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以舞动心理为主的团体辅导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干预效果。方法:以上海某高校15名社交焦虑的大学生为舞动心理团体辅导组(实验组),15名同质学生作为对照组,对其社交焦虑进行舞动心理团体辅导干预。在实施舞动心理团体辅导前后采用社交焦虑量表(IAS),自尊量表(SES)进行测量并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在舞动心理团体辅导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量表得分对比显示,在社交焦虑量表维度上,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没有任何显著差异(P0.05);在自尊量表维度上,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也没有显著变化(P0.05);在为期8周的舞动心理团体辅导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量表得分相比显示,在社交焦虑量表维度上,实验组比对照组有显著降低(t=-2.412,P0.05);在自尊量表维度上,实验组比对照组没有显著变化(t=-1.434,P0.05)。结论:以舞动心理为主的团体辅导对大学生社交焦虑具有积极干预效果,对于大学生自尊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团体辅导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团体辅导的方法对青海、宁夏地区两所高校的80位贫困大学生进行干预,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加追踪研究的实验设计,验证团体辅导的效果.结果:团体辅导后,实验组被试的前后测差异显著:自尊水平显著提高,抑郁和焦虑水平显著降低,总体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水平、主观幸福感水平都显著提高;而对照组被试的前后测没有显著差异;追踪评估结果显示团体辅导结束6个月后效果依然存在.结论: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团体辅导能有效改善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贫困大学生的自尊和主观幸福感,降低贫困大学生的抑郁和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咨询干预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效果。方法检索三大中文数据库,对符合标准的原始文献使用REVMAN5.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综合干预仅对敌对(Z=2.04,P=0.04)和偏执(Z=5.29,P<0.00001)2个因子有效;②单独干预和总体干预对9个因子改善效果均显著。结论团体心理咨询能够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单独干预效果明显,综合干预效果甚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的团体辅导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以团体辅导的形式对35名研究生进行干预,采用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测试加追踪测试的实验设计,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CPSS)、自我接纳量表(SAQ)为评估工具。结果:团体辅导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症状自评量表多个指标(总均分、人际敏感、焦虑、精神病性)以及感知压力水平显著降低,自我接纳水平显著提高,追踪评估结果显示团体辅导结束后4周效果依然存在。结论: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团体辅导能改善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降低其负性症状和知觉压力水平,提高其自我接纳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团体咨询对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干预效果。方法:于2013年3月和9月共招募存在轻中度抑郁症状的大学生80名[Beck抑郁问卷第二版(BDI-II)得分为5≤BDI-II<21],将其随机分至干预组(n=40)或对照组(n=40),干预组接受为期8周的认知行为团体咨询,对照组在干预期和追踪期不接受任何处理。在基线水平、8周干预后及随访3个月末通过BDI-II、生活满意度问卷(LSR)、大学生解释风格问卷(ESQ)及社会问题解决问卷中文版(C-SPIS)来评估干预效果。结果:BDI-II、LSR、消极解释风格(CN)、消极问题定向(NPO)以及积极问题定向(PPO)评分的分组与时间的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表明:基线水平,两组各量表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8周干预后,干预组的BDI-II得分低于对照组[(6.6±3.1)vs.(10.3±4.1),P<0.001];随访3个月末,干预组的BDI-II、CN、NPO得分均低于对照组[(4.5±2.2)vs.(12.6±4.6),(12.2±1.2)vs.(14.9±1.2),(12.8±2.5)vs.(16.9±2.8),均P<0.05],而LSR和PPO得分均高于对照组[(4.3±0.9)vs.(3.5±1.0),(18.3±2.7)vs.(16.7±2.0),均P<0.05]。结论:认知行为团体咨询能有效降低抑郁症状,促进解释风格的积极转变,并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增进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优化。方法:以团体心理辅导形式对100名大学生进行为期10个月的干预训练。结果:两组被试在阳性项目数、人际、抑郁、焦虑、恐怖这五项上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SCL-90总分、躯体症状、强迫三项差异达到非常显著水平(P<0.01);该干预对男女生的影响程度基本一致。结论:综合性团体心理干预能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心理素质训练训练应该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探讨积极心理学取向团体辅导对大一新生幸福感的提升效果。采取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团体辅导对15名大一新生进行干预,另15名大一新生作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使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问卷对干预前后以及干预3个月后的幸福感进行评估。结果发现:干预初始,干预组的幸福感总分与积极情绪、消极情绪、自我满意及人际关系等维度的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9周干预后以及随访3个月末,2组在幸福感及各维度上的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上述结果表明,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团体辅导能有效提升大一新生的幸福感水平,尤其是在积极情绪、消极情绪、自我满意及人际关系方面。  相似文献   

8.
