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0篇
  免费   553篇
  国内免费   134篇
耳鼻咽喉   65篇
儿科学   64篇
妇产科学   269篇
基础医学   131篇
口腔科学   46篇
临床医学   949篇
内科学   434篇
皮肤病学   102篇
神经病学   129篇
特种医学   267篇
外科学   1004篇
综合类   1209篇
预防医学   376篇
眼科学   189篇
药学   329篇
  26篇
中国医学   73篇
肿瘤学   225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238篇
  2021年   294篇
  2020年   286篇
  2019年   261篇
  2018年   182篇
  2017年   232篇
  2016年   255篇
  2015年   230篇
  2014年   416篇
  2013年   507篇
  2012年   601篇
  2011年   768篇
  2010年   765篇
  2009年   567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目的:探讨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T-cell non-Hodgkin’s lymphoma,T-NHL)的不良预后因素,研究CHOPE方案结合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araginase,L-ASP)治疗T-NH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07年7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61例T-NHL患者,随机分为两组CHOPE和CHOPE+L组(在CHOPE基础上,第1、3、5、7、9、11天加用L-ASP),并对其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61例T-NHL患者,随访时间为3~6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2个月,完全缓解率52.50%,部分缓解率 29.51%,总有效率为80.01%。CHOPE+L组完全缓解率57.89%,总有效率84.21%;CHOPE组完全缓解率43.48%,总有效率78.26%,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HL患者的1年、2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91.0%、87.6%、65.7%,两组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3例结外鼻型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K/T cell lymphoma,nasal type,ENKTCL)患者中,34例接受CHOPE+L方案、9例接受CHOPE方案,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的预后不良因素有ENKTCL新模型、结外病变数和化疗能否达到完全缓解。结论:CHOPE+L是治疗ENKTCL的有效方案,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预后。CHOPE+L能否作为T-NHL治疗方案,尚需扩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2.
动脉内膜剥脱术(endarterectomy,ET)曾经是治疗短段动脉闭塞的主要方法之一,早在1946年CiddosSantos就已采用ET治疗股动脉闭塞。自1951年Wylie采用ET治疗主髂动脉闭塞以来[1],ET曾是治疗主髂动脉闭塞的标准术式。20世纪60年代人工血管问世后,动脉旁路术逐渐代替了ET,而今迅速发展的介入技术又有替代动脉旁路术的倾向。但ET仍有其特有的优点,近期我们采用开放手术与介入相结合的半开放性ET方法成功完成1例长段股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的治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男性,58岁,因双下肢间歇性跛行3年于2011年4月1日入院。  相似文献   
993.
子宫内膜癌近年发病呈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不断年轻化,晚期子宫内膜癌治疗效果不理想.传统的分类方法在患者的诊疗中存在严重的不足,不能为患者精准治疗提供足够的依据.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子宫内膜癌发病的多组学研究和信号通路关联,临床上迫切需要将其纳入患者的常规诊疗中.传统分型根据有无雌激素刺激将子宫内膜...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建立观察直接接触共培养体系中单一种类细胞生长变化的研究方法,探索直接接触共培养技术在体外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大鼠软骨细胞与荧光标记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1∶2的比例平面共培养7天。共培养2天时,应用共聚焦显微镜观测共培养体系中两种细胞的增殖情况;共培养7天时,应用流式分选技术分选出单一种类细胞,然后分析其成软骨分化特异性基因的表达。结果:经过共培养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比例减少;共培养组中软骨细胞增殖率高于单独培养组;在共培养体系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软骨分化趋势明显,但软骨细胞成软骨分化特异性基因表达下降。结论:本实验应用流式细胞术以及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成功检测了直接接触共培养体系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软骨细胞各自的细胞增殖与成软骨分化特异性基因的表达,明确了直接接触共培养技术可以有效地应用于体外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5.
