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3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44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23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94篇
内科学   52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299篇
预防医学   35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06篇
  2篇
中国医学   112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本研究旨在考察舞动团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方法:将随机选取的46名大学本科生分为实验组(23人)和对照组(23人,有3人后测数据流失)。实验组被试接受连续10周,每周2小时的舞动团体辅导,对照组被试不接受任何处理。使用《一般生活满意度量表》、《抑郁量表》、《积极建构问卷》对两组被试进行前后测。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在前测的各指标上差异不显著,在后测的各指标差异显著。组内差异检验结果显示,实验组被试的一般生活满意度后测显著高于前测(t=3.347,P0.005),抑郁水平后测显著低于前测(t=-4.217,P0.001),积极建构分数后测显著高于前测(t=4.954,P0.001);而对照组被试在各指标上的前后测差异不显著。结论:舞动团体能显著增强大学生对事物的积极建构,降低大学生的抑郁水平,提高大学生的总体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经冠状动脉注射方式移植骨髓单个核细胞对心脏功能的改善和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结扎小型猪冠状动脉制备心肌梗死模型,然后经冠状动脉注射骨髓单个核细胞,术后3周用超声心动图以及左心室造影检测心功能.核素心肌显像观察心肌灌注,冠状动脉造影观察侧支循环形成.用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把骨髓单个核细胞通过冠状动脉注射到猪心肌梗死模型,显示左心室dp/dtmax较对照组增高,心肌灌注显著改善。冠状动脉有侧支循环形成,缺血心肌细胞;较对照组减少了53.6%结论骨髓单个核细胞心肌内移植可改善心脏收缩功能,可能与移植细胞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3.
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SAD),又称社交恐怖症(social phobia,SP),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ourth Edition,DSM-Ⅳ)诊断标准中提到,它是指在一种或者多种社交或表演场合(如与陌生人接触或可能被他人注视的场合)表现出明显且持久的害怕[1].SAD每年的患病率为8%,且大多数起病于青春期(15 ~19岁)[2].虽然患病率较高,但中国传统文化讲究谦逊内敛,孩子在陌生人面前表现出害羞、退缩等行为通常被认为是正常的行为表现[3],在诊断和治疗中也很可能被误认为是害羞或者性格内向而易被忽视.但事实上,社交焦虑对病人的影响涉及认知、情绪、生理和行为等多方面,未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较严重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64.
本实验测试了1、3、6、9、12和18月龄雄性小白鼠红细胞内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SeGSH-Px)活性。结果表明,1至6月龄动物随年龄增加酶活性增加(P<0.01),6月龄后随着动物年龄增加,酶活性下降(P<0.01);给满6月龄小白鼠饲喂某些天然保健食物75天后,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上升显著(P<0.01),认为可把该酶视为动物衰老的生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5.
目的描述1990-2019年中国早产患病率及疾病负担变化趋势。方法数据来源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 采用早产患病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率, 分性别评估早产的患病和疾病负担分布情况, 并将中国、全球及世界银行定义的高收入、中高收入、中低收入和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早产患病率和DALYs率进行对比。采用Joinpoint对数线性回归模型检验变化趋势。结果 2019年我国早产患病率为6.34%[95%不确定区间(UI):6.23%~6.44%], 低于全球平均水平(11.24%, 95%UI:11.16%~11.32%)及低收入(13.15%, 95%UI:12.97%~13.33%)、中低收入(12.53%, 95%UI:12.39%~12.68%)、中高收入(8.22%, 95%UI:8.15%~8.29%)、高收入(8.75%, 95%UI:8.67%~8.84%)国家平均水平;早产DALYs率(人年/10万)为217.12(95%UI:191.30~246.69), 低于全球(886.81, 95%UI:762.12~1 034.49)、低收入(1 905.24, ...  相似文献   
66.
目的:分析我国罕见病患者的卫生服务利用和就医体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6年2月利用自制调查问卷在互联网上对罕见病患者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和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在调查的1 771名罕见病患者中,66%的患者曾经被误诊过,80. 52%的患者在确诊后接受过相关的治疗。治疗费用过高是影响就医治疗的首位因素,其次是相关的药品和康复手段缺乏。年龄、性别、种族、受教育程度和医疗保险对患者是否接受过治疗没有显著性影响,有配偶、非农户口、学生、后天获得罕见病和有并发症的患者接受治疗的比例较高。结论:我国罕见病患者的误诊率较高,卫生服务利用率不高,治疗费用过高,同时,目前中国治疗手段缺乏仍需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67.
