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9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4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螺旋CT图像重组技术对颌骨埋伏阻生牙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1例颌骨埋伏阻生牙患者行横轴面薄层CT扫描,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及容积再现(VR)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对31例共38颗埋伏阻生牙,MSCT重组图像均能清楚显示其数量、位置、阻生方位、唇腭侧、萌出方向及与邻牙的关系。结论: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够正确诊断埋伏阻生牙及其相关情况,对埋伏阻生牙正畸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2.
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小肾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小肾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肾癌的螺旋CT表现.结果:17例中小实性肾癌15例,小囊性肾癌2例;CT平扫呈低密度12例,等密度4例,稍高密度1例,伴有斑点状钙化2例;增强扫描皮质期13例呈不均匀明显强化,2例呈轻中度强化,另2例小囊性肾癌的囊壁、壁结节及囊内分隔明显强化;实质期、肾盂期扫描所有肿瘤强化均迅速减退,呈"快进快退" 改变;4例可见假包膜.17例MPR/MIP、9例VR重建均能清楚显示肾血管、肿瘤与邻近组织的关系,并发现副肾动脉2例.结论:小肾癌多为富血供肿瘤,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能提高小肾癌的检出能力及定性诊断率;MPR/MIP、VR重建能清楚显示肿瘤及肿瘤与邻近组织、器官的关系,发现肿瘤肾的肾动脉有无先天变异、静脉内有无癌栓,能为外科手术提供所需要的关键信息.  相似文献   
43.
腹膜假性黏液瘤(pseudomyxoma peritonei,PMP)是一种以黏液外分泌性细胞在腹膜或网膜种植而导致腹腔内大量胶冻状黏液腹水为特征的疾病,发病率较低,据统计每一万次腹部手术中可有2例。自1884年werth和1901年Frankel先后报道1例来源于阑尾囊腺瘤与阑尾囊肿的PMP以来,关于PMP的报道逐年增多。我们对2001年至2006年间经病理证实的29例PMP的影像表现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4.
毒鼠强中毒性脑病的CT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毒鼠强中毒性脑病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搜集毒鼠强中毒性脑病患者4例,分析其脑部CT表现。结果急性期(8d内)表现:(1)不同程度脑水肿,表现为皮层密度减低,灰白质分界不清,CT值降至11~13HU之间,严重者呈均一水样密度。(2)蛛网膜下腔出血。慢性期表现为中毒性缺血缺氧性脑病。结论 毒鼠强中毒性脑病急性期有一定特征,并可预测病变严重程度,慢性期无特征性。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正常成人不同呼吸时相上气道CT影像形状和各平面测量参考值。方法搜集无睡眠呼吸疾病史健康成人65例,于清醒状态下行多层螺旋CT仰卧位扫描,扫描范围从蝶窦中部至气道食管分界点水平。每位研究对象均扫描平静呼吸、深吸气末、深呼气末及闭口堵鼻深吸气(Müller’s)4个呼吸时相,分别测量鼻咽区、腭咽区、舌咽区和会厌区的前后径、左右径、截面积,软腭的长径和厚径,鼻咽顶壁的厚径,以单侧95%可信区间确定各测量指标参考值,采用仿真内镜重建观察上气道形状。结果上气道整体基本形状呈两端略宽椭圆柱形,左右横径大于前后矢状径。各部位咽腔截面形状有所不同,仿真内镜能清楚观察腔内结构。不同呼吸时相各测量径线数值无统计学差异,并确定各径线的正常值范围。结论正常成人上气道CT影像形状和各部位测量参考值的确定为临床正确诊断OSAS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囊性肾癌的螺旋CT表现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囊性肾癌的螺旋CT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单囊8例,多囊6例。囊壁不规则增厚或内壁毛糙11例,囊壁菲薄均匀3例,其中伴壁结节及分隔各4例,伴壁结节与分隔同时存在2例。分隔厚薄不均5例,纤细均匀1例。平扫肿瘤呈囊实性混杂密度12例,呈较均匀囊样低密度2例,肿瘤实性部分钙化3例;增强后肿瘤实性部分呈明显快进快退型强化11例,部分呈快进快退型强化合并部分中度进行性延迟强化1例,轻度强化2例。结论:螺旋CT在囊性肾癌诊断中是一有价值的常用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肾脏继发性淋巴瘤(RSL)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搜集RSL共6例,左肾4例,右肾1例,两肾同时累及1例,回顾性分析其CT平扫和增强表现特点。结果 RSL巨块型2例、结节型1例、肾窦型2例、肾周肿块型2例。均表现为相应部位为主的软组织肿块,平扫病灶呈等或稍高密度,增强皮髓质期病灶轻度不均匀强化,实质期及排泄期强化趋于均匀;巨块型和肾周肿块型常表现为肾血管受包埋及牵拉,穿行其间,管腔受压狭窄,但无破坏及肾静脉瘤栓征象,形成"血管穿越征";排泄期肾盂及肾盏受压变窄、变形,远侧肾盏轻度扩张积水,但未侵入肾盂肾盏腔内,形成"肾盂挤压征"。巨块型和肾周肿块型RSL极易侵犯同侧肾上腺和累及对侧肾脏、肾上腺,常伴腹膜后间隙引流淋巴结肿大,并融合成巨大团块,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常包埋其中,呈"腹主动脉淹没征"。结论 RSL CT征象具有一定特征,对于准确诊断淋巴瘤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8.
小肠间质瘤的多层CT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小肠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小肠间质瘤19例,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特点.结果 起源于十二指肠3例,空肠10例,回肠6例;良性4例,交界性3例,恶性12例;CT表现特征为肠壁偏心性软组织肿块,良性倾向者多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最大径多<4 cm,密度均匀,边界清楚,增强多显著均匀强化.恶性倾向(交界性和恶性)者多表现为分叶状或不规则肿块,最大径多>4 cm,其内多见低密度坏死及囊变区,肿块内或边缘条状强化瘤血管,边界不清,常推移或侵犯周围组织.结论 多层螺旋CT及重组技术能显示小肠间质瘤强化方式、内部特征、供血动脉及回流静脉,有一定特征性,可作为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放置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24例,均采用胆道支架放置术的治疗方法,分别观察血清胆红素下降程度,手术并发症,并随访病人生存期和胆道支架维持通畅时间。结果:所有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均安全,胆道支架放置术疗效显著,黄疸消除率为70.8%,平均支架维持通畅时间为8.6个月,半年和一年生存率为62.5%和16.7%。结论:胆道支架放置术在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有较好疗效,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50.
目的提高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计算机x线摄影(CR)影像表现的认识,增强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方法采用高分辨率影像板对临床疑诊病例进行床边摄片,并选择经临床确诊、治疗且有完整CR影像资料的NRDS患儿共50例,动态观察其CR改变及临床特点。结果并吸人性肺炎9例,感染性肺炎8例,肺出血3例,气胸2例。影像表现共分4级,Ⅰ级5例,Ⅱ级20例,Ⅲ级22例,Ⅳ级3例。典型CR征象为肺野透过度降低,肺内广泛的网状、颗粒状密度增高影,并伴多发的含气支气管像。结论CR床边摄影是临床诊断NRDS最重要的影像方法,应结合临床不断提高对NRDS的诊断、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