放射性肠炎是盆腔部位肿瘤放射治疗常伴有的并发症之一,其中以放射性直肠炎和结肠炎多见,偶见于辐射事故受大剂量照射致肠型急性放射病患者.如果小肠处于照射野内,也可导致放射性小肠炎.放射性肠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放射性肠炎发生于开始放射治疗的1~2周后,主要表现为肠蠕动增强、肠痉挛,出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便血等症状.慢性放射性肠炎则出现于放疗结束后数月乃至数年,除了上述症状外,还可出现肠腔狭窄引起排便困难和不全肠梗阻等征象,甚至瘘管形成.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激酶1(TAK1)Lys 63连接多聚泛素化在辐射导致的NF-κB激活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及其作用位点。方法 通过基因瞬时转染技术将FLAG-TAK1和HA-Ub-K63质粒共同转染至HEK-293T细胞,应用免疫沉淀和免疫印迹技术研究辐射对TAK1泛素化的影响;用稳定转染TAK1表达的HeLa细胞,证实辐射对TAK1泛素化的影响。通过免疫印迹技术,比较分析辐射对稳定转染TAK1 K158R的MEF细胞与TAK1野生型MEF细胞比较分析辐射对它表达IKKs、p38及JNK的影响,以证明辐射诱导的TAK1-Lys 63多聚泛素化的位点是否在TAK1赖氨酸158位点。结果 瞬时转染的HEK-293T细胞接受辐射后1 h开始出现明显的TAK1泛素化表现,2 h更明显。在稳定表达FLAG-TAK1的 HeLa细胞系中得到证实。与TAK1野生型MEF细胞相比,TAK1 K158R突变的MEF细胞中辐射诱导的IKKs和 p38 磷酸化作用减低。结论 TAK1多聚泛素化在辐射导致的NF-κB激活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辐射所致TAK1-Lys 63连接多聚泛素化发生在TAK1的赖氨酸158位点。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研究外用氨甲环酸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在BALB/c小鼠背部制备慢性皮炎模型,皮损处分别涂抹5%氨甲环酸水溶液(氨甲环酸组)及蒸馏水(基质组),1次/d,共14d。测定两组小鼠经表皮水分丢失量及丝聚蛋白、外皮蛋白、转谷氨酰胺酶1和激肽释放酶7的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基质组[(12.10±1.33)g/(m2·h)]相比,氨甲环酸组小鼠背部皮损处经表皮水分丢失量[(9.78±0.54)g/(m2·h)]显著降低(P=0.003),而表皮丝聚蛋白、外皮蛋白表达强度增强。氨甲环酸组丝聚蛋白(269.76±140.02vs1335.80±396.34)、激肽释放酶7(113.49±71.80vs659.44±368.33)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基质组(P<0.05)。结论氨甲环酸可能通过影响某些角质形成细胞分化脱落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以促进皮肤屏障功能的修复。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鼻内镜上颌窦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统计41例(64侧)上颌窦疾病患者,术前记Lund-Mackay评分,术中观察是否合并息肉并按统一标准行中鼻道上颌窦口扩大,术后观察窦口开放情况,统计缩窄率及闭锁率。结果①术后症状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者共37例(90.2%);②术前CT评分大于等于10分者,术后上颌窦口缩窄率46.4%,术前CT评分小于10分者,术后上颌窦口缩窄率16.7%:(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伴息肉者,术后上颌窦口闭锁率16.7%,不伴息肉者,术后上颌窦口闭锁率0(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上颌窦疾病的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疗效满意;多鼻窦病变者,病变范围较重则术后窦口黏膜上皮化程度较差;伴发息肉者术后上颌窦口闭锁率高。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北京某社区医院门诊就诊患者及家属抑郁症病耻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偶遇抽样法对2008年6月1日—9月1日在北京某社区医院门诊就诊的患者及家属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调查3 071人,收回有效问卷2 789份,问卷有效率为90.8%;调查对象抑郁症病耻感总检出率为21.5%(600/2 789);不同年龄、居住状况、户口所在地及抑郁程度调查对象抑郁症病耻感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55~64岁(OR=1.875,95%CI=1.090~3.224)、≥65岁(OR=2.638,95%CI=1.497~4.647)、离异或丧偶(OR=0.547,95%CI=0.301~0.992)、独居者(OR=1.660,95%CI=1.194~2.308)、外地户口(OR=0.726,95%CI=0.572~0.921)、轻度抑郁(OR=0.680,95%CI=0.532~0.870)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抑郁症病耻感相关(P<0.05)。结论年龄、婚姻状况、居住方式、户口所在地及抑郁情况是门诊就诊患者及其家属抑郁症病耻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介绍应用改良Tofts-Kermode模型对脑肿瘤的动态磁敏感对比磁共振成像(DSCMRI)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进行血脑屏障通透性定量分析的原理和技术方法,研究该方法在高、低级别胶质瘤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改良Tofts-Kermode模型对12例诊断为不同级别胶质瘤患者的病变及正常脑组织的血脑屏障通透性进行定量分析,拟合微观参数(Ktrans、Vp、Kep),重建各通透性相关参数的参数图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级别胶质瘤病变区的Ktrans参数值显著大于低级别胶质瘤(P=0.031),高、低级别胶质瘤的Vp、Kep参数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6,P=0.756)。Ktrans是鉴别高、低级别胶质瘤的敏感指标,以Ktrans=0.0274为临界值时,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58.3%。高、低级别胶质瘤的血脑屏障通透性参数值与正常脑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DSC-MRI法可以实现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定量分析,该方法在胶质瘤诊断、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