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963篇
  免费   6981篇
  国内免费   10659篇
耳鼻咽喉   46篇
儿科学   1274篇
妇产科学   81篇
基础医学   10236篇
口腔科学   122篇
临床医学   27571篇
内科学   2795篇
皮肤病学   128篇
神经病学   1940篇
特种医学   8107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70453篇
综合类   53560篇
预防医学   5845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18069篇
  476篇
中国医学   7113篇
肿瘤学   2757篇
  2024年   1125篇
  2023年   3902篇
  2022年   2620篇
  2021年   4254篇
  2020年   4628篇
  2019年   5873篇
  2018年   4775篇
  2017年   3996篇
  2016年   4739篇
  2015年   5643篇
  2014年   9445篇
  2013年   10471篇
  2012年   12422篇
  2011年   13853篇
  2010年   12230篇
  2009年   12321篇
  2008年   11313篇
  2007年   10448篇
  2006年   9786篇
  2005年   9377篇
  2004年   8263篇
  2003年   7435篇
  2002年   5728篇
  2001年   5678篇
  2000年   4784篇
  1999年   4155篇
  1998年   3253篇
  1997年   2631篇
  1996年   2314篇
  1995年   2076篇
  1994年   1690篇
  1993年   1043篇
  1992年   990篇
  1991年   905篇
  1990年   879篇
  1989年   808篇
  1988年   943篇
  1987年   645篇
  1986年   581篇
  1985年   545篇
  1984年   389篇
  1983年   329篇
  1982年   319篇
  1981年   219篇
  1980年   220篇
  1979年   128篇
  1978年   81篇
  1977年   48篇
  1976年   52篇
  1965年   3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8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骨水泥PKP联合雌激素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腰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腰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行PKP手术治疗时骨水泥注入的剂量不同分为三组(A组2-4 mL、B组4-5 mL、C组5-6 mL),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比较术后三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相比,治疗前VAS评分、OD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3天及1年后随访时,三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组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椎体中部高度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3天及1年后随访时,三组患者治疗后椎体前缘、中间高度均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组间比较椎体前缘高度:C组B组A组,椎体中间高度:C组B组A组,且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A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12.5%)明显低于B组(30.0%)、C组(41.0%),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KP术中注入小剂量骨水泥(2-4 mL)对于治疗老年女性OVCFs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及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2.
目的:评估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伴裂隙样变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 效。方法:回顾分析 2014-01~ 2018-09 我科经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的 107 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型 骨折,其中有 18 例伴裂隙样变,手术前后应用腰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Oswestry 功能 障碍指数(oswestry dability index,ODI)和椎体高度恢复进行疗效评估。结果:全部病例随访10.7±0.6mo,术前和 术后 3 d、1mo、3mo 比较 VAS 评分、ODI 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各个时间段病人的比较中,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伴有裂隙样变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病人,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手术治疗,疼痛 症状明显缓解,因此,对于伴有裂隙样变椎体压缩性骨折病人行手术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是一种可行的手术 选择。  相似文献   
83.
<正>桡骨远端骨折比较常见,由于中老年患者大多数存在着骨质疏松和跌倒的危险因素,在紧急情况下是用桡骨远端支撑其发生桡骨骨折的风险远远高于普通人群~([1])。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后具有较高的伤残率,近20%~30%的患者在桡骨骨折后会发生致残率而手术治疗是目前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主要治疗手段,它可以使患者腕关节活动处于尽快恢复功能,降低僵硬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中老年骨折患者大多数年龄较大以及康复训练时间忘记去执行,均存在桡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依从性差,康复训练不规范的问题,在短期的住院阶段,患者及陪护人员很难掌握足够的护理、康复训练知识及技能,因此患者出院后的疾病  相似文献   
84.
<正>目前国际上尚没有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指南~([1]),护理工作主要是按照《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及病种特点等结合科室实际自行制定的护理常规。为了加强科室护理工作,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我科在之前实施优质护理的基础上,为了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针对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实施了"创新优质护理服务"试点。为了检验"创新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本研究针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及创新优质护理服务,对其手术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5.
