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8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58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0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769篇
内科学   109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87篇
外科学   227篇
综合类   1428篇
预防医学   348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269篇
  1篇
中国医学   539篇
肿瘤学   10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48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324篇
  2013年   271篇
  2012年   319篇
  2011年   432篇
  2010年   420篇
  2009年   358篇
  2008年   283篇
  2007年   221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探讨四种不同扫描方案下64层螺旋CT尿路成像技术的图像质量,寻求最佳的尿路显影方法.方法 60名泌尿系统正常人群分为4组,每组15名,分别采用以下辅助方法进行5分钟延迟扫描:A组,大量饮水仰卧位;B组,大量饮水俯卧位;C组,静脉水化;D组,少量利尿剂,对尿路连续性解剖结构、输尿管充盈度的显示进行图像质量对照评估.结果 A组和B组对于整个泌尿系统评价无明显差异,C组在尿路解剖结构的显示和尿路连续性评分方面与A、B组无明显差异,但是输尿管充盈程度明显高于A组(P=0.010)和B组(P=0.008).D组的图像质量在尿路连续性评分和输尿管充盈度上明显高于其他3组,其平均输尿管内径显示最饱满,平均直径为(7.04±2.06)mm.结论 少量利尿剂的使用能够显著增加泌尿系统全程显影,对泌尿系统的总体显示效果最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肱骨外科颈骨折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 proximal humerus plate,LPHP)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体会与疗效。方法对20例有手术指征的肱骨外科颈骨折采用LPHP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 20例手术患者随访10~36个月(平均20个月),肩关节功能评分按照NEER标准,优14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0%。结论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采用LPHP内固定手术治疗,具有骨折愈合率高,固定可靠,术后早期的康复锻炼,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3.
目的:比较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n=42)与对照组(n=54),分别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髋关节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但术后下地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总分为91.7±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与内固定术比较,具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髋关节功能恢复理想的优势,但是内固定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的优点,对基础情况可、复位情况良好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可选用内固定术治疗.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预防ICU气管内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UE)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12月收治的ICU气管内插管患者224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2012年1~12月收治的ICU气管内插管患者192例为实验组给予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UE发生率和每100个机械通气日UE发生率。结果:实验组UE发生率、每100个机械通气日内UE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以降低ICU气管内插管患者的UE发生率。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成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与肾功能不全的关系。方法收集CKD1期至CKD5期的非透析患者100例,健康人对照组60例,ELISA法检测2组患者血清FGF-23的水平,分析CKD患者血清FGF-23水平与肾功能不全的关系及影响因素。结果 CKD组患者血清FGF-23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FGF-23水平与Klotho、体重、血红蛋白(Hb)、钙(Ca)、肾小球滤过率(e GFR)呈负相关(r分别为-0.717、-0.211、-0.563、-0.270、-0.680,P均0.05),与肌酐(Cr)、磷(P)呈正相关(r分别为0.842、0.659,P均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Klotho、Cr、P是影响血清FGF-23水平的独立因素(标准化β值分别为-0.146、0.259、0.098,P均0.01)。结论 CKD患者血清FGF-23水平随肾功能恶化而升高,可能成为CKD患者病情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术(PPCI)中渐进缺血后适应(IP)再灌注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AMI)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4年8月在江苏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心内科住院行PPCI的STEAMI患者102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P组32例、渐进IP组30例、常规再灌注组40例。IP组开通梗死相关血管后,通过预扩张球囊充盈/撤压时间为1 min/1 min,循环3次,然后予以持续再灌注;渐进IP组实施IP的时间呈渐进变化,即在3次球囊充盈/撤压时间分别为1 min/1 min、30 s/30 s、15 s/15 s;常规再灌注组闭塞血管开通后持续恢复冠脉供血。比较3组相关导联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ST段回落率、校正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帧数(CTFC)、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并随访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3组基线资料均衡,有可比性。渐进IP组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室早)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再灌注组〔30.0%(9/30)比55.0%(22/40), P<0.05〕,IP组〔34.4%(11/32)〕室早发生率虽低于常规再灌注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P组和渐进IP组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再灌注组〔15.6%(5/32)、13.3%(4/30)比40.0%(16/40),均P<0.05〕。IP组、渐进IP组心室纤颤、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再灌注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P组、渐进IP组ST段回落率、CTFC、CK-MB峰值均明显低于的常规再灌注组〔ST段回落:(56.7±18.3)%、(57.3±21.5)%比(44.6±21.6)%;CTFC(帧):25.47±5.37、24.46±6.41比31.62±7.56;CK-MB峰值(U/L):126.3±78.5、121.6±82.5比147.4±72.5;均P<0.05〕,且以渐进IP组作用更优。IP组、渐进IP组LVEF水平均高于常规再灌注组(0.507±0.042、0.511±0.062比0.497±0.06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常规再灌注组因反复室颤不能纠正死亡1例,无复流死亡1例。3组均各有1例患者术后4周内死亡,其中常规再灌注组1例为难治性心衰,IP组的2例均考虑为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各组均无严重出血事件的发生。结论渐进IP能更显著减轻STEAMI患者PPCI术中的心肌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97.
