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
本研究通过检测外周血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及其受体((TGF-βR)的表达探讨其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ITP)发病中的作用机制。以ITP患者为研究对象,健康人为对照,通过实时PCR方法检测外周血中TGF-β1及其受体(TGF-βRⅠ、TGF-βRⅡ和TGF-βRⅢ)的表达量,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ITP患者组TGF-β1和TGF-βRⅡ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TGF-βRⅠ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GF-βRⅢmRNA的表达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TGF-β1及其受体TGF-βRⅠ和TGF-βRⅡ在ITP患者中表达异常,表明TGF-β1信号通路在ITP患者发病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2.
Qiu LH  Wang HQ  Yu Z  Li L  Wang XH  Wang SJ  Sun GP  Liu M  Zhang SC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36):2555-2557
目的 探讨帕洛诺司琼预防化疗引起的急性和迟发性恶心、呕吐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肓、自身交叉对照的研究方法。2008年11月至2009年11月计划入组160例,试验药为帕洛诺司琼(A药),对照药为托烷司琼(B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和BA组,AB组第1周期应用A药,第2周期应用B药;BA组为相反顺序。对顺铂或蒽环类药物为基础的方案化疗后1~5d的恶心、呕吐程度、止吐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 共入组155例,132例可评价疗效,AB组69例,BA组63例。合计中度和重度致吐性化疗A药组急性呕吐的完全控制率为54.55%,B药组为51.52%,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迟发性呕吐的完全控制率A药组为53.03%,B药组为38.64%,A药组完全控制率明显高于B药组(P=0.01)。不良反应分析,A组的发生率分别仅为4.90%,主要为头痛、头晕,且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帕洛诺司琼预防中重度致吐性化疗所引起的急性呕吐和迟发性呕吐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检测Runx2在人普通软骨肉瘤及去分化软骨肉瘤的差异表达,探讨Runx2在软骨肉瘤去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普通软骨肉瘤及去分化软骨肉瘤标本中Runx2的差异表达;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2例软骨肉瘤标本(普通软骨肉瘤20例,去分化软骨肉瘤22例)中Runx2的表达.结果 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unx2在去分化软骨肉瘤中高表达,而在普通软骨肉瘤中低表达;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结果表明普通软骨肉瘤中Runx2阳性表达率为10.O%,去分化软骨肉瘤中Runx2阳性表达率为95.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unx2在去分化软骨肉瘤中的高表达涉及了去分化软骨肉瘤的发生和发展.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tect the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of Runx2 in the conventional chondrosarcoma and dedifferentiated chondrosarcoma, and study the role and significance of Runx2 in the dedifferentiation of chondrosarcoma. Methods The expression of Runx2 in 42 cases of chondrosarcoma (20 cases of conventional chondrosarcoma, and 22 cases of dedifferentiated chondrosarcoma) was detected by using immunohistochemistry SP method. Results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of Runx2 in conventional chondrosarcoma was 10%,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in dedifferentiated chondrosarcoma (95.5%). Conclusion Runx2 is up-regulated in dedifferentiated chondrosarcomas, suggesting Runx2 may involve i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dedifferentiated chondrosarcoma.  相似文献   
74.
收集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半年来收治外院误诊误治原发性十二指肠乳头癌2例,报告如下。 例1 女,62岁,因黄疸、发热1周住外院,经B超检查诊断:胆囊结石,胆总管下段梗阻。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引流术,术后10天T管造影:胆总管下段梗阻,胃镜检查:十二指肠乳头溃疡型肿物1.2cm×1.0cm。术后40天,于2000年5月22日转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十二指肠乳头腺管癌,侵出浆膜。经抗炎、抑制胰液分泌及支持治疗,现术后6个月健在。 例2 女,53岁,因间断发热2个月,腹痛1周住外院,行B超检查…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术中实时治疗计划在125I粒子植入治疗胸部肿瘤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 对2010-2012年间31例行125I粒子治疗的胸部肿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13例术中行TPS实时计划优化(A组),余18例未行术中实时计划(B组)。按经验间隔1 cm植入粒子,所有患者处方剂量110 Gy,术后均行TPS质量验证。并在B组原术中影像资料上重新模拟实时计划(C组),比较各组质量验证满意率。采用χ2检验差异。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应用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种植放射性125I粒子近距离联合化疗治疗肺上沟癌的疗效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2月至2010年12月本院收治的影像及病理证实为肺上沟癌的患者36例,其中鳞癌26例,腺癌10例。粒子植入后1周行化疗,具体方案为第1、8天静脉给予1 000 mg/m2吉西他滨,第1天静脉给予顺铂75 mg/m2,连续4个周期。125I粒子在化疗间期植入,中位粒子数43,处方剂量(prescribed dose,PD)120 Gy,粒子中位活度0.7 mCi (2.59×107 Bq),范围0.68~0.82 mCi (2.52×107~3.03×107 Bq)。患者中位随访时间48个月,观察生存率。结果 靶区瘤体周围处方剂量mPD (118.7±7.2)Gy,D90(126±4.7)Gy,D90> mPD。术后6个月胸部CT显示,完全缓解(CR)11例,占30.6%;部分缓解(PR)19例,占52.8%;疾病稳定(SD)5例,占13.9%;疾病进展(PD)1例,占2.8%;总有效率(CR+PR)为83.4%,共30例。