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41.
患者男性,54岁。住院号144734。无明显诱因刺激性干咳,伴胸闷不适20天。以“左下肺炎”于1984年11月13日入院。既往无结核病史及其他传染病接触史。  相似文献   
42.
目的:从国内外磁共振成像近年来对脑梗死预后的研究出发,探讨应用不同磁共振成像序列和方法对脑梗死患者的预后进行早期判断的价值。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85-01/2004-4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MRI,cerebralinfract,prognosis”,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1985-01/2004-04的与MRI早期判断脑梗死临床预后的文献,检索词“磁共振,脑梗死,预后”,并限定文献语种为中文。资料选择:就检索到的132篇文献进行筛选,选择其中为随机临床试验的研究,并有可靠的连续观察结果和预后评分,并排除综述类文献。资料提炼:将筛选到的文献按不同的MRI成像序列,排除其中内容重复的研究,其中27篇为MRI与脑梗死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资料综合:27篇文献共包括650余例患者,分别应用MRI对经神经内科治疗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预后进行早期判断。用于脑梗死的MRI脉冲序列包括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脉冲序列(T2WI)、快速反转恢复成像自由水抑制技术、弥散加权成像、脑血流灌注加权成像、磁共振波谱、磁共振血管成像和血氧水平依赖成像。结论:综合应用各种MRI检查技术可以为脑梗死患者提供比较准确的预后资料。  相似文献   
43.
目的 分析芭蕾舞学员耻骨联合骨软骨炎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24例芭蕾舞学员行骨盆常规螺旋CT扫描,测量其耻骨联合宽度并观察分析耻骨联合骨质改变及其稳定性.结果 24例芭蕾舞学员耻骨联合间隙2~7 mm,平均4.37 mm,10例可见耻骨联合间隙不同程度增宽.24例均有一侧或双侧耻骨联合骨缘骨质改变;14例存在轻度局限性骨质致密,20例存在锯齿状或鼠咬状骨质破坏,13例存在小片状骨块游离或蒂状小骨块.10例存在耻骨联合稳定性欠佳,休息体伉耻骨联合上缘左右相差2~4 mm.结论 多排螺旋CT对早期诊断耻骨联合骨软骨炎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对于指导芭蕾舞学员正确训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4.
多发骨髓瘤与骨转移瘤均属恶性肿瘤,二者对人类生命威胁极大,因此对于这两种疾病的正确诊断,以期更为准确地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指导依据,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然而,多发骨髓瘤与骨转移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相似,易于混淆,尤其对于骨转移瘤且未发现原发癌患者,鉴别更加困难。笔者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对于二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等方面的相似之处及异常特征进行归纳、总结,以进一步加深对二者的认识,提高此两种疾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45.
目的 评价MR肺灌注成像(MRPP)对肺动脉栓塞治疗疗效的可行性及在随访中的作用.方法 60例可疑肺栓塞患者,将MRPP作为常规检查,其中27例同时进行了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扫描.将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与MRPP进行一致性检验,验证MRPP诊断肺栓塞的可行性.所有患者中有22例抗凝或溶栓治疗后3 d至1个月内进行了MRPP复查,通过分析治疗前后MRPP中肺实质的信号强度变化率(TROS),时间-峰值曲线以及肺动脉主干的相关参数(血流峰值、平均流速、单位时间内流量等),对MR增强肺灌注成像在肺动脉栓塞治疗疗效评价方面的可行性及准确性进行评估.获得的数据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RPP与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以患者为研究对象时Kappa值为0.705,而肺叶、段及亚段的一致性分别为0.7632、0.8280、0.7344).两种方法比较,治疗前后MRPP肺实质强化率分别为(2.86±2.48)和(6.72±2.54)倍(t=3.370,P<0.01),峰值时间分别为(13.98±5.60)和(12.33±3.63)s(t=3.930,P<0.01),肺动脉干血流峰值分别为(60.39±15.17)和(69.93±13.22)cm/s(t=2.930,P=0.01),平均流速分别为(11.68±5.46)和(13.54±4.18)cm/s(t=2.380,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单位时间内的流量分别为(80.57±24.87)和(85.48±11.81)ml/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60,P>0.05).结论 MRPP与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具有很好的一致性.MRPP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并能够对肺血流进行半定量分析.对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后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CT血管造影(CTA)技术在动脉瘤和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优化CTA技术的三维重建方案。