倪红芳 《黑龙江医学》2015,39(2):214-215
目的探讨手部肌腱损伤后的早期康复护理。方法针对2010-01~2014-05间在我院外科接受治疗的80例手部肌腱损伤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术后2 d,如患者伤口无渗血情况出现,可以进行适当的红外线照射,每天进行分指、并指活动,2次/d,2 min/次。拆线后进行手部腕关节松动训练,2次/d,10 min/次。为了避免肌腱与组织的黏连可以在松动训练之后使用中药熏洗和蜡疗来预防和缓解粘连。术后21 d时,每天进行患指运动5次,5 min/次,配合手部肌肉和关节的按摩,辅助理疗和超短波疗法。术后42 d时主动活动受伤关节,10次/d,间隔2 h。结果 80例手部肌腱损伤患者,达到TAM优良的兵力45例,占比56.25%;达到TAM良好的患者33例,达到41.25%;效果不佳患者2例占比2.50%。手部肌腱康复总有效率达到百分之97.50%。TAM优良及良好的78患者,手部肌腱没有发生粘连现象,灵活性良好,已经恢复正常的生活能力。剩余2例TAM效果差的患者出现黏连现象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康复治疗,在进行粘连松解术后4周恢复良好。结论手部肌腱损伤的早期康复治疗有助于手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 (LP-a)、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检测在冠心病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冠心病患者121例,分别为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angina,SAP)4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P)38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38例;健康对照组58例。测定项目所用方法:LDL-C为酶直接法、LP-a为免疫透射比浊法、Hcy为循环酶法。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LDL-C、LP-a、Hcy浓度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各亚组间,UAP组LDL-C、LP-a浓度与SA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cy高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LDL-C、LP-a、Hcy浓度明显高于SAP组与U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各亚组内LDL-C、LP-a、Hcy三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各单项检测的阳性率(P<0.05)。结论 LDL-C、LP-a、Hcy含量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病情严重程度有关,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检测的阳性率,为冠心病的诊断、病情变化、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梗死合并微出血(MBS)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脑血管病变患者76例,采用64排螺旋CT和Siemens Avanton 1.5T磁共振扫描仪,所有患者均行常规CT扫描和磁共振T1WI、T2WI、FLAIR、DWI、MRA、SWI序列。结果 CT常规序列、MRI常规序列及SWI对76例急性期脑梗死合并CMBs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5.26%,2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WI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常规CT检查和MRI常规序列。随年龄增长,CMBs检出率增加。CMBs组患者入院时血压高于无CMBs组。既往长期抗血小板治疗患者更容易合并微出血。结论 SWI对急性期脑梗死合并CMBs的检出比常规CT和MRI更有优势,可作为磁共振检查的常规序列。对微出血病灶的检出可用于指导临床抗血小板治疗。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