人际关系团体咨询对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干预探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考察人际关系团体心理咨询在干预大学生抑郁症状方面的作用。方法对筛选出来的具有抑郁症状的8名学生,运用人际关系治疗法,开展共8次的团体心理咨询。结果SDS均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极显著(t=6.03,P<0.01);SCL-90抑郁项均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显著(t=2.84,P<0.05);SCL-90人际关系敏感项降低值(1.25±0.51)有统计学意义(t=2.13,P<0.05);树木人格图显示抑郁症状缓解。学生对团体咨询活动的满意度高。结论人际关系团体心理咨询是干预学生抑郁症状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元认知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和谐水平的干预效果,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和谐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元认知团体辅导的方法对72名大学生进行干预,使用元认知问卷与心理和谐问卷进行干预前、干预后及干预1个月后的追踪测量,采用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加追踪研究的实验设计,验证团体辅导的效果。结果团体辅导前,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元认知与心理和谐得分无显著差异;团体辅导后,实验组元认知与心理和谐得分均显著高于控制组(t=3.84,2.43,2.33,3.01,3.83,3.84,2.22,4.22;P0.05或0.01);追踪评估结果显示,团体辅导结束1个月后效果依然存在(t=3.19,2.20,2.15,2.46,3.84,4.43,2.19,4.27;P0.05或0.01)。结论元认知团体辅导能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和谐水平。  相似文献   

10.
团体咨询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团体咨询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团体咨询训练方法对大学生进行为期5周的训练,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估。结果大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前测得分明显高于后测得分(t=2.44,P<0.05);大学生在强迫(t=2.59,P<0.05)、人际关系敏感(t=2.88,P<0.01)、抑郁(t=2.45,P<0.05)和偏执(t=2.99,P<0.01)4个因子上的前测得分均明显高于后测。结论团体咨询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s changes in kinaesthetic ability among Dance Movement Therapy (DMT) trainees, as compared to Art Therapy trainees. A field study was conducted using a quasi-experimental pre-post group design. Participants were 42 graduate students. Kinaesthetic ability was evaluated using a table of movement dimensions, based on Laban Movement Analysis (LMA). Tutor evaluation was also included. Results indicated an increase among the DMT group in all areas of kinaesthetic ability. No change was found among the Art Therapy students. The particular combination of therapeutic elements and movement experience in DMT training may be the basis for changes in kinaesthesia. The study result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an easy-to-use movement assessment tool based on LMA.  相似文献   

12.
