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95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87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88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08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01.
胸壁结核的CT诊断和分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总结分析31例胸壁结核(不包括胸椎结核)的CT征象并探讨其CT分型,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能力。方法收集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31例胸壁结核患者的资料,回顾性总结分析CT影像特征。结果按照病变的CT表现分为4型,Ⅰ型:胸膜结核球,12例;Ⅱ型:肋骨或胸骨结核,7例;Ⅲ型:胸壁前部结核性脓肿,8例;Ⅳ型:全胸壁结核,4例。结论CT能清楚显示胸壁结核的累及范围和密度变化,有利于病变定性和鉴别诊断,并能够准确地提供分型。  相似文献   
102.
正米粒体滑囊炎是罕见非特异性炎症,因其外形酷似米粒游离于滑膜腔内而得名,好发于四肢大关节,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患者常因关节疼痛、肿胀或活动受限就诊。本研究回顾性分析4例关节米粒体滑囊炎的影像学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20年8月4例于贵州省人民医院经病理证实的米粒体滑囊炎患者,男、女各2例,年龄41~53岁;其中2例因关节周围包块就诊,2例以关节疼痛就诊(表1);均接受MR检查,其中2例接受CT检查。  相似文献   
103.
为了探讨双源CT(DSCT)扫描技术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于2010年4月至2012年6月对收治的ANP患者行DSCT双能量扫描,并获得80 kV、140 kV和加权融合120 kV图像,旨为临床医生制定临床治疗措施及评估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4.
CT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力,能清楚地观察脊椎骨质结构及其周围软组织,易发现早期的骨质破坏,横断位扫描图像不受影像重叠的干扰,具有普通X线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现将我院1991~1999年资料完整的60例脊椎骨破坏性病变的CT表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5.
患者女,3岁,自幼发现心脏杂音入院。患儿自幼易感冒,哭闹或活动后出现紫绀、气急症状。查体:体温、呼吸、脉搏正常。血压:上肢86mmHg/46mmHg(1mmHg=0.133kPa)左下肢96mmHg/48mmHg;右下肢104mmHg/52mmHg。发育欠佳,口唇紫绀,颈静脉无怒张。胸廓对称无畸形,心率132次/min,律齐,胸  相似文献   
106.
外围型小细胞肺癌的CT表现及分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15例外围型小细胞肺癌(P-SCLC)的临床表现及CT征象,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能力。方法收集经手术或肺穿活检证实的15例P-SCLC的临床资料,回顾性总结分析其CT影像特征。结果根据原发灶及转移范围的CT表现分为4型:Ⅰ型,孤立结节不伴转移,2例;Ⅱ型,原发灶伴转移未超过同侧肺门及纵隔淋巴结,7例;Ⅲ型,原发灶伴转移达两肺或有肺外转移,4例;Ⅳ型,原发灶伴癌性淋巴管炎累及1个以上肺叶,2例。结论CT能清楚显示P-SCLC原发灶的特征及转移范围,CT分型能为临床分期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7.
108.
目的探讨利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钙化积分的虚拟平扫成像(VNC)降低扫描辐射剂量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8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双层探测器光谱CT行CCTA扫描的122例患者资料。记录每位患者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剂量(E)。记录检查时间。在后处理工作站中, 基于CCTA的光谱基数据(SBI)生成VNC图像。2名医师分别独立评价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真实平扫(TNC)及VNC的钙化积分(CSTNC, CSVNC)并做Pearson相关性分析, 得到校正系数λ, 各分支校正系数分别记为λLAD、λLCx、λRCA, 总体冠状动脉(Total)的平均校正系数记为λAVG。校正后VNC的CS(CCSVNC)=λ× CSVNC。采用重复测量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CSTNC、CCSVNC的差异;采用Bland-Altman法分...  相似文献   
109.
杨方四  陈松  周爱英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1):1698-1699,I0006
目的 探讨规范化院前急救对重症脑血管病治疗效果影响.方法 120例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按接诊时间先后分为院前急救组(66例)及时照组(54例),院前急救组均经过合理规范化院前急救治疗;对 照组无合理规范化院前治疗或直接护送入院.并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院前急救组症状缓解时间(1.0±0.2)h、住院天数(20 ±4)d、入院24h病死率25.7%( 17/66);对照组分别为(3.0±0.3)h、(25±5)d、51.8%(28/54),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67、5.95,x2=8.628,均P<0.05).出院半年后随访,院前急救组:存活49例中失访8例,实访41例,CNHISS评分轻型27例(65.9%),中型8例(19.5%),重型6例(14.6%);对照组:存活26例中无失访者,轻型9例(34.6%),中型7例(26.9%),重型10例(38.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7.035,P<0.05).结论 规范化院前急救能促进重症脑血管病症状缓解,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及病残率.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观察自由呼吸StarVIBE序列用于采集胸部T1WI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收集37例CT提示胸部病变患者,根据能否配合屏气20 s分为无法屏气组(17例)及配合屏气组(20例),行StarVIBE序列及常规VIBE序列MR平扫及增强延迟期成像。以"5分法"评价两序列图像中病变清晰度、伪影、肺血管清晰度、纵隔结构清晰度及总体图像质量,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无法屏气组StarVIBE序列平扫及增强图像各项评分均高于常规VIBE序列(P均<0.05)。配合屏气组中,病变清晰度、肺血管清晰度评分在平扫StarVIBE序列图像中均低于常规VIBE序列(P均<0.05),但增强图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图像伪影及总体图像质量评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纵隔清晰度评分在StarVIBE序列平扫及增强图像中均高于常规VIBE序列(P均<0.05)。结论 采集胸部T1WI时,对于能配合屏气者,自由呼吸StarVIBE序列可获得与常规VIBE序列相近的图像质量;而对于无法屏气者,自由呼吸StarVIBE序列可提供较好质量的图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