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15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0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71.
目的探讨pEgr-hp53重组质粒体外稳定转染联合辐射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周期进程及增殖的影响,阐明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脂质体包裹重组质粒pEgr-hp53体外转染A549细胞,G418筛选稳定表达细胞株并扩增培养,采用细胞计数法检测肿瘤细胞增殖速度,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经pEgr-hp53体外转染A549细胞10到20d,G418筛选得到稳定表达的细胞株,联合X射线照射可明显抑制A549细胞的体外增殖,细胞周期进程明显改变,G1期和G2期发生阻滞。结论提示pEgr-hp53体外稳定转染联合辐射可使人肺腺癌A549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和G2期,并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本研究为提高肿瘤放射治疗效果提供新的治疗方案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后小鼠脾脏调节性T细胞(Treg)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变化,探讨X射线对Treg阳性率及TGF-β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雄性ICR小鼠,用X.S.S.205(FZ)型固定式X射线深部治疗机进行不同剂量的全身照射(低剂量组为0.050、0.075、0.100和0.200...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物万拉法新对谷氨酸(Glu)损伤的海马神经元凋亡、坏死细胞周期的影响,阐明其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复制Glu损伤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Glu损伤和万拉法新给药组,在体外通过FCM测定万拉法新应用前后神经元凋亡、坏死和细胞周期的改变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G...  相似文献   
74.
目的:通过分析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精神分裂症患者COMT基因多态性Val158Met 分布,研究COMT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及迟发性运动障碍(TD)发生的关系.方法:采集356例并发TD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TD组)、419例不发生TD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非TD组)及471例正常健康人 (正常对照组)的全血样本,提取基因组...  相似文献   
75.
76.
目的 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电离辐射诱发的空肠组织损伤中的迁徒、定居及修复作用.方法 大鼠5 GyX线全腹部照射,每隔72h照射1次,共5次,制备放射性回肠损伤动物模型.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MSCs治疗组,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MSCs在回肠组织中富集情况.病理学观察MSCs对放射性回肠损伤的修复作用.结果 MSCs经尾静脉注入2d即富集回肠组织内,7d后广泛分布在肠系膜血管周围.正常大鼠回肠黏膜结构清楚,模型组黏膜上皮细胞坏死脱落,以3d较重,累及全层细胞变性;治疗组的黏膜较相应的模型组厚,7d肠黏膜坏死较模型组轻.结论 MSCs可以迅速地富集在放射性损伤的回肠组织中,促进回肠再生与修复.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电离辐射对成纤维细胞中透明质酸(HA)蛋白及透明质酸酶1(HAase1)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在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成纤维细胞分别采用0.5、1.0、2.0、4.0和6.0 Gy X射线照射,作为 5个剂量组,同时设假照射对照组(0 Gy)。透射电镜观察0、2.0、4.0和6.0 Gy X射线照射后48 h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变化。采用ELISA法和RT-PCR法检测0、0.5、1.0、2.0、4.0、和6.0 Gy X射线照射后24及48 h成纤维细胞中HA蛋白及HAase1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2.0 Gy X射线照射后48 h细胞染色质凝聚,有空泡形成;4.0 Gy X射线照射后48 h细胞核凹陷、染色质断裂;6.0 Gy X射线照射后细胞核凹陷、染色质固缩、出现空泡,部分胞浆溶解。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后24 h HA蛋白表达均明显增高,与0 Gy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5~2.0 Gy X射线照射后48 h HA蛋白表达变化不明显,4.0和6.0 Gy组与 0 Gy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6.0 Gy X射线照射后24 h HAase1 mRNA水平明显增高,与0 Gy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4.0和6.0 Gy X射线照射后48 h HAase1 mRNA水平明显增高,与0 Gy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离辐射可诱导人成纤维细胞中HA蛋白表达和HAase1 mRNA水平增高,可能对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的发生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8.