方法:选择临床拟诊为动脉瘤和动脉狭窄各15例,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后进行数字减影,分别进行减影CTA(DSCTA)和常规CTA重建,比较两种重建方式的图像质量、动脉瘤检出率及对动脉狭窄的显示程度,观察两种技术敏感的血管区域。结果:对Willis动脉环及其远端的血管,常规CTA和DSCTA的图像质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对Willis动脉环近端的血管,DSCTA的图像质量显著优于常规CTA(P〈0.05);对Willis动脉环近端的血管,DSCTA的图像质量显著优于常规CTA(P〈0.05);对于Willis动脉环近端血管动脉瘤,DSCTA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CTA(P〈0.05);对于动脉狭窄,常规CTA过度诊断率为18.2%,显著低于DSCTA(P〈0.05)。结论:DSCTA对动脉瘤的检出率很高,适用于动脉瘤的筛查;常规CTA对动脉狭窄程度的判断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究经左侧颈内静脉置入永久性中心静脉导管早期导管功能不良的发生情况.方法:62例终末期肾病患者,左侧颈内静脉置入永久性中心静脉导管.根据是否发生导管功能不良分为A组、B组,考察2组间相应参数的区别,观察透析早期泵控血流量与相应参数的相关性.结果:A、B组透析泵控血流量分别为(261.5±21.6)、(235.2±44.5) m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血红蛋白、血小板、白蛋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导管动静脉端所处位置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泵控血流量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存在相关性(r=0.302,P=0.017).结论:经左侧颈内静脉置入永久性导管的患者早期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率较高,导管末端位置并不是早期导管功能的影响因素,选择合适的抗凝剂可减少导管功能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48.
血液透析患者永久性中心静脉插管长度对导管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不同长度永久性中心静脉置管导管功能不良的发生率,寻找导致导管功能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 231名终末期肾病患者,采用右侧颈内静脉中心静脉置管,置管后摄正位胸片。根据管路长度分为36cm组、40cm组及45cm组。观察年龄、身高、体质量、管路末端位置、血红蛋白、血小板、白蛋白及是否患有糖尿病及冠心病对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的影响,比较不同长度管路血流量及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3组患者透析泵控血流量分别为[(254.4±30.6)ml/min,(257.7±23.1)ml/min,(253.0±28.0)ml/min,P=0.603];3组导管功能不良发生比例行卡方检验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715);管路末端在心房者与不在心房者导管功能不良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0)。Logistic回归提示血红蛋白(OR=1.037,P=0.002)、白蛋白(OR=0.922,P=0.041)及身高(OR=0.910,P=0.002)为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身高、血红蛋白与血清白蛋白水平是透析患者永久性中心静脉导管功能不良的影响因素,但管路长度并不是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9.
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多层螺旋CT(MSCT)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7例GISTs的CT表现. 结果 GISTs发生于胃部23例,小肠8例,直肠3例,食管2例,网膜1例.良性13例,潜在恶性14例,恶性10例.肿块多向腔外生长(67.8%,25/37),呈类圆形或椭圆形29例,不规则分叶状8例.37例GISTs中12例良性和6例潜在恶性肿块最大径<5 cm,边界清楚, 均匀强化;10 例恶性和8例潜在恶性肿块最大径≥5 cm,瘤内坏死,其中3例瘤内积气,边界多不清楚,不均匀强化,14例黏膜面溃疡形成.淋巴结转移少见.4例出现肝转移. 结论 MSCT对于GISTs的定位、定性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的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伴血栓形成患者的MRI影像特点。方法12例确诊为主动脉夹层伴血栓形成的患者,行快速小角度梯度回波T1WI、快速自旋回波T2WI、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心电门控真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及半傅立叶转换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扫描,观察主动脉夹层伴血栓形成在各序列的信号特点。结果急性期血栓在各序列为低信号或等信号;亚急性期血栓在各序列均为高信号;慢性期血栓在各序列为低信号或等信号。结论主动脉夹层伴血栓形成是主动脉夹层的一种特殊类型,应用MRI的多种序列组合可以增强我们对主动脉夹层伴血栓形成作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