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3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77篇
内科学   58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598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的成像方法.资料与方法 应用40层螺旋CT进行冠状动脉成像,将113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心率<75次/min(90例),另一组心率≥75次/min(23例),将对比剂追踪自动触发感兴趣区(ROI)分别设定在肺动脉主干平面的升主动脉段和降主动脉段,探讨最佳冠状动脉成像的方法.结果 将ROI设置在肺动脉平面主干的降主动脉比升主动脉能获得更好的冠状动脉图像.结论 40层螺旋CT对心率<75次/min、选择肺动脉主干平面的降主动脉段作为对比剂追踪自动触发ROI,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冠状动脉图像.  相似文献   
2.
肝癌患者介入化疗栓塞术前后血氧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肖书萍 《护理学杂志》2007,22(15):28-29
目的 观察经导管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癌患者的血氧在术后不同时间的变化,以便及早发现低氧血症,指导术后氧疗和护理,提高患者舒适度和TACE疗效.方法 采取自身对照法,分别测定TACE患者术前、术后1 h、6 h、24 h SpO2,术前、术后1 h、24 h血气分析.结果 术后1 h患者SpO2和PaO2即有下降,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术后6 h、24 h SpO2、PaO2较术前显著下降(均P<0.05);pH值术后1 h、24 h显著高于术前(均P<0.05).结论 TACE可引起术后患者血氧下降,使机体处于相对缺氧状态,对于TACE术后患者应常规进行血氧持续监测,以及时发现患者的血氧改变,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脊髓栓系神经源性膀胱的MRI特征,评价MRI在脊髓栓系神经源性膀胱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对32例经MRI检查的脊髓栓系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脊髓栓系神经源性膀胱的MRI表现呈现一定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脊髓圆锥低位,膀胱壁的1处或多处局限性增厚并结节状隆起。结论:MRI可为临床脊髓栓系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CT在腰椎疾病检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腰椎各种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但据文献报道,采用与椎间盘层面平行的逐层扫描技术有10%~20%的误、漏诊率,特别对早期椎体峡部及椎管病变等漏诊率更高.多层螺旋CT(MSCT)弥补了以往常规CT的不足,改变了CT对腰椎的扫描方法及诊断方法,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1-2].本研究通过比较两种扫描方法的辐射剂量以及对腰椎图像质量的影响,探讨16层螺旋CT腰椎扫描方法与辐射剂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神经精神性系统性红斑狼疮(NPSLE)的磁共振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16例NPSLE的头颅磁共振表现。结果16例NPSLE患者的头颅MRI异常者13例,阳性率81.3%。其MRI表现为:(1)13例均为大脑半球受累,灰白质均可累及;(2)脑内多发片状异常信号8例(61.5%),分布无规律;(3)脑梗塞7例,脑水肿4例,出血2例;(4)脑萎缩2例;(5)5例增强扫描均无明显强化。结论结合临床资料,MRI可以诊断NPSLE。  相似文献   
6.
成人颅内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MRI表现和病理对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成人颅内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rnal tumors,PNET)的MRI特征,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7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成人颅内PNET的MRI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相对照。结果 肿瘤多位于大脑半球和小脑蚓部,浸润性生长,瘤组织由低分化的小细胞构成,形态上可向多种细胞过渡。(2)MRI上肿瘤较大,4例呈浅分叶状,边界较清楚,瘤周水肿轻微;平扫呈不均匀较低T1、等或高T2信号,内部常伴有囊变和坏死区、可有出血和钙化;增强扫描6例肿瘤有明显的不均一强化;2例发生颅内转移,1例术后发生腰椎转移。结论 成人颅内PNET的MRI表现有一定特点;MRI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7.
采用合适的递送载体及恰当的途径将基因安全高效地转入靶细胞内是基因治疗成败的关键[1].白芨提取物制备的白芨载药微球,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其悬浮性、分散性及生物相容性好[2-4].  相似文献   
8.
周俊  郑传胜 《放射学实践》2006,21(10):1072-1074
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和/或血流量增加,导致门静脉及其属支静力压升高称为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T)。主要临床表现有脾大、门腔静脉侧支循环形成和开放以及腹水,常伴发脾功能亢进、消化道出血和自发性腹膜炎等。正常门静脉压力为5~10mmHg,门静脉压力和肝静脉嵌塞压  相似文献   
9.
16层螺旋CT扫描及其图像重组技术在头面部外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通过16层螺旋CT常规扫描并用不同层厚、不同滤波函数重组图像,对比各种图像对头面部外伤性病变的显示能力,探讨更准确、合理的重组参数与方法。资料与方法对72例头面部外伤的患者进行轴位扫描,并以不同重组滤波函数H40s、H70h,及1.5mm、3mm、9mm重组层厚分别进行图像重组,对比分析不同重组参数图像中对病变的显示。结果对颅面部骨折的显示,以H70h组1.5mm层厚图像最佳;对脑挫裂伤、颅内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以H40s组1.5mm层厚图像最佳。结论利用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及图像重组优势,对于颅面部外伤的急诊诊断,在常规厚轴位的基础上结合标准算法和高分辨算法重组的1.5mm层厚的轴位图像,可以明显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合适的递送载体及恰当的途径将基因安全高效地转入靶细胞内是基因治疗成败的关键[1].白芨提取物制备的白芨载药微球,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其悬浮性、分散性及生物相容性好[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