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2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血友病性肌骨假肿瘤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方法 搜集2002至2012年在本院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血友病性肌骨假肿瘤12例,均为男性,年龄10~ 53岁,平均28.7岁.A型10例,B型2例;中型7例,重型5例.髂骨2例,股骨(部)5例,肱骨1例,指骨1例,膝关节2例,臀部1例.病史3个月~16年不等.X线检查12例,CT检查6例,MRI检查5例.有创伤史8例,局部疼痛8例,软组织肿胀或肿块8例,功能障碍3例,病理骨折1例,皮肤破溃1例.自幼有出血史5例.12例中,单发骨病变3例,多处肌和/或骨病变7例(其中1例病变数达12个),关节破坏或结构消失2例.结果 溶骨性骨破坏2例,骨膨胀性骨破坏6例,骨膜增生3例,皮质受压变薄/局部增厚5例,软组织内肿块7例,关节破坏肿胀2例.结论 血友病性肌骨假肿瘤影像学表现较具特征性,骨内和关节病变影像表现与出血多少、急慢、是否反复或持续有关;软组织内病变大小形态、密度/信号与出血部位和局部血供多少有关.  相似文献   
32.
能谱CT在原发性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3.
钼钨双靶数字化乳腺摄影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随机收集乳癌患者41例,现就其临床资料、X线征象进行分析和讨论。 1.资料与方法 41例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年龄32~70岁,其中32~40岁6例,41~50岁14例,51~60岁11例,60~70岁1O例,平均51.3岁。29例可触及大小不等肿块,7例有轻度压痛,5例有乳头凹陷,4例有乳头溢液。  相似文献   
34.
全野数字乳腺摄影系统在乳腺检查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全野数字乳腺摄影系统在乳腺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进行乳腺检查患者321例进行研究评价,其中,CR乳腺摄影148例,全野数字乳腺摄影173例,分析评价检查时间、图像质量、诊断阳性率,乳腺癌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CR乳腺摄影平均检查时间13.6min/人,甲级片率91%、诊断阳性率83.1%,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6.8%、89.4%、88.6%。全野数字乳腺摄影系统平均检查时间5.7min/人,甲级片率97%,诊断阳性率92.5%,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1.8%、93.7%、93.1%。结论:全野数字乳腺摄影成像技术优于CR钼靶成像技术,且曝光剂量大大减少,提高了图像质量和乳腺疾病的诊断阳性率,减少了检查时间,乳腺癌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都有提高。  相似文献   
35.
肥大性骨关节病临床X线分析(附7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肥大性骨关节病 (hypertrophicosteoarthropathy ,HOA)病因不明 ,临床上较为少见 ,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笔者现将资料完整的 7例病人结合文献讨论如下。1 材料与方法   7例病人 ,男 6例 ,女 1例 ,年龄 2 1~ 6 8岁 ,平均年龄 39岁。其中 2例为原发性 ;5例继发于肺部病变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性脊髓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对4例带状疱疹性脊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患者均有特征性皮疹及脊髓损害症状。3例以皮疹为首发,1例以脊髓节段性损害症状首发,3例表现为对称性或非对称性双下肢无力和感觉障碍,1例表现为一侧肢体麻木、抽搐,无肢体瘫痪,3例有括约肌障碍。均经脊髓MR证实,均行脑脊液检查,抗病毒及甲强龙治疗效果好,随访1年以上3例痊愈,1例留有双下肢轻瘫。结论脊髓炎是带状疱疹的少见并发症,多累及胸髓,少数累及颈髓,多表现为脊髓不完全性横贯性损害,症状多不对称,早期诊断及抗病毒和甾体类激素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血友病性肌骨假肿瘤(HPOM)骨骼变化的影像表现。方法收集HPOM患者16例,均为男性,其中A型12例为,B型4例;轻、中度分别为1例、15例。凝血四项中活化部分凝血活酶均延长,12例凝血因子Ⅷ下降,4例凝血因子Ⅸ下降。所有患者均接受CT及MR检查。结果单发骨病变4例,多发骨病变4例,多处肌/骨病变8例。骨质破坏表现为囊样型、囊样膨胀型、纯溶骨型、骨膜增生型、骨皮质受压型。部分病变存在钙化、软组织肿块,骨病变与软组织病变可相连或不连。结论 HPOM患者骨骼影像学变化具有多样性,其CT密度或MR信号改变具有不同时期血肿特征。  相似文献   
38.
目的 初步研究成年人基底动脉的扭曲系数(TC)值,并评价后循环脑梗死TC值的变化.方法 前瞻性分析135名健康体检者(19~80岁,男90名,女45名)及42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51~70岁,男28例,女14例)的磁共振血管成像上基底动脉的TC值,并探究脑梗死患者TC值与后循环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除31~50岁与51~70岁组外,其他不同年龄组间TC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脑梗死患者的TC值(2.497±1.200)明显大于健康对照组(1.939±0.850,t=2.39,P=0.0195).结论 (1)基底动脉弯曲度与年龄呈正相关,可间接反映动脉硬化的程度;(2)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基底动脉弯曲度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39.
骨关节炎患者髌软骨MRI T2图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髌骨关节炎患者按照K L分级分组和按照体质量指数(BMI)分组时髌软骨横向弛豫时间(T2值)的应用价值。方法72例患者按照K L分为正常、轻度和重度骨关节炎(OA)组;按照BMI分为正常、超重和肥胖三组,髌软骨用横断面四回波SE序列扫描,测量髌软骨T2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组、轻度组和重度组骨关节炎患者T2值分别为(37.9±4.9)、(48.5±7.5)、(51.7±5.2)ms,轻度和重度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对髌软骨的T2值有明显的影响(P<0.001),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按照骨关节炎K L分级时T2值变化不敏感;按照BMI分组时,T2值的差别反映了髌股关节炎时髌软骨结构成分改变程度,提示BMI可能是引起T2值增加的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40.
进入数字影像时代,尤其是CT和数字摄影的广泛应用,对于以X线作为成像源的成像技术,"影像噪声水平"成为评价影像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和关注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