<正>传统的常规四肢骨折护理干预模式往往将重点放在避免术后肢体损伤和肢体功能恢复,忽视了患者的疼痛和负性心理影响,随着护理干预方式的进步,整体护理作为一种新型护理干预模式,注重患者的连续性、规划性和程序性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护理需求充分考虑和满足,使患者在心理和生理各方面感受护理的舒适性受到重视~([1])。本文选取我院就诊的200例四肢创伤骨折手术患者,并分组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基于3D打印模型的健康宣教对胸腰椎结核患者卧床依从性、精神状态等健康结局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法将2018年1—8月间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骨科收治的104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分为2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加用3D打印模型辅助护理干预。2组均由住院开始护理至手术前1 d。于护理干预前后采用Morisky-Green测评表评价患者绝对卧床依从性,自制量表评价相关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问卷评价2组患者抑郁及焦虑情况,进而探讨基于3D打印模型的健康宣教对胸腰椎结核患者卧床依从性、精神状态等健康结局的影响。 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绝对卧床依从性佳为96.15%,对照组绝对卧床依从性佳为67.3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健康知识总知晓率为98.08%,对照组健康知识总知晓率为73.08%,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SDS、SAS评分均显著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采用3D打印模型进行健康宣教可显著提高患者绝对卧床依从性,以及结核相关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可稳定患者心理,有助于胸腰椎结核的后续治疗。   相似文献   
87.
目的 依据髌周解剖学特点,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应用髌周电灼去神经化的临床效果。 方法 纳入82名诊断为骨性关节炎的患者(91膝),予行双侧或单侧不置换髌骨的TKA,按随机对照原则将病人分为两组,共有41名实验组患者(45膝)在TKA中接受了髌周去神经化处理,41名对照组患者(46膝)未做该处理。手术主刀为同一骨科医师,均使用相同的膝关节假体系统。主要评价项目包括膝关节KSS评分、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WOMAC)、Feller髌骨评分及VAS评分。 结果 82名患者术后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2个月,两组病人的膝关节KSS评分、WOMAC、Feller髌骨评分及VAS评分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在TKA中行髌周电灼去神经化,不能显著改善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88.
目的采用微创脊柱创伤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脊柱创伤患者64例,按照术式不同分为行常规开放式手术治疗对照组(n=32)与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实验组(n=32),对比疗效。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耗时、住院时间及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手术相关指标及预后效果极佳。  相似文献   
89.
敬告读者     
正近期有不法分子仿制冒充本刊网站,诱骗作者在虚假网站上进行投稿,然后骗取钱财。为此,本刊特声明如下:1.本刊官方网站为:http://gjgkx.paperopen.com,其他地址的网站均为虚假钓鱼网站,请读者、作者仔细甄别2.本刊唯一官方投稿邮箱为intjorthop@163.com。3.本刊版面费均需要通过邮局汇款,从未要求作者往银行账户直接打款。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术中下胫腓联合复位质量新型评估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7年5月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24例,其中男18例,女6例;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37.5±6.9)岁。术中X线机透视踝关节正侧位、踝穴位,根据下胫腓联合间隙、重叠、内侧踝穴间隙及"前方曲线"的完整性来判断下胫腓联合复位情况。术后以CT的G值为判断下胫腓联合复位不良的"金标准",判定术中评估的效能。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的踝-后足评分评定疗效。结果本组24例患者术后通过CT的G值评估下胫腓关节复位不良率为16.7%。术后随访时间12~46个月,平均(16.6±5.0)个月。无骨折不愈合、下胫腓联合固定螺钉断裂发生,无螺钉取出后下胫腓联合分离复发病例。AOFAS的踝-后足评分优良率为91.7%。结论关节正位、踝穴位观察下胫腓联合间隙、重叠、内侧踝穴间隙结合踝关节侧位观察"前方曲线",明显提高了下胫腓联合复位质量并改善了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