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6篇
  免费   507篇
  国内免费   4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9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4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49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184篇
预防医学   306篇
药学   207篇
中国医学   59篇
肿瘤学   9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目的:探讨破骨细胞及其亚细胞结构对成骨细胞生长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在获取大量破骨细胞的基础上,以细胞生物学方法探讨破骨细胞及其产生骨吸收后,破骨细胞、细胞培养基和亚细胞结构对成骨细胞生长和功能、成骨细胞核结合因子Cbfα1表这的影响。结果:破骨细胞及破骨细胞产生骨吸收后,破骨细胞、细胞培养基和亚细胞成分对成骨细胞的生长和功能均有促进作用,可使成骨细胞的Cbfα1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82.
贫铀诱发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及DMSO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贫铀(DU)对体外培养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及二甲基亚砜(DMSO)的保护作用。方法DU作用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24 h后,用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坏死率和凋亡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荧光显微分析表明,DU作用后,存活细胞数明显减少,凋亡和坏死细胞数显著增高,而DMSO对DU诱发的细胞凋亡和坏死有明显的保护作用。TEM显示,正常细胞和DMSO对照细胞整体形态、核质比例、各种细胞器及细胞骨架均结构清晰;DU处理的细胞,无论细胞内、外有无贫铀颗粒,均见细胞不同程度的凋亡或坏死,正常细胞结构改变或消失,特别是细胞内或外有DU颗粒的细胞,膜性细胞器改变明显,其他细胞器也观察到结构不清或空泡化;DMSO+DU组,即使细胞内外有贫铀分布,各种细胞器结构的改变也明显减轻,观察到有些线粒体、内质网等膜性结构发生膨胀,但细胞整体结构仍较清晰。结论DU可诱发细胞凋亡和坏死,并导致细胞超微结构改变,DMSO对DU所致细胞损伤有明显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83.
甘氨双唑钠对食管癌放射增敏作用的生存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对甘氨双唑钠(CMNa)的食管癌放射增敏作用进行生存分析.方法各期食管癌患者15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放疗同时使用CMNa,B组为单纯放疗组.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并定期随访.结果完成试验者150例,A组101例,B组49例.A组Ⅰ~Ⅲa期患者(69例)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7%、54%和28%,中位生存时间27个月;B组Ⅰ~Ⅲa期患者(38例)的分别为71%、25%、19%、16个月(x^2=4.23,P=0.040).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7%和39%(x^2=0.03,P=0.859),未观察到神经系统毒性.结论CMNa对食管癌有良好放射增敏作用且对提高生存率有一定意义,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84.
槐属植物生物碱衍生物施普睿达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槐属植物生物碱衍生物施普睿达体内抗肿瘤作用进行研究,并通过肝、脾、胸腺指数等多项指标综合考查施普睿达对荷瘤动物免疫机能的影响。方法:将昆明种小鼠移植宫颈癌U14、肉瘤S180和肝癌H22细胞后,腹腔注射施普睿达,观察施普睿达对实体瘤的抑瘤率。结果:施普睿达对3种移植瘤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最佳抑瘤率分别为U1474.3%、S18073.9%和H2279.3%,对小鼠的肝、脾指数和胸腺指数几乎无影响;而阳性对照药顺铂使小鼠的肝重、脾指数和胸腺指数明显下降。结论:施普睿达具有抑制S180、U14及H22等多种小鼠移植性肿瘤生长的作用,而且不影响荷瘤动物体重及免疫功能,属于低毒的抗肿瘤新药。  相似文献   
85.
云锡矿工慢性支气管炎与肺癌关系的队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云锡矿工既往慢性支气管炎与肺癌的关系。方法利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云锡矿工肺癌高危人群慢性支气管炎与肺癌死亡危险的关系。结果1992—1999年,共9 295名云锡矿工进入队列,随访至2001年底,共443例肺癌死亡。慢性支气管炎可增加肺癌死亡危险性,调整危险比(HR)为1.5(95%CI:1.3~1.8),慢性支气管炎与肺鳞癌呈显著正相关,与腺癌和小细胞癌症的关联则无显著性。分层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关联仅在吸烟者中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慢性支气管炎可能是云锡矿工肺癌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其致肺癌的危险应引起重视并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86.
白血病人自体骨髓移植前的全身照射及近期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7月~1992年3月共收治了8例白血病病人,进行骨髓移植前的全身照射,使用23MevX线,单次照射中心参考点(脐部)剂量8~10Gy,剂量率5~7CGy/分,治疗距离340cm,病人前方10cm之内加3.5cm厚有机玻璃以提高表面剂量,双肺遮挡后剂量在8Gy以下。本组病人随访7~27个月,1例于照射后4个月死于白血病复发,1例于照射后5个月复发存活至今,其余6例均无病存活。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87.
采用小鼠移植瘤MA737研究了普鲁卡因(P)与顺铂(DDP)并用的放疗效果。8.0Gy/次,1次/间日,7次,总量56Gy照射,P DDP组瘤体积各时相点均明显低于DDP组(P<0.05~0.001),7/15只鼠肿瘤消失,DDP组为0/15。P DDP组的ER值分次和一次照射分别为1.55和1.46。P DDP组的抑瘤率比DDP组提高26%。P DDP比DDP组的小鼠LD_(50)略大。结果指出,普鲁卡因与顺铂并用提高了放疗效果,毒性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88.
89.
基因扩增,又称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是近年来国外用于对镰状细胞贫血病及β地中海贫血等已知突变类型的遗传病进行基因诊断及产前基因诊断的新技术。基本方法是:合成可复盖β珠蛋白基因的几对寡核苷酸引物。在每对引物中,一个与编码的DNA链互补,另一个与非编码链互补。每对引物复盖长度为100~300bp。所怀疑的一种或两种点突变位于其中。将1μg人的整基因组DNA在95℃  相似文献   
90.
石英前剂量效应影响因素的研究苑淑渝,戴光复,孙凯,张良安(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天津30019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前剂量技术已成功地应用在考古和日本原爆的剂量估算监测中,前苏联的切尔若贝利核事故的剂量估算也采用了前剂量方法测量事故现场的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