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50篇
  免费   410篇
  国内免费   451篇
耳鼻咽喉   36篇
儿科学   118篇
妇产科学   123篇
基础医学   622篇
口腔科学   84篇
临床医学   3006篇
内科学   631篇
皮肤病学   172篇
神经病学   393篇
特种医学   628篇
外科学   1352篇
综合类   3351篇
预防医学   1289篇
眼科学   83篇
药学   915篇
中国医学   514篇
肿瘤学   29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170篇
  2016年   176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520篇
  2013年   647篇
  2012年   929篇
  2011年   1043篇
  2010年   1017篇
  2009年   1051篇
  2008年   900篇
  2007年   884篇
  2006年   872篇
  2005年   847篇
  2004年   819篇
  2003年   919篇
  2002年   737篇
  2001年   204篇
  2000年   369篇
  1999年   240篇
  1998年   131篇
  1997年   147篇
  1996年   122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处理前后K562细胞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提取As2O3处理前后K562细胞的总RNA,纯化为mRNA后再反转录为cDNA.cDNA经限制性内切酶Sau3AI切割后,cDNA片段分别用Cy3和Cy5标记,与自制的包含348个基因片段的胎盘库芯片杂交.结果杂交结果经扫描和软件分析,发现了11个差异表达的基因片段,其中有3个基因片段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结论我们构建的胎盘库基因芯片可以成功地用于研究药物作用前后基因表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Agilent 2100 Bioanalyzer 芯片分析系统(以下简称Bioanalyzer)在基因差异表达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应用限制性显示技术分别从正常和热休克处理后的酿酒酵母细胞中分离出cDNA片段,然后再用Bioanalyzer和传统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对RD-PCR产物进行检测分析。结果Bioanalyzer能更快速、敏感地分离和显示差异表达的基因片段,并且通过对差异片段进行定量比较,发现了数个表达有明显差异的基因片段。结论Bioanalyzer在基因差异表达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人胎盘基因表达谱芯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制备人胎盘基因表达谱芯片,并用于基因差异表达分析。方法:用基因芯片点样仪将胎盘基因文库探讨打印在氨基包被的玻片上制备表达谱芯片。分别提取对照组与三氧化二砷处理的K562细胞总RNA,纯化mRNA后反转录成cDNA,再以限制性显示技术进行荧光标记,将两组荧光标记的样品混合后与芯片进行杂交,杂交后清洗芯片,干燥后对芯片进行扫描,分析杂交结果。结果:建立了较可靠的制备与检测基因表达谱芯片的方法,并筛选出45个差异表达基因片段,结论:制备的人胎盘基因表达谱芯片可有效地应用于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备和鉴定 β1受体亚型特异性抗体。【方法】人工合成 β1受体细胞膜外第二环 197 2 2 2位氨基酸序列作为抗原。连接钥孔冒贝血蓝蛋白 (KLH)增加抗原性后免疫兔获得抗血清。通过凝胶双扩散实验和ELISA法鉴定其效价 ;通过免疫荧光法及ELISA法鉴定其特异性 ;通过离体蛙心灌流实验鉴定其药理活性。【结果】该抗血清效价高 (分别为 1∶6 4和 1∶10 6)、特异性强 ,能和心肌 β1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 (1∶10 4 ~ 1∶10 5) ,为异丙肾上腺素的非竞争性拮抗剂。 (pD2 ′ =1 6 2 )。【结论】成功制备的 β1受体亚型特异性抗体可能成为进一步研究 β1受体分布、功能和定量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5.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心脏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青南 《广东医学》2002,23(2):167-168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的心功能保护计划。方法: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54例。随机分为规范治疗组及心脏保护组(加用消心痛静脉持续泵入3-5d,黄芪注射液静脉滴入10-15d),测定及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病程,影像学,心电图,FEV1.0,MVV,核素门控心血池造影(LVEF),PaO2,SaO2。结果:两组治疗后显示,心脏保护治疗组临床症状,病程,影像学,心电图均有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值提高(P<0.05),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由于心功能受累,应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的心功能保护治疗,黄芪及消心痛联合治疗疗效甚好。  相似文献   
16.
