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耐药菌所致感染,由于早期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抑酶谱较 窄,抑酶谱更广泛的酶抑制剂在不断研发之中。与一般抗菌药物临床前研究不同,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的临床前研究需 明确β-内酰胺类药物或酶抑制剂本身的抗菌谱与抗菌活性,尤其是明确酶抑制剂是否具有抗菌活性。需要确定合适的β-内酰胺 类药物与酶抑制剂复方制剂,以及适用的不同酶型的目标病原菌。本文主要介绍新型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临床前研究方 法。临床前研究阶段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研究包括体外研究和体内研究两部分,前者主要为体外药效学研究和体外药 动学/药效学(pharmacokinetic/pharmacodynamic, PK/PD)研究,常用研究方法包括β-内酰胺类药物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最 低抑菌浓度测定、最低杀菌浓度测定、抗生素后效应测定及时间杀菌曲线。后者主要为动物药动学研究、感染动物药效学研究 和感染动物药动学/药效学研究。在动物药动学/药效学研究中,需考虑β-内酰胺类药物与酶抑制剂的相互影响。这些研究方法的 应用旨在阐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两组分药效学特点、药动学相似与否、PK/PD指数及其临床前PK/PD靶值,为进入临 床试验阶段目标适应症及剂量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西南医科大学医学信息与工程学院医学仪器原理课程教学活动中开展的各项教学改革实践。教学团队调整理论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对实验项目和实验方式进行改革,进行了以形成性评价为中心的考试改革探索,加强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效果显著,得到学生的高度肯定。  相似文献   
4.
端粒酶具有很高的肿瘤特异性,迄今发现约90%的人肿瘤细胞中可以检测到端粒酶活性,而大部分正常细胞不表达端粒酶.抑制端粒酶活性是目前肿瘤治疗的一个新靶点.端粒酶RNA组分中含有与端粒DNA序列互补碱基模板序列,针对该模板序列设计的反义核甘酸可阻断其模板作用,从而使端粒酶合成端粒DNA序列.如此既能高特异性杀死、杀伤肿瘤细胞,对正常组织又不会造成大的毒副作用,因而成为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基因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氟哌利多穴位注射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将6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0)和I组(n=30)。 A组患者在诱导前10 min于双侧内关穴注射氟哌利多1 mg,I组患者在诱导前10 min静脉注射氟哌利多2 mg。记录患者术毕至拔气管导管时间、术毕至听从指令时间、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A组患者术后0~1、1~2、2~4、4~12 h的恶心呕吐评分( NVS评分)低于I组,麻醉后监测治疗室内给予止吐药的病例数少于I组(P均<0.05)。2组患者术后12~24 h的NVS评分、拔管时间、听从指令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哌利多穴位注射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优于静脉注射氟哌利多,且不影响麻醉恢复。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研究容积弧形调强(Rapid Arc)放射治疗技术对鼻咽癌周围正常组织器官保护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抽取香港大学深圳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入鼻咽癌患者总计100例,以信封法将其随机等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设计常规调强放疗计划,观察组则设计Rapid Arc放疗计划。比较两组计划靶区剂量学参数,危及器官计量学参数,治疗跳数(MU)以及计划投照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各靶区的适形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各危及器官剂量学参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U以及计划投照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Rapid Arc放疗技术对鼻咽癌周围正常组织器官保护的作用与常规调强放疗技术相当,但其在靶区适形度方面优于常规调强放疗技术,且可显著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总机器跳数,继而增加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脐血巨核细胞的体外扩增及扩增后脐血巨核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为脐血巨核细胞的扩增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6份足月妊娠健康新生儿的脐带血,免疫磁珠法分离出其中的CD34 细胞。采用细胞因子组合(1)(TPO加SCF加IL-3加IL-6)、细胞因子组合(2)(TPO加SCF)2种细胞因子组合.将富集的脐血CD34 接种于无血清无基质细胞的悬浮培养体系中,分别在3、7、10、14 d收集扩增产物。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巨核细胞的表型和黏附分子的表达;血浆块法检测巨核细胞集落(CFU-MK)的形成;对巨核细胞进行DNA含量检测以评价巨核细胞的成熟程度。结果:不同细胞因子组合和培养时间扩增后,巨核细胞的数量和生物学特性不同。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巨核细胞(CD41 )的数量逐渐增加,但培养至14 d时增势减缓。因子组合(1)各时间段的扩增能力(分别扩增5.2、40.7、121.2、149.7倍)均比因子组合(2)(分别扩增3.8、27.4、85.9、106.5倍)强(P<0.05),但因子组合(2)的扩增能力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巨核祖细胞(CD34 /CD41 )的数量在7 d时最多,这也被CFU-MK所证实。DNA含量检测发现.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多倍体细胞所占的百分比增加。扩增后巨核细胞黏附分子CD49d和CD11a的表达维持在高水平,而CD54降低(P<0.05)。结论:通过对扩增后巨核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有助于寻找有效、简便、易于植入受者体内的扩增方法。  相似文献   
10.
B27K-DTrI(B27位突变为赖氨酸的去三肽胰岛素)具有单体性质好,生物活性高等特点,是潜在的速效人胰岛素药物。在前期实验中,筛选到了一株高拷贝、高表达B27K-DTrI前体的S菌株。为提高人胰岛素B27K-DTrI前体在重组毕赤酵母S菌中的表达量,优化了S菌5 L发酵条件(温度、pH)。结果显示:pH 5.0,温度25℃,诱导108 h后,人胰岛素B27K-DTrI前体蛋白的表达量最高,可达114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