1、3、5年的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2%、83%和67%,中位局部控制时间56.8个月。1、3、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4.1%、56.7%和36.8%,中位生存期38个月。结论 化疗联合组织间近距离125I粒子植入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治疗肺上沟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放射性 125Ⅰ粒子植入术中应用咪达唑仑镇静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2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接受CT引导下放射性 125Ⅰ粒子植入术患者86例,按照动态随机化法分为咪达唑仑利多卡因组(观察组)和生理盐水利多卡因组(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给予咪达唑仑清醒镇静联合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静脉点滴联合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咪达唑仑给药前15 min(T0)、咪达唑仑/生理盐水给药后15 min(T1)、利多卡因局麻后15 min(T2)、穿刺病灶时(T3)、植入粒子时(T4)、手术结束后(T5)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呼吸、氧饱和度(SpO2)变化,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体动反应、手术时间、利多卡因追加量、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T1与T0相比心率、MAP、呼吸、SpO2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9、31.0、14.1、2.4,P<0.05);比较T1、T2、T3、T4、T5各时间点的心率、MAP、呼吸、SpO2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3与T2相比,心率、MAP、呼吸均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18.0、-9.5, P<0.05),比较T1、T2、T3、T4、T5各时间点的心率、MAP、呼吸、SpO2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97.3、833.7、120.1,77.5,P<0.05)。观察组体动反应、手术时间、利多卡因追加量等指标及镇痛效果均优于对照组(t=-15.4、9.2、-56.3,P<0.05)。结论 放射性 125Ⅰ粒子植入术中咪达唑仑用于清醒镇静可有效改善患者耐受性,更好的缩短手术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8.
目的 评价多丙他赛联合表阿霉素(TE方案)与多西他赛联合顺铂(TP方案)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8例患者按2:1随机进入TE组和TP组.TE组患者药物剂量为多西他赛75 mg/m2,表阿霉素60 mg/m2;TP组患者药物剂量为多西他赛75mg/m2,顺铂75 mg/m2. 21 d为1个周期,2个周期末评价近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TE组可评价近期疗效者55例,其中CR 3例,PR 26例,SD 22例,PD 4例.TP组可评价近期疗效者27例,其中CR 1例,PR 16例,SD 9例,PD 1例.TE组和TP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48.3%和60.7%(P=0.2788),临床受益率分别为85.0%和92.9%(P=0.4899),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分别为10个月和8个月(P=0.7119).Ⅲ、Ⅳ度不良反应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TE组和TP组发生率分别为66.7%和53.6%(P=0.2373);其次为脱发,TE和TP组分别为30.0%和10.7%(P=0.0508).结论 TE方案与TP方案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79.
目的:通过检测TGF-β1、p21WAFI/CIPI(简称p21)、Cyclin D1和Ki-67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ransitional cellcarcinoma,TCCs)组织中的表达,探讨TGF-β1在膀胱癌细胞周期调控中的作用及时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TCCs标本和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TGF-β1、p21、Cyc-lin D1和Ki-67的表达,分析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肿瘤数目、复发的关系及相关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TGF-β1在TCCs组阳性表达率为58%,显著高于正常膀胱黏膜组(20%),且与分级、分期呈负相关;初发组TGF-β1和p21表迭均高于复发组,P<0.001.p21表达与分级、分期呈负相关,P<0.005.Cyclin D1随分级、分期增高其表达有增强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多发组的表达显著高于初发组、单发组.Ki-67表达随分级、分期升高,呈正相关;复发组、多发组表达显著高于初发组、单发组.TGF-β1与p21的表达呈正相关,与Ki-67呈负相关.结论:TGF-β1在TCCs早期表达升高,诱导细胞周期负性调控因子p21的表达,从而抑制Cyclin D1-CDK4/6复合物的活性,以及肿瘤生长.随着膀胱癌的恶变演进,TGF-β1表达下降,其诱导p21表达的作用减弱,而Cyclin D1促进细胞周期进程及其增殖作用占优势.  相似文献   
80.
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病理性骨折影像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比较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GCT)无病理性骨折与病理性骨折患者的影像学差异,探讨病理性骨折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2000年3月至2013年12月,天津医院、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济南军区总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四川大学附属华西医院等国内五家骨肿瘤治疗中心的膝关节周围GCT病例91例,男40例(44.0%),女51例(56.0%);年龄17~78岁,平均36.81岁。分为无病理性骨折组(53例)和病理性骨折组(38例)。分析两组病例影像学资料中的肿瘤体积、肿瘤到软骨下骨的距离、Campanacci分级、软组织侵袭情况及病理性骨折移位情况等指标间的差异。结果 20~40岁年龄段的GCT患者所占比例最高(58.2%,53/91)。GCT位于股骨远端的比例病理性骨折组(78.9%)高于无病理性骨折组(4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0,P=0.001);病理性骨折组的肿瘤体积[(98.46±53.35) cm3]大于无病理性骨折组[(63.19±34.92) 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7,P=0.001);病理性骨折组肿瘤到关节面的距离(中位数:0.145 cm;极差:0.46 cm)小于无病理性骨折组(中位数:0.170 cm;极差:1.90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853,P=0.004)。软组织受侵袭不同程度在病理性骨折发生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8,P=0.004)。 结论 膝关节周围GCT肿瘤体积大小、肿瘤到软骨下骨的距离及软组织受侵袭程度均与病理性骨折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