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篇
  免费   20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113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6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18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根据体表面积(body surface area,BSA)调整碘剂量(17.1 g I/m2BSA)、固定注射时间(25 s),比较双能量CT(dual energy CT,DECT)增强扫描中两种不同碘浓度对比剂之间血管和肝实质的强化。方法:300例患者被前瞻性随机分为4组,A组及C组注射300 mg/m L对比剂,B组及D组注射370 mg/m L对比剂,碘剂量根据BSA调整,对比剂注射时间固定为25 s。分别于肝动脉晚期(A、B组)或门静脉期(C、D组)采用双能量扫描,在80 k Vp、140 k Vp及彩色编码碘覆盖图中,比较高、低碘浓度对比剂间腹主动脉、门静脉及肝实质强化程度。组间强化程度差异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在80 k Vp、140 k Vp或彩色编码碘覆盖图中,注射高碘浓度对比剂时,动脉期主动脉平均强化程度较高,但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种碘浓度对比剂间门静脉期门静脉及各扫描期内肝实质强化程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脏增强DECT成像中,根据BSA调整碘剂量,固定注射时间,注射300 mg I/m L或370 mg I/m L对比剂,可获得相等的血管及肝实质的强化。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DCT)对涎腺结石的诊断价值及MDCT表现,了解其影像特点。方法:对具有完整头颈部MDCT资料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涎腺结石的MDCT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患者共计有阳性结石39个,下颌下腺结石30例(96.77%),7例患者(22.58%)具有多发结石,18例(58.06%)病例伴有明显的炎性症状,结石体积、结石的位置与下颌下腺炎性症状相关,结石越靠后、结石体积越大,下颌下腺炎性症状就越重。结论:MDCT对涎腺结石的诊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确定结石的形态、数目、大小并定位,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3.
目的:应用静息态fMRI(rs-fMRI)局部一致性(ReHo)方法,观察椎间盘源性下腰痛(DLBP)患者各脑区ReHo值的改变。方法:对25例DLBP患者(DLBP组)及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rs-fMRI扫描,数据行组内和组间比较,对DLBP组有差异脑区的ReHo值与患者病程、视觉模拟评分(VAS)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LBP组右侧背外侧额上回、右侧内侧额上回及眶部额中回、前扣带回、右侧岛叶、右侧颞上回、左侧枕中回ReHo值显著升高,右侧楔前叶、后扣带回、左侧颞中回、左侧枕下回、双侧小脑后叶、右侧小脑扁桃体、右中央后回、右侧舌回及梭状回ReHo值显著降低(均P<0.05)。DLBP组右侧额中回ReHo值的增加与病程呈负相关(r=-0.577,P<0.05);DLBP组差异脑区ReHo值与VAS评分之间尚未发现显著相关性。结论:DLBP患者存在多个脑区ReHo值升高或降低的双向性变化,涉及疼痛感觉、情绪、认知、运动及默认网络的重要集散点等,可能导致机体对疼痛相关的感觉、记忆等信息的加工整合减低,且DLBP可能与患者的负性情绪产生增多、疼痛调节失衡相关。  相似文献   
24.
林杰  缪南东  杨林  邓进 《西部医学》2006,18(5):574-576
目的探索数字透视在不孕症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数字透视下对499例不孕症患者做子宫输卵管造影,并用导丝对其中351例输卵管阻塞患者做输卵管再通术治疗。结果89.0%(444/499)的患者造影发现异常,其中输卵管阻塞297例,输卵管结核13例,子宫粘连39例,盆腔粘连87例,子宫发育异常8例。输卵管再通成功率87.7%,再通后受孕率35.7%。结论数字透视下子宫输卵管造影提高了疾病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减少了医患双方的X线辐射,水容性对比剂比碘油安全、准确,输卵管再通术可作为输卵管阻塞性疾病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5.
林杰  杨汉丰  黄小华  安学军 《四川医学》2007,28(12):1334-1335
目的 探讨CT导向下经皮穿刺活检对纵隔肿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CT导向下应用Magnum活检枪经皮穿刺活检纵隔肿块21例,其中经胸骨旁穿刺进针10例,经过含气肺组织穿刺进针7例,经椎旁径路穿刺进针4例。结果 21例纵隔肿块穿刺活检病灶成功率100%,诊断准确率95%。其中恶性病变诊断准确率100%,良性病变诊断准确率83%。并发气胸2例,肺出血3例。结论 CT导向下经皮穿刺活检纵隔肿块,操作简便安全、诊断的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26.
