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35篇
  免费   1021篇
  国内免费   336篇
耳鼻咽喉   14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61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273篇
内科学   108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49篇
外科学   131篇
综合类   3492篇
预防医学   520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533篇
  2篇
中国医学   3897篇
肿瘤学   69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172篇
  2022年   302篇
  2021年   555篇
  2020年   308篇
  2019年   418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422篇
  2016年   442篇
  2015年   384篇
  2014年   847篇
  2013年   889篇
  2012年   1070篇
  2011年   1031篇
  2010年   986篇
  2009年   819篇
  2008年   706篇
  2007年   628篇
  2006年   310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目的:基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探讨古方黄芪散调节自噬减轻小鼠肝脏脂肪变性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数据库收集黄芪散主要化学成分及NAFLD相关靶点,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进行体内实验验证。雄性C57BL/6J小鼠60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0.25 g·kg-1)、黄芪散低、高剂量组(0.5、1 g·kg-1,每组12只。采用高脂饮食(HFD)诱导小鼠NAFLD模型,造模的同时灌胃给药13周,每天1次。通过检测随机血糖、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NEF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肝脏中TG含量;称量肝脏湿重并计算肝指数;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油红O染色、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  相似文献   
32.
目的 研究药用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内生真菌撕裂耙齿菌Irpex laceratus A878的活性次级代谢产物。方法 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HPLC等多种柱色谱技术以及重结晶方法对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1H-和13C-NMR、UV等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SRB法和Griess法测定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结果 从广藿香内生真菌撕裂耙齿菌A878固体发酵产物中分离鉴定了2个新化合物和10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撕裂耙齿菌内酯A(1)、撕裂耙齿菌内酯B(2)、细胞松弛素H(3)、细胞松弛素J(4)、18-甲氧基细胞松弛素J(5)、去乙酰基细胞松弛素H(6)、细胞松弛素J3(7)、拟茎点霉(口山)酮A(8)、狄瑟酚A(9)、桔青霉三酚A(10)、(22E,24R)-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11)和1S,2R,4S-三羟基-对-薄荷烷(12)。结论 化合物1、2为新的吡喃内酯类化合物。活性研究表明化合物4、5和9对人神经癌SF-268细胞、人乳腺癌MCF-7细胞、人肝癌H...  相似文献   
33.
吴浩  黄蓓蓓  贾志鑫  刘洁  陈奕君  肖红斌 《中草药》2023,54(5):1377-1385
目的 通过UHPLC-QTOF-MS/MS和分子对接技术阐明紫菀Aster tataricus中润肠通便作用的效应成分。方法 采用UHPLC-QTOF-MS/MS技术分析体内肠道内容物的成分,再利用SYBYL-X 2.0与Discovery Studio 4.0分子对接软件研究肠道内容物成分与M2受体、M3受体、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蛋白的相互作用,明确各成分与靶标蛋白的结合强度。结果 体内肠道内容物中共鉴定出28个紫菀中的化学成分,有10个成分均可与M2受体、M3受体及PKC蛋白分子对接较好,其中astin J与3种靶标蛋白结合的平均打分值最高,这些成分均以非共价键方式与靶标蛋白结合,产生氢键、范德华力、经典作用力等相互作用。结论 紫菀中的astin J、asterin F、asterin A、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绿原酸、槲皮素、山柰酚和木犀草素共10个成分可能是通过调节M受体及其下游信号通路PKC蛋白的表达发挥润肠通便的作用。  相似文献   
34.