环丙沙星与洛美沙星在人胆汁中的代谢特点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环丙沙星及洛美沙星在人胆汁中的代谢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逆行胰胆管造影+鼻胆管引流直接,连续获取胆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动态监测给药后24h内血液及胆汁中两种抗生素的浓度变化和代谢特点。结果:静脉给药后0.25h,在胆汁内可检测出两种抗生素,0.5h到达有效杀菌浓度,2h达峰浓度,持续时间长,24h仍维持有效胆汁内药物浓度,两组比较环丙沙星组更明显;而血液中0.25h即出现了较高药物浓度,2h开始下降,持续时间短。结论:环丙沙星及洛美沙星在胆汁内药物浓度上升快,峰浓度高,下降缓慢,是理想抗胆道感染抗生素,对一般感染可每天一次给药,环丙沙星稍优,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7.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近年来,众多新型正电子显像剂的开发和应用在脑胶质瘤的诊断中展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对目前应用于脑胶质瘤的几种显像剂,如^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11C-蛋氨酸(^11C-MET)、^11C-胆碱(^11C-Cho)、^18F-多巴(^18F-FDOPA)、^18F-氟米索硝唑(^18F-FMISO)、18F-氟代脱氧胸腺嘧啶(^18F-FLT)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湛月娥  马恒颢 《新医学》2005,36(11):675-676
1引言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新生儿期细菌侵入血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所造成的全身感染。该病可引起全身各脏器损害,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不吃、不哭、不动、面色不好、精神萎靡、嗜睡、黄疸、出血倾向、休克,肝、脾肿大等。其发生率占活产婴儿的0.1%~1%,病死率为10%~50%,存活儿有相当一部分发生后遗症,严重威胁着新生儿的健康。对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护和监测可清楚了解病情的进展,以便临床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Turner氏综合征的临床与骨改变分析(附1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15例有详细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的Turner氏综合征分析,探讨先天性卵巢发育不良综合征(Turner)的临床与骨改变特点。方法收集15例Turner氏综合征临床及骨骼X线平片,分析其表现。结果染色体核型分3型,第1型45,X,8例;第2型46,XX,5例;第3型46,XX/45,X,2例。X线表现有:骨质稀疏14例,掌骨征阳性8例,指骨优势9例,肘外翻10例,脊柱骨化不良5例,足趾趾节短9例,颅底凹陷11例。结论Turner氏综合征患者最终身高明显低于正常人群,智力低下,性发育不全。X线表现典型,骨改变对临床的诊断具有主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在体观察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rhPDGF)促进糖尿病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修复可能涉及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研究其可能涉及的信号通路。方法 26只糖尿病大鼠,每只动物背部制备4个全层皮肤缺损创面,选取其中52个创面,随机分成3组,即对照组,创面自然愈合;rhPDGF治疗组,创面rhPDGF用量为7.0μg/cm^2;赋形剂组,创面用等量赋形剂凝胶。观察治疗后3、7和14d创面肉芽形成、胶原沉积、再上皮化速率以及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并采用免疫荧光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创面周围和创面修复细胞内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1/2,ERK1/2)磷酸化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ve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结果 组织学观察,rhPDGF治疗组创面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毛细血管胚芽及成纤维细胞明显多于另两组(P〈0.05);胶原沉积明显,肉芽组织生长活跃,创面收缩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学研究显示,应用rhPDGF7~14d后,rhPDGF治疗组ERK1/2明显强于对照组和赋形剂组(P〈0.05);且损伤后3~7d rhPDGF治疗组修复细胞PC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赋形剂组(P〈0.05)。结论 rhPDGF促糖尿病大鼠刨面愈合的作用部分是通过ERK1/2信号通路的磷酸化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