眶内异物对眼的损伤较大,手术取出较困难.尤其在狭小的眶尖取出非磁性异物就更为困难. 我院于1993年10~1998年10月5年间,共收治眶内非磁性(汽枪铅弹)异物7例.均在有影像增强器的X线机电视屏直视下取出眶内、眶尖异物,获得满意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常规MRI与弥散加权成像(DWI)测量的肿瘤容积对直肠癌TN分期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经肠镜确诊的74例直肠癌患者行盆腔3.0 T MRI检査。分析MRI对直肠癌术前TN分期的准确性,用检验评价MRI术前TN分期与病理分期的一致性。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评价DWI(b=10000 s/mm~2)测量的肿瘤容积与病理TN分期的相关性。结果MRI诊断直肠癌T、N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87.8%(66/74)、66.2%(49/74);病理学和MRI对T分期诊断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78,P=0.000)、对N分期诊断一致性较差(Kappa=0.33,F=0.000)。在DWI上测量肿瘤容积≤T2期、T3期、T4期分别为(4145.13±718,00)mm~3、(14939.73±3591.38)mm~3、(22714.76±4251.71)mm~3;N0期、N1期、N2期分别为(14367.15±6425.83)mm~3,(17967.69±5259.88)mm~3、(19464.00±3588.77)DWI测肿瘤容积越大直肠癌T分期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5.189,P=0.000);肿瘤容积与直肠癌不同N分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45,P=0.034)。结论MRI评价直肠癌T分期准确率较高,对N分期也有一定诊断价值。MR肿瘤容积测量对直肠癌TN分期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重度T_2~*加权的三维梯度回波成像序列及血清铁蛋白诊断肝纤维化和评估纤维化严重程度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新西兰大白兔64只,8只正常对照组,56只腹腔注射CCL4建立肝纤维化模型。造模第6、8、10及12周进行MRI扫描,肝脏染色进行纤维化METAVIR分期,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量兔血清铁蛋白含量。结果随着肝纤维化的进展,T_2~*值和幅度值均呈下降趋势(r=-0.588、-0.388,P0.05),血清铁蛋白呈上升趋势(r=0.409,P0.05)。T_2~*值能区分正常组分别与F_2、F_3、F_4期(P0.05),及F_1期分别与F_4期、F_(2~4)期(P0.05),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e,AUC)值均≥0.74。幅度值能区分正常对照组与F_4期、F_1期与F_4期及F_(1~3)期与F_4期(P0.05),AUC值均≥0.822。血清铁蛋白能区分正常组分别与F_3、F_4期(P0.05),AUC值均≥0.873。结论 T_2~*值、幅度值及血清铁蛋白能定量诊断肝纤维化以及评估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9.
兔VX2肝癌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应用VX2肿瘤组织块制作兔移植性肝癌模型方法。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6只,采用开腹瘤块包埋法接种兔VX2瘤于肝左叶。于移植后2-3周进行CT扫描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agnostic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实验完成后处死实验兔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26只兔均接种成功,接种成功率100%。VX2肝癌在CT平扫呈低密度,在肝动脉期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环形强化,在门脉期呈低密度,病灶与周围肝组织分界清楚。肝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可见肿瘤染色。结论:兔VX2肝癌的表现与人类原发性肝癌类似,是肝癌介入治疗实验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30.
脊柱结核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柱结核在骨关节结核中最为常见,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椎体严重破坏,脊柱畸形和各种神经损害等严重并发症,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MRI是显示脊柱结核病灶和范围最有效的方法,可在发现椎体内早期炎性水肿的同时显示神经结构。其良好的对比度分辨率在显示连续的椎体受累、跳跃性病灶和椎旁脓肿中非常有用。对于有神经损害表现的病人,MRI提供了脊髓及硬膜外脓肿方面的关键信息。常规MRI检查结合新的成像序列如弥散加权成像,对脊柱结核病变的准确诊断和鉴别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