目的:构建pshuttle-Egr-1-hSmac质粒并转染人乳腺癌MDA-MB-435细胞,观察其抑制肿瘤细胞的辐射增敏作用。方法:转染pshuttle-Egr-1-hSmac质粒的MDA-MB-435细胞经过2 Gy X线照射不同时间(4、8、12、24 和48 h)和0.5 ~ 5.0 Gy X线照射后24 h收集细胞,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Smac mRNA及其蛋白表达。将细胞分为对照组、pshuttle质粒组、pshuttle-Egr-1-hSmac 质粒组、2 Gy 组、pshuttle+2.0 Gy组 和pshuttle-Egr-1-hSmac+ 2.0 Gy组,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存活能力;Annexin Ⅴ-FITC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PI单染法检测细胞周期。结果:对照组和pshuttle质粒组MDA-MB-435细胞中Smac mRNA无表达,而pshuttle-Egr-1-hSmac质粒组MDA-MB-435细胞Smac mRNA表达水平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于24和48 h时表达水平最高;经0.5 ~ 5.0 Gy X线照射后24 h MDA-MB-435细胞Smac mRNA表达水平随照射剂量增加而逐渐增加,在2.0和5.0 Gy X线照射后Smac mRNA表达水平最高。pshuttle-Egr-1-hSmac质粒组4、8、12和24 h后Smac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24 h后表达水平最高。经过0、0.5、1.0、2.0和5.0 Gy X线照射后24 h Smac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尤其以5.0 Gy X线照射时表达水平最高。MTT法检测时程效应,2.0 Gy、pshuttle+2.0 Gy和pshuttle-Egr-1-hSmac+2.0 Gy质粒组24、48和72 h细胞A490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剂量效应,pshuttle-Egr-1-hSmac质粒组1.0~5.0 Gy X线照射后,MDA-MB-435细胞A490值明显低于0 Gy X线照射(P<0.05或P<0.01)。pshuttle-Egr-1-hSmac质粒组细胞存活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shuttle-Egr-1-hSmac+2.0 Gy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2.0 Gy组(P<0.01),G0/G1期和S期细胞百分率明显低于2.0 Gy照射组(P<0.01),G2/M期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2.0 Gy组(P<0.01)。结论:X线照射能增加pshuttle-Egr-1-hSmac质粒转染的MDA-MB-435细胞有效表达Smac mRNA及蛋白,能抑制细胞存活,且诱导G2/M期阻滞和凋亡增加;Smac基因联合放射治疗可明显增加乳腺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物奥氮平对谷氨酸(Glu)损伤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坏死和细胞周期的影响,阐明奥氮平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复制Glu损伤模型,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Glu损伤组和奥氮平+Glu损伤组,在体外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神经元细胞凋亡率、坏死率和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他组细胞凋亡率增加 (P<0.01);与Glu损伤组比较,10.0 μmol/L奥氮平+Glu损伤组细胞凋亡率降低(P<0.01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Glu损伤组神经元坏死率升高2.9倍 (P<0.05);与Glu损伤组比较,100.0和200.0 μmol/L奥氮平+Glu损伤组神经元坏死率降低(P<0.05或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Glu损伤组G0/G1期细胞百分数增加 (P<0.01),S期细胞百分数下降(P<0.01),G2 + M期变化不明显;而与Glu损伤组比较,
50.0和100.0 μmol?L-1奥氮平+Glu损伤组G0/G1期细胞比例下降为Glu损伤组的79.9%和62.6% (P<0.05或P<0.01);S期细胞比例上升为Glu损伤组的2.5和3.8倍 (P<0.05或P<0.01)。结论:奥氮平能够抵抗Glu诱导的神经元凋亡和坏死,改变细胞周期进程。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低剂量电离辐射(LDR)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DM)小鼠肾脏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阐明LDR抗炎作用可能是其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机制。方法:选取健康适龄C57BL/6J小鼠,分为4组(对照、DM、LDR和DM/LDR组)。其中DM与DM/LDR组经腹腔注射STZ,建立DM模型,另2组给予等量枸橼酸溶液。造模后DM/LDR与LDR组给予25 mGy隔日照射,共照射4周。在照射后2、4、8、12及16周,利用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其肾脏ICAM-1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小鼠造模后照射前各组肾脏总ICAM-1 mRNA及蛋白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给予LDR 2周时DM组肾脏ICAM-1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照射后4周时DM/LDR 组ICAM-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DM组(P<0.05),但仍显著低于DM组,这种差异一直保持到照后16周。而LDR组其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与非DM组比较,DM组小鼠肾小球、肾小管结构异常,且阳性细胞染色数量明显增多。但DM/LDR组肾小球肾小管损伤较DM组有所减轻,且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少于DM组。结论:在糖尿病状态下LDR能有效降低ICAM-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缓解肾脏的炎症反应;在正常机体LDR可提高免疫力,促进免疫相关因子释放,提示LDR视机体所处不同状态发挥不同的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