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0篇
综合类   5篇
肿瘤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中报道了5名事故性急性骨髓型放射病患者照后2.5和3.5年外周血T淋巴细胞T细胞受体(TCR)基因,TCR、T细胞分化抗原决定簇-3(CD_3)表达与TCR/CD_3复合物功能的辐射效应.发现5名患者于照后2.5年,2名(5.2Gy和2.4Gy,55岁)于照后3.5年外周血T细胞应答抗CD3单抗刺激而增殖的能力尚未完全恢复;经同时用IL-2和抗CD_3单抗刺激,增殖能力比单用抗CD_3单抗刺激有所增强;后2名的外周血TCR、CD_3阳性细胞百分率一直低于正常对照和其他患者;并见一患者出现DNA重排杂交带型.本文并从TCR/CD_3在介导T细胞抗原刺激反应中的作用,电离辐射对TCR/CD_3复合物的影响,后果和意义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聚合酶β活力的测定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作者主要报道了一种测定DNA聚合酶β活力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DNA聚合酶α、β等能催化活化DNA中的DNA合成,将3H-TTP等掺入DNA双链缺口中。在选用对DNA聚合酶β活力无影响,而对其它DNA聚合酶活力有选择性抑制作用的抑制剂N-乙基马来酰亚胺以后,活化DNA中3H-TTP掺入量可以代表DNA聚合酶β活力的大小,用该法测定裸鼠肝细胞、肝癌细胞核内DNA聚合酶β活力,发现肝癌细胞内DNA聚合酶β活力高于正常肝细胞。经γ射线照射30Gy后,两种细胞核内该酶活力均无明显下降,本方法操作简单、比较经济、准确可靠,易于在国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大鼠背部30%体表面积皮肤三度烫伤后3、6、12、24、48h,心肌cAMP含量分别减少17.1%、24.7%、38.1%、34.2%、25.6%(P<0.05或0.01);心肌腺苷酸环化酶(AC)基础活性分别降低32.7%、42.3%、57.7%、46.2%、40.4%(P<0.05或0.01);心肌磷酸二酯酶活性无明显变化;β-肾上腺素能受体(β-AR)密度明显降低(下调),但亲和力无明显变化。相关分析表明,cAMP含量的减少与AC活性降低呈显著正相关。实验还发现,烫伤后3、6h,心肌膜AC基础活性及异丙肾上腺素(Iso)刺激活性均明显降低,而氟化钠(NaF)和法司可林(forskolin,FSK),刺激活性无明显变化,提示此时AC活性降低主要由β-AR下调所致。烫伤后12、24、48h.AC基础活性和Iso刺激活性降低更为明显,NaF刺激活性也显著降低,但FSK刺激活性仍无变化,提示此时AC活性的降低与β-AR下调和G-蛋白偶联AC催化亚基的功能障碍有关。上述β-AR-AC系统功能的减低是体表烫伤后心功能障碍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严重烧伤后早期大鼠肾脏细胞粘附分子1和白介素6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严重烧伤早期大鼠肾脏细胞粘附分子l(Intercellula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及早期病理变化,为阐明伤后早期肾脏损伤机制及为伤后早期损伤的防治打下基础。方法:①光镜和电镜观察大鼠在烧伤后早期(5min至72h)肾脏的病理变化;②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和图像分析技术对伤后不同时间点肾脏ICAM-1进行染色和分析;③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和图像分析技术对伤后不同时间点肾脏IL-6进行染色和分析。结果:①伤后早期主要病理变化为出血、充血和水肿;电镜显示:肾脏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②伤后30min,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显示ICAM-1、IL-6表达增强,伤后2-24h明显增强,呈阳性或强阳性;伤后 72h,表达逐渐减弱。结论:伤后早期肾脏的损伤可能与内皮细胞损伤有关,ICAM-1、IL-6在伤后早期肾脏损害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上海“6.25”~(60)Co源辐射事故受照者照后2.5~4.5年外周血淋巴细胞表型分析闵锐,程天民,刘本俶,杨如俊,孟祥顺,丁振海淋巴细胞在不同发育阶段各种抗原不断表达。