(MWA)与肝切除术(LR)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CRCLM)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关于MWA与LR治疗CRCLM的文献,检索时间自建库至2020年8月31日。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以Review Manager 5.3和Stata 1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篇文献、共1 534例CRCLM患者,MWA组685例,LR组849例。经异质性检验,1年总体生存率(OS)(I~2=0%,P=0.72)、3年OS(I~2=0%,P=0.86)、5年OS(I~2=0%,P=0.90)均无明显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MWA组与LR组间1年OS[HR=0.99,95%CI(0.95,1.02),P=0.44]、3年OS[HR=1.02,95%CI(0.93,1.11),P=0.7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R组5年OS高于MWA组[HR=0.82,95%CI(0.69,0.97),P=0.02]。异质性检验示并发症无明显异质性(I~2=0%,P=0.78),以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MW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LR组[RR=0.35,95%CI(0.23,0.52),P0.000 01)]。结论 MWA治疗CRCLM早、中期疗效(1、3年OS)与LR相当,远期疗效(5年OS)不及LR,但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30.
  目的  了解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现状及其与儿童期虐待经历的关系,为预防儿童虐待和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提供参考。  方法  于2016年3—4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南充市2所高校918名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儿童期虐待经历及健康危险行为。使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使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至少有1种健康危险行为的人数为720(78.43%)名,暴饮暴食人数最多(595名,64.81%)。吸烟、一次喝≥5瓶啤酒、打架斗殴、自杀意念人数依次为146(15.90%)、271(29.52%)、224(24.40%)、205(22.33%)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儿童期至少经历1种虐待与大学生打架斗殴、自杀意念及暴饮暴食行为呈正向关联;儿童期情感忽视与大学生吸烟、自杀意念行为呈正向关联;儿童期情感虐待与大学生打架斗殴、自杀意念及暴饮暴食行为呈正向关联;儿童期性虐待与大学生吸烟行为呈正向关联(P值均<0.05)。  方法  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较普遍,儿童期虐待经历会增加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