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24篇
肿瘤学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91.
目的观察脉冲电磁场(PEMF)对大鼠腺垂体及其靶腺功能的影响,探讨PEMF对大鼠内分泌系统损伤的特点及机制,为制定相关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SD雄性大鼠48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8组,辐照组和平行对照组各4组,每组6只。辐照组大鼠以PEMF(200kV/m、200次脉冲)辐照。并于照后12、24、48和96h分别采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腺垂体及其靶腺分泌激素水平。结果大鼠腺垂体及其靶腺分泌激素在辐照后有明显变化,血清皮质醇、催乳素、睾酮以及黄体生成素的上升峰值在照后不同时间(12~96h)分别较相应对照组增加了119.1%、43.9%、264.7%及44.3%(P〈0.05或0〈0.01),而生长激素、T4、T3及TSH的下降最低点分剐较相应对照组减少了67.8%、43.5%、16.9%和35.6%(P〈0.05或P〈0.01)。结论PEMF使大鼠血清激素水平发生时相性变化;提示PEMF可能引起大鼠应激反应的发生及内分泌器官的损伤。  相似文献   
92.
日本核辐射事件发生以后,国际核辐射突发事件的发生态势出现了新的变化特点.从国际核辐射突发事件的发生数量、影响力以及公众的关注程度等方面分析了目前国际核辐射事件发生态势出现的新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防原医学原有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提出的新的要求和挑战.  相似文献   
93.
维甲酸及氟伐他汀对放射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叶江枫  戚好文  梁军  蒙育林  任东青 《医学争鸣》2003,24(18):1707-1709
目的 :观察维甲酸 (RA)、氟伐他汀 (Flu)对放射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 .方法 :雌性SD大鼠 10 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C组 )、单纯照射组 (R组 )、RA治疗组 (W组 )、RA联合Flu治疗组 (F组 )和地塞米松 (Dex)治疗组 (D组 ) .后 4组动物经硫喷妥钠ip麻醉后 ,行直线加速器全胸部照射 ,照射后次日W组每日灌服RA 2 0mg·kg -1·d -1,F组灌服Flu、RA各 10mg·kg-1·d-1,D组灌服Dex 3.33mg·kg-1·d-1.于照射后 5 ,15 ,30 ,6 0d活杀动物 ,切片行HE和甲苯胺蓝染色 ;透射电镜 ;TGF β1mRNA原位杂交检测 .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 .结果 :R组在照射后 30 ,6 0d肺间质面密度逐渐增大 (P <0 .0 1) ,而W、F组与同期R组比较明显减小 (P <0 .0 1) ,D组 30d减小 (P <0 .0 5 ) .R组在照射后 6 0d与C组相比肥大细胞数增多 (P <0 .0 1) ,而W、F、D组与同期R组比较减少 (P <0 .0 1) .R组 6 0d间质胶原纤维明显增多 ,II型细胞线粒体、内皮细胞肿胀 ;W、F组间质胶原纤维减少 ,II型细胞线粒体肿胀消失 .R组照射后 30 ,6 0d与C组比较TGF β1mRNA表达明显增强 (P <0 .0 1) ,W、F组在照射后 30 ,6 0d与同期R组相比减弱 (P <0 .0 1) .结论 :RA联合Flu较RA单用能更好地减轻放射性肺炎 ,抑制胶原纤维增生 ,从转录水平抑制TG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次声暴露后雄性大鼠性行为的变化,检测血清睾酮和睾丸组织SF-1.StAR及P450see mRNA的表达。 方法:实验于2005—12在西京医院实验外科次声实验室完成。①选取清洁级SD成年雄性、雌性大鼠各72只,将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次声干预组(64只)和空白对照组(8只)。次声干预组大鼠又按干预时间和强度分为8个亚组:次声干预1,7,14,21d给予8Hz、130dB次声组;次声干预1,7,14,21d给予8Hz、90dB次声组;8只/组。各组大鼠根据上述分组分别给予次声作用1,7,14,21d,1次/d,2h/次。空白对照组不予次声作用。②在进行交配实验前,对72只雌鼠进行激素预处理。分别于次声作用各时间点结束后30min内,将每只雄性大鼠分别放入笼中5min,令其适应环境。然后每笼投放1只预处理的雌鼠,记录40min内雄鼠爬背潜伏期、爬背次数、射精潜伏期、射精次数。(参次声干预1,7,14.21d各时间点,上述指标观察结束后,检测血清睾酮浓度和类固醇合成因子1、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细胞色素P450胆固醇侧链裂解酶mRNA的表达水平。 结果:实验选取清洁级SD成年雄、雌鼠各72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次声暴露对雄性大鼠性行为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强度为8Hz、130dB次声作用的大鼠,扑捉潜伏期和射精潜伏期明显增加(P〈0.05),扑捉次数和射精次数显著减少(P〈0.05),且随着作用时间增加,大鼠性行为减退加重;而强度为8Hz、90dB次声作用的大鼠,作用1d和7d时扑捉潜伏期和射精潜伏期增加(P〈0.05),扑捉次数和射精次数减少(P〈0.05);作用14d和21d时上述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1)。②次声暴露对雄性大鼠血清睾酮水平的影响:强度为8Hz、130dB次声作用的大鼠血清睾酮水平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强度为8Hz、90dB次声作用的大鼠血清睾酮水平随着时间的增加呈现先降低(1d和7d)而后又略有回升(14d和21d)。