细胞表面各种抗原的出现既是细胞成熟的阶段性标志,也是成熟细胞特征和功能的标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严重烧伤早期大鼠肝脏细胞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白细胞介素6(Intedeukin6,IL—6)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及早期病理变化,为阐明烧伤早期肝脏损伤机制及为伤后早期损伤的防治打下基础。方法:(1)光镜和电镜观察大鼠在烧伤后早期(5min至72h)肝脏的病理变化。(2)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和图橡分析技术对伤后不同时间点肝脏ICAM—1进行染色和分析。(3)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和图像分析技术对伤后不同时间点肝脏IL—6进行染色和分析。结果:(1)伤后早期主要病理变化为出血、充血和水肿;电镜显示:肝脏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2)伤后30min,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显示ICAM—1、IL—6表达增强;伤后2h~24h明显增强,呈阳性或强阳性;伤后72h,表达逐渐减弱。结论:伤后早期肝脏的损伤可能与内皮细胞损伤有关,I-CAM—1、IL—6在伤后早期肝脏损害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经1~6Gyγ射线照射后,间接免疫荧光法分析受照T细胞T细胞抗原受体(TCR)、CD_3及CD_(23)阳性细胞百分率,H ̄3-TdR掺入及释放法测定白细胞介素-2(IL-2)分泌及T细胞细胞毒活性,免疫细胞化学法分析T细胞内TCR及CD_3表达.结果表明,T细胞TCR、CD.及CD_(25)表达及IL-2分泌和细胞毒活性皆呈照射剂量依赖性降低.受照T细胞IL-2分泌及细胞毒活性抑制在一定程度上与细胞表面TCR、CD_3及CD_(25)表达减少、活性损伤有关,而细胞表面TCR和CD_3表达降低可能与大量TCR及CD_3在受照细胞胞浆内堆积有关.  相似文献   
8.
淋巴细胞在不同发育阶段各种抗原不断表达。细胞表面各种抗原的出现既是细胞成熟的阶段性标志, 也是成熟细胞特征和功能的标志。  相似文献   
9.
^60Coγ射线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γ射线辐射诱导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模型。方法:永生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经总剂量22Gy^60Coγ射线分3次照射后进行传代培养,应用平板克隆实验、血清抗性实验、细胞软琼脂集落实验检测该细胞系恶性程度;裸鼠皮下种植辐射细胞检测其成瘤能力,成瘤组织H-E染色及免疫组化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1)平板克隆实验表明照射细胞培养至35代后其增殖能力明显增加(P〈0.05或P〈0.01),血清抗性实验显示照射组细胞在第45代后克隆形成增加(P〈0.01),而在照射后50代细胞软琼脂集落的形成能力明显增加(P〈0.01),显示BEAS-2B细胞经辐射后出现了恶性转化。(2)皮下种植22Gy 50代细胞的8只裸鼠50d后1只成瘤,种植22Gy 60代辐射细胞的8只裸鼠中有4只成瘤;成瘤组织病理检测及免疫组化证实为上皮细胞癌。结论:成功地建立了^60Coγ射线诱导的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模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60Coγ射线照射后大鼠脑GAP-43表达的变化与神经再生的关系。方法 地高辛标记的cRNA探针原位杂交。结果 正常对照大鼠海马锥体细胞层有较强的阳性标记外,其他脑区仅有弥散的GAP-43mRNA弱阳性标记。8Gy^60Coγ射线照射1周后,大脑皮质、基底核、丘脑和下丘脑的大部分核团GAP-43呈中等强度的表达,照射后第4周,以上脑区的GAP-43mRNA水平明显升高,第7周GAP-43的表达逐渐减弱,但仍高于正常水平。结论 ^60Coγ射线照射致大鼠脑损伤后GAP-43mRNA表达增强,可能与损伤神经元结构再生和突触重建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