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 探讨胰腺损伤的CT征象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1例胰腺损伤的CT、临床资料.结果 胰腺实质内出血、水肿,增强后见与胰腺长轴垂直低密度线,分别为胰腺挫伤、胰腺断裂直接征象;胰腺周围积血、积液、左肾前筋膜增厚、假性囊肿、胆管积气为胰腺损伤间接征象.结论 CT是诊断胰腺损伤的首选方法.熟练掌握CT征象并正确诊断, 对临床手术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2.
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0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66,自引:4,他引:6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臭氧椎间盘注射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600例患者经CT或MR检查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表现为腰背痛及下肢麻痛。其中椎间盘膨出234例,突出361例,脱垂5例。在透视监视下采用21G穿刺针经皮穿刺至腰椎间盘,实施盘内及椎旁间隙臭氧注射术。盘内注射3~5ml,椎旁间隙注射10~15ml,O3浓度为30~50μg/ml。结果随访6~54个月.总有效率为80.2%。显效409例(68.2%),有效72例(12%),无效119例(19.8%),无任何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穿刺O2-O3混合气体注射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3.
肠系膜原发恶性肿瘤少见,本组收集了1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原发肠系膜恶性肿瘤,分析其CT特点,旨在提高对本病影像学特征的认识。1材料与方法本组共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50~70岁,平均(59.1±6.6)岁。其中肠系膜恶性周围型神经鞘瘤1例,小肠系膜纤维肉瘤2例,肠系膜恶性畸胎瘤2例,肠系膜平滑肌肉瘤2例,肠系膜恶性淋巴瘤4例。GE H ispeed CT/i螺旋CT机,层厚10 mm,P itch:1?1。平扫后用高压注射器,延迟时间为70 s。增强扫描以3 m l/s速度静脉注射欧乃派克(Omn ipaque)50~100 m l。2结果2.1 CT表现2.1.1肠系膜恶性淋巴瘤(4例)腹盆腔内被多…  相似文献   
44.
子宫动脉不同部位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汉威  黄益  汤日杰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4):3430-3432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不同水平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用PVA微粒或平阳霉素加碘油乳剂栓塞子宫肌瘤87例,其中插管至子宫动脉栓塞主干52例,35例有卵巢支、输卵管支显影者则使用微导管栓塞子宫动脉分支末梢。结果:病人症状缓解率为93.5%,月经过多,痛经,尿频、尿急,贫血等3个月内恢复正常。副作用:除栓塞综合征外,可见阴道不规则流血,腰腿痛,可自行恢复。治疗后6~24个月肌瘤缩小率在53.5%~81.0%之间。中短期疗效较稳定,未见复发。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变化无明显差异。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操作简单,疗效确切。超选择子宫动脉插管栓塞其分支末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5.
目的 研究周围型肺癌MRI征像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链霉亲和素-生物素酶复合物(SABC)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组织中PC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术前MRI表现之间的关系.结果 PCNA表达与组织分化、瘤体大小、分叶征及纵隔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组织学类型、分期、胸膜凹陷征及毛刺征无关.结论 周围型肺癌MRI表现与PCNA异常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数字化乳腺普查摄影剂量最优化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查50例健康体检妇女连续3年的CR钼靶检查资料,常规摄取双侧乳腺轴位(CC)及外斜位(MLO),技术参数:双侧乳房的压力、压迫厚度、角度、kV值、密度均相同,分别采用3种自动曝光控制模式(QUICK与AEC 或AEC与ACO或QUICK与ACO)进行曝光,对图像质量及入射剂量进行对比评价.结果 图像质量以退化型、腺体型的乳房腺体结构对比度较好,分辨率高,甲级片在76.8%以上.不同的自动曝光模式,曝光指数在正常的1800~2500范围内,用QUICK制式明显地降低入射体表剂量.结论 乳腺钼靶摄影要充分利用自动曝光控制模式,在保证照片质量同时,剂量优先是乳腺普查摄影中最重要的辐射防护要求.  相似文献   
47.
目的 了解高中生脊柱侧弯的患病情况,探讨干预脊柱侧弯进展的措施和必要性.方法 收集2013年广州市番禺区7 254名学生高考体检的DR胸部照片,其中男生3 865人;女生3 389人,年龄17 ~ 19岁,平均18岁.采用Cobb法测量,Cobb角≥10.确诊为脊柱侧弯.结果 Cobb角≥10.的有96人,阳性率为1.32%,其中特发性脊柱侧弯93例,占96.88%;先天型脊柱侧弯3例,占3.13%.男生41例,女生55例,男女生比例为1∶1.34,女生患病率显著高于男生(x2=4.26,P<0.01).结论 青少年是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多发群体,应引起学校和家长的重视,在校期间应进行广泛的健康教育以及各项干预措施,是减少患病率和延缓侧弯进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旋转造影在子宫动脉插管术中应用的价值。方法收集行子宫动脉插管术的患者34例,分传统组和旋转组,各17例,传统组通过正斜位DSA造影作子宫动脉栓塞术,旋转组则采用旋转造影技术寻找子宫动脉开口指导子宫动脉栓塞,术中对手术时间、造影剂用量、透视时间、患者术者所受辐射剂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应用旋转组与传统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造影剂用量、透视时间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在子宫动脉插管中旋转造影和传统DSA相比,可以提高子宫动脉超选择插管的成功率,对子宫动脉栓塞术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9.
目的:分析网瘾青年颈椎X线平片资料,为社区网瘾青年颈椎病提供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社区167名网瘾青年到我院行颈椎X线平片检查的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7例网瘾青年中59例出现不同程度的颈椎X线平片改变,其中曲度改变39例(66.1%)、颈椎失稳21例(35.6%)、椎小关节退变12例(20.3%)、韧带钙化8例(13.6%)、椎间孔改变6例(10.2%)、椎体退变5例(8.5%),部分青年已经产生临床症状.结论:网瘾青年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盯视电脑屏幕,缺少必要运动和休息,易产生颈椎病,当其X线平片上有曲度变直、反张、侧弯、椎体旋转不良(双边征)、椎体滑移等特征性征象时,应结合临床表现,早期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肾动脉造影对肾动脉变异和不同病变显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肾动脉变异及异常患者的多层螺旋CT图像,并对其行血管重组,方法包括MPR、MIP、VR、CPR.结果 62例患者中包括副肾动脉22例、肾动脉狭窄31例、肾动脉栓塞3例及肾动脉夹层6例.6例经手术证实,20例经DSA检查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