目的 研究儿童期到成年期社会经济状况变动与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风险的关系及其性别差异。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中2 870名≥60岁老年人;调查内容包括一般特征、社会经济状况及老年抑郁症状状况等。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女性人群中,与儿童期到成年期社会经济状况维持"好"的老年人相比,社会经济状况维持"不好"(OR=2.37,95%CI:1.18~4.76,P=0.015)、由"好"变动到"不好"(OR=2.19,95%CI:1.03~4.66,P=0.042),由"不好"变动到"好"(OR=2.27,95%CI:1.04~4.93,P=0.039)的老年人抑郁症状风险均增加;男性人群中,各社会经济状况变动下抑郁症状发生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 儿童期到成年期社会经济状况变动与女性老年人群抑郁症状发生风险相关。  相似文献   
68.
目的 研究女性老年人认知障碍与其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2002-2011年中国老年健康长寿跟踪调查数据,运用Cox回归模型,以是否认知障碍为因变量,调整基线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居住地、民族、婚姻和教育程度)和健康变量(日常生活能力、高血压、中风和糖尿病,以及乐观和快活),分析女性老年人认知障碍与死亡风险的关系。结果 认知障碍组死亡风险是非认知障碍组的2.22倍(HR=2.22,95%CI:2.08~2.37,P<0.001);在校正混杂因素后,认知障碍仍然与高死亡风险相关联(HR=1.14,95%CI:1.05~1.22,P=0.001)),农村女性认知障碍与高死亡风险无统计学意义(HR=1.09,95%CI:0.99~1.20,P=0.075),城镇女性认知障碍仍然与高死亡风险相关(HR=1.21,95%CI:1.08~1.36,P=0.001)。结论 女性老年人认知障碍与高死亡风险相关,且具有城乡差异。通过干预影响认知障碍发生发展的因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老年人的健康寿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索正/负性情绪对中国老年人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 利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2008、2011、2014和2018年4期的数据,以2008年65周岁及以上的10 993例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性别和年龄组老年人的各维度正/负性情绪状况及差异,通过构建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正/负性情绪对其死亡风险的影响。结果: 与女性老年人相比,男性老年人负性情绪较低,正性情绪较高。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的负性情绪增加,而正性情绪减少。调整了基线调查时受访者的基本人口特征、健康状况和生活习惯变量后,分析结果显示正性情绪维度下,“整洁偏好”(HR=0.922,95%CI:0.889~0.956)、“自主性”(HR=0.933,95%CI:0.914~0.952)和“年轻感”(HR=0.948,95%CI:0.927~0.969)对老年人的死亡风险起到保护作用,而在“豁达观”这一维度,不同回答老年人其死亡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负性情绪维度下,“紧张与恐惧”(HR=1.039,95%CI:1.014~1.065)、“孤独感”(HR=1.053,95%CI:1.029~1.079)和“无用感”(HR=1.069,95%CI:1.047~1.091)对老年人的死亡风险起到危害作用。正性情绪越多,老年人的死亡风险越低(HR=0.967,95%CI:0.956~0.978),而负性情绪越多,老年人死亡风险则越高(HR=1.024,95%CI:1.013~1.035)。结论: 老年人各维度的负性情绪可能增加其死亡风险,应及时疏导老年人的负性情绪;在老年人的健康促进中也应注重对其各维度正性情绪的鼓励,这需要家庭、社区和政府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70.
磁共振成像射频线圈技术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磁共振成像设备采集到的射频信号很弱,极易受到来自外界噪声的干扰,因此提高图像信噪比是磁共振成像的首要任务.而射频线圈作为信号接受链前端,则是信噪比的决定因素之一.本文首先分类探讨了射频线圈各种技术的基本原理,然后对它们的应用特点进行了阐述,并对影响线圈性能的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旨在达到提高磁共振临床应用的质量控制、质量保证水平以及优化图像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