女贞Ligustrum lucidum是木犀科女贞属药用植物,其果实、叶、花等部位均可作为药用。女贞不同药用部位及单体成分具有多种功效,现已开发为多种制剂,既有中药单方制剂,也有以单体成分为主的化学药。大量研究表明,女贞相关药品被广泛用于治疗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疾病,且临床效果较好。通过对女贞不同药用部位的化学成分、临床应用及药理作用、女贞相关上市药品的工艺与质量、临床应用及基础研究进行综述,进而探讨女贞的潜在应用价值和开发前景,为女贞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究诃子水提物(water extract of Terminalia chebula,TRW)对球形马拉色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及对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抗菌机制。方法 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TRW对马拉色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活菌计数法测定TRW对球形马拉色菌作用的时间-杀菌曲线。通过微板法构建球形马拉色菌生物被膜体外模型,用XTT法测定生物被膜代谢活性;采用活菌计数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检测TRW对球形马拉色菌生物被膜活菌量以及微观形态的影响。采用山梨糖醇保护实验、碘化丙啶(PI)染色分别测定TRW对球形马拉色菌细胞壁和细胞膜的作用影响。结果 TRW对7株马拉色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为0.90~4.59 mg/mL,其中对TRW敏感性最强的是球形马拉色菌MC14。时间-杀菌曲线结果显示TRW对MC14整个生长周期均有抑制作用。球形马拉色菌MC14生物被膜的初黏附期、聚集期和成熟期分别为0~24 h、24~96 h和96~168 h。TRW可降低MC14各个阶段生物被膜的活菌量,作用效果由强到弱排列为聚集期>黏附期>成熟期;且对MC14各个阶段的生物被膜均有清除作用,可...  相似文献   
36.
目的 通过以网络药理学为基础的策略研究防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收集防风活性成分和治疗RA的潜在靶点,并评估活性成分的药理和毒理学等相关参数;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筛选核心靶点,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进一步验证核心靶点和疾病的关联;对核心成分和相应靶点进行分子对接。体外通过CCK-8实验、细胞迁移和侵袭、细胞凋亡、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阐明别欧前胡素对MH7A细胞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通路的调控作用。结果 从防风中共鉴定出18种活性成分和66个与筛选出的RA疾病靶基因相交的潜在靶基因,最终获得了汉黄芩素、β-谷甾醇、5-O-甲基维斯阿米醇和别欧前胡素等核心成分。防风治疗RA的潜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PI3K/Akt、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凋亡等信号通路和多种生物过程来实现,以发挥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分子对接证实了所有的核心成分和关键靶点均具有很好的对接活性。别欧前胡素抑制MH7A细胞的活力、迁移和侵袭(P<0.05、0.01),诱导细胞凋亡(P<0.01),并显著下调IL-1βIL-6IL-8、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和MMP-3的基因表达(P<0.01)。分子分析表明别欧前胡素通过抑制PI3K/Akt通路发挥对MH7A的调控作用。结论 成功预测了防风治疗RA的有效成分和潜在靶点,为进一步探究其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揭示了别欧前胡素通过PI3K/Akt通路抑制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的活力、迁移、侵袭及细胞因子和MMPs的表达,并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7.
陈伯钧教授认为,心气亏虚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始动因素,痰瘀互结是病理基础,毒损心络是关键因素。治疗上应补益心气,寓通于补;豁痰活血,和脉通络;清热解毒,祛除病因;活用祛风药。病证结合,动态治疗。  相似文献   
38.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中药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PSS)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自建库至2022年5月8日发表的中药汤剂内服治疗PSS的临床研究文献,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药物进行频次分析、性味归经及功效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95篇,包括中药166味,药性以温、寒为主,药味以甘、苦、辛居多,归经以肝、脾、心多见;药物功效主要为补益药、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及平肝熄风药,频次排名前5位的中药为白芍、当归、川芎、地龙、黄芪;挖掘出15个核心药物组合,其中支持度最高的药对是当归-黄芪(补虚药-补虚药),置信度最高的药对是红花-桃仁(活血化瘀药-活血化瘀药);得出4类处方,为桂枝汤、天麻钩藤饮、大秦艽汤、补阳还五汤诸方所化裁。结论:中药治疗PSS以益气养血柔筋药为主,兼以活血化瘀、熄风止痉、祛风通络等药,标本兼顾、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39.
分析探讨邓铁涛教授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经验,认为邓铁涛教授治疗高血压病在病因病机分析 上,以阴阳为纲领,辨证论治则多运用五脏相关理论,遣方用药重视益气除痰,同时,灵活应用针刺、浴足等 外治方法,重视通过日常调护以期达到防治高血压病的目标。  相似文献   
40.
文章介绍刘远声主任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经验。刘主任认为突发性耳聋病机多分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多因外邪侵袭、生活习惯不良所致,内伤多因肝肾不足、风痰阻络所致,治疗时应根据发病的时间及发病特点进行分期辨证治疗。针刺治疗以手足少阳经腧穴为主,并可选取经验穴“宣耳点”进行治疗;中药治疗急性期选用疏散风热、平肝潜阳类方剂,稳定期选用升阳举陷、滋补肝肾之方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