The emergence of dance therapy in Hungary has been a long and organic process from the 1980s onwards. In those years, psychiatrist and psychotherapist Márta Merényi developed Psychodynamic Movement and Dance Therapy (PMDT), a psychoanalytically oriented psychotherapeutic method, based on the body-mind work, the movement improvisation and the psychodynamic working through of movement experiences and relations in the group. This article offers insight into the Hungarian PMDT: its history, theoretical roots, therapeutic practice, applications, training and organisation, with an outline of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body-mind work, the interpersonal dynamics, leader instructions, and the creative movement and verbalism in PMDT.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精神科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探讨心理干预的作用.方法 30名精神科医护人员作为研究组和34名一般人群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焦虑、抑郁情绪和幸福感进行评估,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对研究组进行5周的心理干预,比较其情绪和幸福感在干预前后的差异,并与一般群体相比较.结果 ①研究组焦虑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t=3.21,P<0.05);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得分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78,P<0.05);抑郁自评量表(SDS)分数没有显著性差异(t=0.96,P>0.05);②研究组在心理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分数均有所改变,其中,SAS分数显著性降低(t=3.52,P<0.05);GWB分数提高且有统计学意义(t=4.28,P<0.05);③研究组经心理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焦虑和抑郁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幸福感仍较低且有统计学意义(t=4.81,P<0.05).结论 精神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较一般人群差,心理干预可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乐观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揭示大学生乐观的结构,探讨乐观与心理幸福感(即生活满意度、抑郁)的戈系。方法:采用生活满意度问卷、抑郁问卷和自编的乐观问卷对3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乐观问卷包括效能感、失败、乐观和悲观四个维度,其中乐观维度和失败维度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效能维度和失败维度对抑郁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的乐观能昆著地预测心理幸福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两种教学模式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为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应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68名学生、应用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65名学生和未进行课堂教学的60名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测评对比。结果①经过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学生比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提高(U=342.2,P〈0.05);各因子分降低显著(U=312.5,P〈0.05,);②经过心理健康课堂教学的学生比未上过心理健康课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显著(U=332.2,P〈0.05,)。结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较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成效显著;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学校教育的主导方向。  相似文献   

16.
情感支持小组对受虐待妇女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小组辅导对组员心理发展的作用。方法 采用 SCL-90量表和自制问卷对小组辅导的 1 7名在家庭暴力中受到伤害的妇女进行组前和组后调查 ,并按照受虐待妇女的文化程度、年龄、户口所在地抽取 3 0名一般妇女作为参照。结果  1组前受虐待妇女与一般妇女心理健康各项因子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 P<0 .0 1 ) ;2组前和组后组员心理健康各项因子除强迫和敌对两项外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 P<0 .0 1 ) ;3组后组员与一般妇女心理健康躯体化、敌对、人际敏感、恐惧 4项因子已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参加小组后组员产生了积极的情绪体验 ,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状态的矫治效果。方法将10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113名家属随机分为研究组(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组)59例,对照组54例,分别在入院时、干预6周后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艾森克人格量表(EPQ)评分。结果研究组干预6周后抑郁、焦虑程度显著降低(P〈0.01),且抑郁、焦虑减轻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具有不稳定性人格特征的家属干预6周后抑郁、焦虑减轻程度明显大于稳定性人格特征的家属(P〈0.01)。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和情绪障碍,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干预能不同程度地减轻患者家属的抑郁、焦虑情绪和具有不稳定性人格特征家属的抑郁、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8.
小组治疗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用小组治疗方法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进行干预,以36项简式健康调查问卷(SF-36)评定干预效果。方法:以“准实验法”的原则为依据,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小组治疗干预,在实验前后分别对两个组的成员进行SF-36问卷的测试并分别对比前测和后测的分值,观察其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的前测和后测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而对照组的前、后测分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结论:小组治疗对于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干预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9.
团体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考察团体心理辅导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一年级的两个班,一个为团体心理辅导班46人,进行为期30课时,共15次的团体辅导,另一个班为对照班(50人),不进行团体辅导。团体辅导前后采用SCL-90分别对两个班的学生施测,团体辅导班学生另自评课程内容和教学效果。结果:团体辅导班与对照班相比,团体辅导后学生的SCL-90总分及除恐怖、躯体化因子外的各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班,有统计学显著意义(t=2.14-4.38,P<0.01),其SCL-90总分降低值(24.47±7.23)大于对照班的总分降低值(13.35±2.49,t=6.24,P<0.01)。除学习辅导、生涯规划外,团体辅导班有93.4%(43/46)的人认为专题辅导对自己有不同程度的帮助,学生满意的专题与活动排在前三位的是小组成立、人际交往、情绪管理。结论:团体辅导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创造性地展开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对话,对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