③次声暴露对大鼠睾丸类固醇合成因子1、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细胞色素P450胆固醇侧链裂解酶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强度为8Hz、130dB次声作用的大鼠各指标表达水平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而下降(P〈0.05);强度为8Hz、90dB次声作用的大鼠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细胞色素P450胆固醇侧链裂解酶mRNA表达水平于1,7d降低(P〈0,05),而14,21d略有回升(P〉0.05),各时间点类固醇合成因子1mRNA表达水平虽有波动,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结论:随着8Hz、130dB次声作用时间的增加,大鼠性行为减退逐渐加重.具有时间累积效应特点;随着8Hz、90dB次声作用时间的增加,大鼠性行为先出现减退,随后出现一定程度的适应;睾丸组织类固醇合成因子1、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细胞色素P450胆固醇侧链裂解酶mRNA的表达和睾酮合成的变化与大鼠性行为改变平行。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16Hz、130dB次声连续作用后大鼠下丘脑内钙离子的分布变化规律。方法用16Hz、130dB次声连续作用1、7、14、21次,2h/次/d。分别于作用后0.5、12h观察大鼠下丘脑内钙离子的分布。结果空白组、对照组下丘脑神经细胞结构正常,钙离子呈规则的圆形黑色小颗粒,边缘整齐。主要分布于神经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的突起中。次声组下丘脑神经细胞的超微结构都有损伤改变伴随钙离子颗粒减少。结论次声可损伤大鼠下丘脑内神经细胞,损伤程度和次声作用参数及机体代偿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6.
RT-PCR分析工频磁场暴露后MCF-7细胞p53 mRNA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桂荣  郭国祯  郭鹞  宫越顺二 《医学争鸣》2002,23(11):1016-1018
目的:观察工频磁场暴露对MCF-7细胞p5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人乳腺癌MCF-7细胞暴露或假暴露于60Hz,5mT工频场中4,8和24h,采用RT-CR方法定量分析照射后不同时间MCF-7细胞p53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工频磁场暴露4,8和24h,MCF-7细胞p53mRNA的表达水平保持不变,结论:工频磁场暴露对MCF-7细胞p53mRNA的表达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7.
基于机器视觉的水迷宫测量分析自动化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学习和记忆是重要的高级神经功能,研究学习记忆是神经科学、心理学等学科的重要内容。检测学习记忆的方法很多,如Y型迷宫、Morris水迷宫方法等,主要用于测试动物(大小鼠等)对空间位置觉和方位觉的学习记忆能力,属于空间学习记忆和长期记忆。它是利用强迫动物游泳,在水中设置平台、盲  相似文献   
98.
目的研究电磁辐射对大鼠海马、边缘区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电磁辐射照射后不同时间大鼠海马、边缘区的超微结构。结果电磁辐射照射后,海马、边缘区组织中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线粒体肿胀、溶酶体增多、核染色质边集;照射后即刻、1~3 h毛细血管周围间隙增大,少数血管内皮细胞肿胀,4~5 h毛细血管周围间隙部分增大,血管内皮细胞有空泡形成。结论电磁辐射照射可损伤大鼠海马、边缘区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对毛细血管损伤的近期效应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99.
目的 观察MCX-912,AK21223和KU2286单用或及加辐射时对习EMT6乳腺癌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荷瘤模型及^60Co-γ线照射进行实验,计算瘤重抑制率。结果 (1)MCX-912,AK2123和KU12286单用或联用均具有明显抗肿瘤或协同抗肿瘤作用;(2)MCX-912,AK21235 KU2286单用或联用均能增强^60Co-γ线照射治疗的疗效,并观察到以MCX912+AK212  相似文献   
100.
结核分枝杆菌差异蛋白MPT64与ESAT6的融合表达与纯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师长宏  王晓武  朱德生  李元  徐志凯 《医学争鸣》2005,26(20):1840-1842
目的: 融合表达结核分枝杆菌分泌蛋白MPT64-ESAT6,为结核病的预防提供可供选择的有效亚单位疫苗. 方法: 设计含不同酶切位点的mpt64和esat6引物,采用PCR的方法从结核分枝杆菌毒株H37Rv-DNA中分别扩增出相应大小的DNA片段,将片段分别与T-easy载体连接测序. 将测序正确的mpt64和esat6按照不同的酶切位点克隆入pPro-EX HT表达载体,挑选出阳性克隆,将诱导的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蛋白电泳分析,同时与6×His的mAb进行Western-blot分析,并用Ni-NTA亲合柱纯化表达产物. 结果: PCR获得的mpt64和esat6序列与GenBank报道的完全一致. 两者在大肠杆菌DH5α株中融合表达的产物Mr为38×103,与预计大小相吻合. Western-blot结果显示,在Mr约38×103处有表达产物与6×His mAb特异性结合带. 表达产物为包涵体,通过Ni-NTA纯化系统,可得到纯化的目的蛋白. 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的分泌蛋白MPT64和ESAT6被成功的融合表达,有望为结核的临床判定提供有效的诊断试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