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33篇
  免费   481篇
  国内免费   281篇
耳鼻咽喉   116篇
儿科学   138篇
妇产科学   510篇
基础医学   243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1841篇
内科学   1863篇
皮肤病学   47篇
神经病学   539篇
特种医学   326篇
外科学   1920篇
综合类   1182篇
预防医学   513篇
眼科学   37篇
药学   610篇
  24篇
中国医学   120篇
肿瘤学   352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317篇
  2022年   226篇
  2021年   295篇
  2020年   334篇
  2019年   368篇
  2018年   347篇
  2017年   226篇
  2016年   297篇
  2015年   297篇
  2014年   533篇
  2013年   564篇
  2012年   852篇
  2011年   935篇
  2010年   814篇
  2009年   1098篇
  2008年   1009篇
  2007年   916篇
  2006年   680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睾丸旁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例睾丸旁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的诊治及随访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患者,男,27岁,因阴囊内无痛性肿块4个月就诊。体检于左侧阴囊内可扪及囊性肿块,同侧睾丸不能扪及。行左侧睾丸根治性切除术,术后辅以化疗。结果:术中见左侧睾丸旁多发结节状隆起肿块,质偏硬;术后病理检查肿瘤细胞呈巢状或梁索状结构并埋没在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中;免疫组化显示瘤细胞具有上皮源性、间质性和神经源性等多向分化的特点。术后已随访3年无瘤生存,预后良好。结论: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有特异的临床病理特征,好发于年轻男性,手术切除肿瘤联合化疗是治疗的主要方法,睾丸旁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比腹腔型预后相对好。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清炎颗粒治疗肾盂肾炎的免疫学机制。方法:采用孙氏方法改进造模,治疗组分别按剂量3.12、6.24、12.48g·kg^-1·d^-1予清炎颗粒,模型组予生理盐水,对照组予至灵胶囊灌胃,喂养至3d、7d、15d、30d、60d取血清,用ELISA法检测其IL-8、IL-10的水平。结果:清炎颗粒能显著降低不同时段血清IL-8的水平、提高不同时段血清IL-10的水平。结论:免疫调控可能是清炎颗粒治疗肾盂肾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3.
帕金森病(PD)是常见的中老年期运动障碍,临床表现主要为静止性震颤、肌僵直、运动迟缓和姿势反射障碍等.长期以来,对PD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缺少客观的实验室诊断依据,使得对早期或亚临床期PD的诊断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24.
全麻苏醒期常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增快、颅内压升高等心脑血管反应,对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变等高危因素的老年患者围拔管期危险性更甚,而老年患者围拔管期又因易致苏醒延迟、呼吸抑制、血压波动而不宜通过加深麻醉的方法来减轻应激反应。有研究证明可乐定能抑制气管插管引起的应激反应,并有麻醉性镇痛作用[1],从而能抑制围拔管期的血流动力学紊乱。本研究旨在通过超声多普勒技术来研究麻醉前预服可乐定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气管拔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的作用。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60例择期行下腹部手术的患者,ASAⅠ~Ⅱ级,有高…  相似文献   
25.
糖尿病是心血管病重要的独立高危因素。糖尿病增加心肌缺血损伤的危险性,引起心肌本身和心肌内小血管病变,抑制心肌缺血预处理的作用。现就糖尿病对心血管病的影响及糖尿病病人围术期的处理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6.
目的 评价诊断中老年男子部分雄激素缺乏综合征(PADAM)的游离睾酮指数(FTI).方法 对129例45岁以上健康男性的FTI进行年龄相关分析.以推算的游离睾酮(CFT)值为依据,对FTI进行有效性检验.结果 男子在中老年期FTI与增龄呈明显的负相关.FTI敏感性97.78%,特异性58.33%.结论 计算简单的FTI可用于PADAM病人的筛选和随访,尤其对70岁以上男子是血清FT较为有效的参数.  相似文献   
27.
目的总结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特征,并评价预后。方法对1996年4月至2005年10月收治的107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7例GIST病例中,73例(68.2%)为胃间质瘤,其他为小肠、结肠和系膜、网膜及后腹膜间质瘤;肿瘤直径0.7~20cm。CD117和vimentin阳性率100%,CD34阳性率83.2%。107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联合脏器切除14例次。总随访率83.2%,平均随访24.5个月。14例(13.1%)发现复发或转移,其中4例为GIST中度恶性风险者。10例为高度恶性风险者;死亡4例。结论GIST的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CD117是诊断GIST的重要标记物,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效果满意,恶性GIST宜行较大范围的切除术。必要时须行联合脏器切除。  相似文献   
28.
子宫内翻1例急救与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静 《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2):94-94
2004年5月,我们成功抢救1例子宫内翻患者。现将救护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9.
通过对影响静脉输液滴速原因的研究,表明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不强、输液管理制度不到位、护理人员药理知识水平和操作水平欠缺、对病人的健康教育缺乏等,以及液体静压、穿刺点与调节液面的相对高度、病人体位变化、所用药物性状、病人身体状况等均为影响输液速度的因素。积极的有针对性对策为加强法制观念教育,提升责任心;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药理知识水平;加强沟通培训,重视与患者交流等方法,以促进静脉输液的安全,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0.
成人缺血性卒中早期处理指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指南旨在对成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评价和治疗各要素的现有证据做一回顾。目标读者是那些为发病后48h内的卒中患者提供治疗的内科医生和其他急诊医疗保健人员。另外,也包括向医疗保健政策制定者提供的信息。方法:专家小组成员由美国心脏协会(AHA)卒中委员会科学声明监督委员会任命,他们代表了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专家小组以2003年后发表的报道为重点,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采用AHA卒中委员会的证据水平分级标准对证据进行分级并做出推荐。本声明经专家小组认可后,再由AHA科学顾问和协调委员会进行同行评议和正式批准。本指南打算在3年内做全面更新。结果: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处理仍然是多方面的,包括尚未在临床试验中进行过验证的一些医疗诊治方面。本声明包括从急诊医疗服务人员开始接触患者到入院初期处理的推荐意见。静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仍然是已得到证实的最有效的卒中急诊治疗干预方法。包括动脉应用溶栓药和机械介入在内的一些方法显示出希望。因为许多推荐是在有限的证据基础上做出的,因此需要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进行更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